分享

(1)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转]

 johnney908 2014-12-17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中医用药“八法”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归类总结而得来,“八法”通常是指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每一种治法都是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明证候、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中医护理人员掌握用药“八法”有助于辨证施护顺利进行。
一、汗法及护理
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将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意为身体发热如同焚烧的炭火,汗出之后,热随汗外散。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再如《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三阳经络皆受其寒,而未入藏者,故可汗而已……,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因阳经属腑,阴经连脏;未入于脏,说明邪气未及于三阴,仍在肌表,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而未满三日,则指病程较短,邪气仍在肌表,亦可以用汗法治疗。这些都是汗法的理论依据。但汗法不是以使人出汗为目的,主要是汗出标志着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者皆可以用汗法治疗。如:外感风寒、风热;疹未透法或疹发不畅的外邪束表;头面部及上肢浮肿的水肿兼表证;疮疡初期兼有表证的红、肿、热、痛;风湿痹痛等。
护理方法:

 

  1. 病室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宜清淡,忌粘滑、肉面、五辛、酒酪、酸性和生冷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敛汗作用,而生冷食物不易散寒。
3、药宜武火快煎,麻黄煎煮去上浮沫,芳香药宜后下;服药时温度适宜;服药后卧床加盖衣被,保暖以助发汗,并且在短时间内大口喝下热稀粥约200毫升或给予开水、热饮料、热豆浆等,以助药力,促其发汗;若与麻黄、葛根同用时,则一般不需啜热粥。因药细需助,药重不需助,以防出汗过度。
    4、观察出汗特点;有汗、无汗、出汗时间、遍身出汗还是局部出汗等。在一般情况下,汗出热退即停药,以遍身微微汗出最佳、忌大汗。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需继续用药;而汗出过多,会伤津耗液、损伤正气,可给予患者口服糖盐水或输液;若大汗不止,易导致伤阴亡阳,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采取措施。
5、汗出热退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或热毛巾擦干,忌用冷毛巾擦拭,以防毛孔郁闭,不利病邪外达;大汗淋漓者,暂时不要给予更衣,可在胸前、背后铺上干毛巾,汗止时再更换衣被,注意避风寒;防止复感。
6、病位在表者服药后仍无出汗,纵然热不退,也不可给予冷饮和冷敷,避免“闭门留寇”使邪无出路,而入里化热成变证,热反更甚;可以针刺大椎、曲池穴位达到透邪发汗目的。
7、对表证兼有风湿者,须用数次微汗,以达祛风除湿之功效。由于风湿互结,湿性重浊,粘滞不爽,要使其遍身微似汗出,缓缓蒸发,则营卫畅通,风湿才能俱去。忌大汗,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大汗而出,则风气随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还使卫阳耗伤。
8、发汗要因人因时而宜,如暑天炎热,汗之宜轻;冬令寒冷,汗之宜重;体虚者,汗之宜缓;体实者,汗之宜峻等。
9、服发汗解表药时,禁用或慎用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比理通等,防止汗出太过。
10、服用含有麻黄的药物后,要注意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
11、注意不可妄汗:凡淋家、疮家、亡血家和剧烈吐下之后均禁用汗法。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也不宜应用汗法。
二、吐法及护理
吐法亦称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以“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为例,阐明审因论治,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由于吐法可以引邪上越,宣壅塞而导正气,所以在吐出有形实邪的同时,往往汗出,使在肌表的外感病邪随之而解。常用于中风、痰涎壅盛、癫狂、宿食、食厥、气厥、胃中残留毒物、及霍乱吐泻不得等。
护理方法:
1.病室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新鲜无异味。
2、服药应小量渐增,以防中毒或涌吐太过。药物采取二次分服,一服便吐者,需通知医生,决定是否继续二服。      
3、服药后不吐者可用压舌板刺激上腭咽喉部,助其呕吐。呕吐时协助患者坐起,并轻拍患者背部促使胃内容物吐出。不能坐起者,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并注意观察病情,避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须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4、吐后给温开水漱口,及时清除呕吐物,撤换被污染的衣被,并整理好床单位。
5、服药得吐者,叮嘱患者坐卧当风,以防吐后体虚,复感外邪。
6、吐而不止者,一般可以服用少许姜汁或服用冷粥、冷开水解之。若吐仍不止者,可根据给药的种类分别处理;
因服巴豆吐泻不止者,可用冷粥解之。因服藜芦呕吐不止者,可用葱白汤解之。因服稀涎散呕吐不止者,可用甘草、贯众汤解之因服瓜蒂散剧烈呕吐不止者,可用麝香0.03~0.06克开水冲服解之。误食其它毒物,可用绿豆汤解之。若吐后气逆不止,宜给予和胃降逆之剂止之。
7、严重呕吐者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呕吐物的量、气味、性质、性状并记录。必要时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等对症处理。
8、患者吐后暂给予禁食,等胃肠功能恢复后再给少量流质饮食或易消化食物以养胃气。忌食生冷、肥甘油腻之品。
9、涌吐药作用迅速凶猛,宜伤胃气,应中病即止。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脏病、高血压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10、使用涌吐药应注意用量、用法和解救方法。
11、食物中毒或服毒患者,可根据需要保留呕吐物,以便化验。
三、下法及护理
下法,亦称泻下法。是通过运用泻下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使停留在肠胃中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主治邪正俱实之证。《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到:“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下法的理论依据之一。由于邪在肠胃以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性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下、攻补兼施之别,以及与其他治法的配合使用。
护理方法:
1、寒下:适用于里实热证,高热烦渴,大便燥结,腹胀疼痛,腑气不通,脉沉实;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腹胀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或里热实证之高热不退,谵语发狂;或咽喉、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等证。代表方有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
(1)患者有高热、烦躁不安、口渴舌燥等表现,应安排在调节温湿度方面良好的病室,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有利于静心养病。
(2)大承气汤,应先煎方中的枳实和厚朴,大黄后下,芒硝冲服,以保其泻下之功效。
(3)服药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观察排泄物性质、量、次数、颜色、腹痛减轻的情况,若泻下太过出现虚脱,应及时配合救治。
(4)在服药期间应暂禁食。待燥屎泻下后再给以米汤、面条等养胃气之品,禁食3~5日后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及饮酒,以防热结再作。
(5)服药期间不可同时服用辛燥、滋补药。
(6)表里无实热者及孕妇忌用。
2、温下:适用于因寒成结之里实证,脐下硬结,大便不通,腹痛喜温,手足不温,脉沉迟。代表方有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等。
(1)温下病证,宜住向阳病室,注意保暖,使病人感到温暖舒适。
(2)同时,在饮食方面应注意给予温热性味之食品。
(3)温脾汤,方中大黄应先用酒洗后再与其它药同煎,药宜饭前温服。
(4)服药后亦应观察腹部冷结疼痛减轻情况,宜取连续轻泻。服药后,如腹痛渐减,肢温回缓,为病趋好转之势。
    3、润下:适用于热盛伤津,或病后津亏未复,或年老津涸,或产后血枯便秘,或习惯性便秘等。代表方有五仁汤、麻子仁丸等。

  1. 润下药一般宜早、晚空腹服用。在服药期间应配合食疗以润肠通便。
  2. 对习惯性便秘病人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也可在腹部进行按摩疗法。

4、逐水:适用于水饮停聚体内,或胸胁有水气,或腹肿胀满,凡脉证俱实者,皆可逐水。代表方有十枣汤、舟车丸、甘遂通结汤等。
(1)逐水药多用于胸水和腹水病证,服药后要注意心下痞满和腹部胀痛情况。
(2)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从大便排除,部分药兼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之症。由于此药有毒而力峻,易伤正气,所以体虚、孕妇忌用,有恶寒表证者不可服用。
5、攻补兼施:适用于里实证虚而大便秘结者。代表方有新加黄龙汤、增液承气汤。
(1)患者多属里实便秘而兼气血两虚、阴液大亏者,用药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2)服用新加黄龙汤需加姜汁冲服,既可以防呕逆拒药,又可以借姜振胃气。
四、 和法及护理
和法,亦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和解少阳,和中益气、调和肝脾、调理胃肠,是专治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以矣。”和解是专治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它既没有明显的祛邪作用,也没有明显的补益作用,而是通过缓和和解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至复。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等。调和指治肝脾不和,肝胃不和等症。在太阳病中,和法首推桂枝汤。
护理方法:
1、少阳药  服小柴胡汤时忌食萝卜,因方中有人参,而萝卜可破坏人参的药效,;服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4小时时服用,并向患者交待有关事项,鼓励多饮水。服和解少阳药后,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象、以及出汗情况。
2、调和肝脾药  适用于肝气郁滞而导致胁肋胀痛,食欲不振等证,配合情志护理,使患者心情舒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适当开展文体活动,以达怡情悦志,精神愉快,气机调畅,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3、调和肠胃药  适用于邪犯肠胃,寒热夹杂,升降失常,致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等证。服后应注意观察腹胀及呕吐情况,并注意排便的性质和量。
4、服药期间宜给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以健脾行气消食,忌食生冷瓜果、肥腻厚味及辛辣之品。
5、病在表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之实证以及虚寒证,原则上不用和法。       
6、因方中以柴胡为主药,服药时忌同时服用碳酸钙、维丁胶性钙、硫酸镁、硫酸亚铁等西药,以免相互作用产生毒副作用。
    五、温法与护理
温法,亦称温阳法。温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的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治寒以热”,就是温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寒病的成因,有外感、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治不如法而误伤人体阳气,或其人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寒病部位,也有在中、在下、在脏、在腑,以及在经络的不同。所以,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还由于寒病的发生,常常是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另外寒邪伤人肌表的病证,当用汗法治疗,不在此例。
护理方法:
1、辨别寒热真假  必须针对寒证,以免妄用温热护法,导致病势逆变。
2、生活起居、饮食、服药等护理均以“温” 法护之,宜保暖,进热饮,忌生冷寒凉,饮食宜给性温的狗肉、羊肉、桂圆等,以助药物的温中散寒之功效。
    3、温中祛寒药  主治中焦虚寒证,如脘腹胀痛,肢体倦怠,手足不温,或恶心呕吐,或腹痛下利,舌苔白滑等,可选用理中丸、建中汤等。在服理中丸时要求服药后饮热粥一升许,有微汗时避免揭衣服。
4、温经散寒药  适用于阳气不足,阴血亦弱,复有外寒伤于经络,血脉不利所致诸证,所以不宜单纯用辛热之品,要与养血通脉药组合来用。代表方有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冷之证,服药后应注意保暖。
5、回阳救逆药  主治阳气衰微,内外俱寒,阳气将亡之危证。昏迷患者可给鼻饲法用药,服药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体温、血压、脉象及四肢回温的病情变化。如服药后,患者汗出不止,厥冷加重,烦躁不安,脉细散无根等,为病情恶化,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方中有附子需久煎。
六、清法与护理
    清法,亦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使邪热外泄,以清除里热证的一种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就是清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对于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可适用。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血分、脏腑等不同,因此清法之中,又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以及清虚热等六类。清法的运用范围较广,尤其治疗温热病中更为常用。火热最易伤津耗液,大热又能伤气,所以清法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若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或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的,又当清法与滋阴并用,更不可纯用苦寒直折之法,热病必除。至于外感六淫之邪的表热证,当用辛凉解表法治疗,不在此例。
护理方法:
 1、清法用于热证,饮食、室温、衣被、服药等均宜偏凉,病室空气新鲜,光线柔和,环境安静,可根据病情调节室温。
2、煎服药护理:清热之剂,因药物不同,煎药方法亦应有区别,如白虎汤中的生石膏应打碎,用武火先煎15分钟,后入其它诸药,改用文火,煎至粳米熟;普济消毒饮中的薄荷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应后下以减少有效成分挥发或分解破坏而损失药效。凡清热解毒之剂,均以取汁凉服或微温服。
3、服药后需观察病情变化,如服白虎汤后,患者体温渐降,汗止渴减,神清脉静,为病情好转。若患者服药后壮热烦渴不减,并出现神昏谵语,舌质红绛,提示病由气分转为气营两燔;若药后壮热不退而出现四肢抽搐或惊厥者,提示热盛动风,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救治措施。对疮疡肿毒之证,在服药过程中若肿消热退,为病退之象。若已成脓,则应切开排脓;对势入营血者,要观察神志,出血及热极动风之兆,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4、饮食上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多食蔬菜水果类及维生素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西瓜汁、梨汁、柑桔等生津止渴之品。
    5、苦寒滋阴药久服伤胃或内伤中阳,必要时添加醒胃、和胃药;年老体弱、脾胃虚寒者慎用,或减量服用;孕妇忌用。
七、消法与护理
消法,亦称消导法。即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坚者削之”,“结者散之” ,就是消法的理论依据之一。《医学心悟》曰“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由于消法治疗的病证较多,病因也各不相同,所以消法又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症、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消法与下法虽然同是治疗蓄积有形之邪的方法,但在具体运用中各有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证俱安,邪在脏腑之间,必须速除,可以从下窍而出。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而且大多是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症块,不可能迅速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也常于补法或下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目的。
    护理方法:
1、消导之剂,要根据其方药的气味清淡、重厚之别,采用不同的煎药法。如药味清淡,临床取其气者,煎药时间宜短;如药味重厚,取其质者,煎药时间宜延长。
    2、消食导滞剂常用于食积为病,服药时饮食宜清淡,给易消化食物,勿过饱,婴幼儿应注意减少乳食量,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喂乳。
    3、加强病情观察 应用消食导滞剂,应观察患者大便的性状、次数、质、量、气味、腹胀、腹痛及呕吐情况等。如果治疗因湿热滞食,内阻肠胃的患者,在选用枳实导滞丸治疗下利时,属“通因通用”之法,须特别注意排便及腹痛情况,若泻下如注,次数频繁或出现眼窝凹陷等伤津脱液表现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应用消痞化积药,应注意患者的局部症状,如疼痛、肿胀、包块等,详细记录症块大小、部位、性质、活动度、有无压痛、边缘是否光滑。此类药常以行气活血、软坚散结等药组方,如果患者突然腹部疼痛、恶心、吐血、便血、面色苍白、汗出厥冷、脉微而细,则病情加重,已变生他证,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吸氧,作好输液、输血、手术准备工作。
4、消导类药物有泻下或导滞之功效,只作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5、凡消导类药物,均宜在饭后服用。与西药同服时,应注意配伍禁忌,如山楂丸此药味酸,忌与胃舒平、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同服,以免酸碱中和,降低药效。
6、该类药一般不与补益药和收敛药同用,以免降低药效。
7、本类药对于年老、体弱者慎用;脾胃虚弱、或无食积者及孕妇禁用。
八、补法与护理
补法,亦称补益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素问·三部九候论》说:“虚则补之”,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都是指此而言。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脏腑或气血阴阳之间的失调重归于平衡,同时,在正气虚弱不能祛邪时,也可用补法扶助正气,或配合其他治法,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所以,补法虽也可以间接收到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避免“闭门留寇”之弊。补法的内容很多,既有补阴、补阳、补血、补气、补心、补肝、补脾、
补肺、补肾之分,又有峻补、平补之异,更有兼补、双补、补母生子之法。
护理方法:
1、由于阳虚多寒,阴虚多热,病室的温度、湿度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调整,合理安排生活起居。
2、引导患者注意生活有规律,做到起居有常,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避免劳累。
3、补益药大多质重味厚,煎药时宜文火久煎才能出汁,阿胶需烊化,贵重药品应另煎或冲服,采用空腹或饭前服下。
    4、饮食调护  由于虚证有阴、阳、气、血之别,饮食上应对证进补,阳虚者,可选用牛、羊肉和桂圆等温补之品,忌生冷瓜果和凉性食品;阴虚者应选用银耳、木耳、甲鱼等清补食物,忌烟、酒,辛温香燥,耗津伤液之品;气虚者可选用山药、母鸡人生汤、黄芪粥等健脾、补肺、益气之品,忌生冷饮食;血虚者可选用动物血、猪肝、大枣、菠菜等补血养心之品;冬季宜温补,夏季宜清补。
    5、情志护理  虚证患者大多处在大病初愈或久病不愈等情况,易产生悲观、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若遇外感,应停服补药以防“闭门留寇”。
7、虚赢不足之证,多病势缠绵,久治不愈,病程较长,需指导患者坚持用药,正确用药。
8、凡丸剂、膏剂药品宜密封,干燥保存,防止虫蚀霉变等影响药物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