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析江南雨老师的一诗一词

 水共山华 2014-12-17
分析江南雨老师的绝句《咏雪》
《咏雪》

六出琼花笼太虚,红尘休叹只须臾。
心清应与梅相伴,唤醒春风到海隅。

六出琼花笼太虚
起笔表象实写,实为虚实相加,对雪花形态描写以及下雪之景状,琼,雪之美;笼太虚,雪之大。笼字好!美丽的雪花笼罩人间,暗含诗家有博爱之精神,起句用曲笔直奔主题。

红尘休叹只须臾。
好的咏物诗是不离不弃,抓住物象某一特征抒发诗人心中情感或怀抱。老师抓住了雪生命之短暂【只须臾】,结合自身抒发,寄概遥深。譬喻可以理解成:岁华易失,人生短暂,继而挖深,因人生短暂,导致壮志难酬,志士心苦!休叹,不要感叹,意思是不要感叹这些,有自我安慰之意。这是表象,可能是反语呵【乱猜滴,不管了,我猜的一般都是对的,(*^__^*) 嘻嘻……】 ,其实真实意思应该有感叹人生苦短,壮志难酬。在技巧上,这一句跌宕了一下,起笔扬【雪花美、大】,这句抑【雪花生命短暂】。

心清应与梅相伴,
好!转的轻巧自然。“清”字真的好呀。“心清”二字一得流转自如;二得物我相黏。“清”字写出了雪的表象,清,有高洁、冷、静、默默的意境,冷在这里是孤傲的意思,表达了诗人高洁、孤傲、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情怀, 真的是若即若离,物我相交,好的咏物诗每一句都必须物我交融,不能有旁枝斜出。老师继而抓住时令,雪梅共存的特征,抒发高洁的情怀【雪与梅相伴,说明雪有孤傲高洁的情怀,这样落实了“心清”二字。】 “应”字最开始读时貌似没有“只”字好,“只”字更合“清”字的外延含义,也更合“梅”在人们头脑中约定俗成的孤傲情怀,然后反复读,再三推敲,“应”字比“只”字低调,有严格要求自身的意境,有甘愿的外延含义,也合“清字的默默”意境,还有可能是因承句有“只”字,老师为了避免重字,这样选“应”字,如此也蛮好的,仲伯之间,理解错了,老师海涵,子薇在屏前诚惶诚恐。。。。。。在技巧上再次浅浅地扬起,即便人生短暂,还是要孤独地、默默地、孜孜不倦地追求高洁的情怀!

唤醒春风到海隅。
这句拉升转句,也呼应了起笔“琼花笼太虚”的深刻含义,从这里可以读出诗人有一个温厚博爱之心!真正的诗家情怀,诗者,仁者也。伴着梅的雪不但要唤醒春风,还要静静地随同春风到天涯海角,让美好充满人间!境界高远!因转结是连在一起的,转句“清”字可以读出默默、静静地意境。技巧上直拉扬起【90度拉升】,读诗如看山,喜陡不喜平。老师真的是讲究写诗技巧,细读老师的诗词能有很大的收获,起码享受!

整首诗的技巧:扬,抑,扬,高扬。
真的是波澜起伏,抑扬顿挫,跌宕风流,摇曳生姿,佳肴美酒,口齿生香。

好的咏物诗不但要物我交融,还要立意高远!立意很重要的,这也是检验咏物诗好坏的标志之一。



分析江南雨老师的《探春慢》

探春慢 辛卯嘉平五日津沽访梦碧词社旧址兼祭梦翁
江南雨

寒水沉烟,冻云酿雪,曦暉迟上林表。换岁飆轮,逐尘疲马,心寄飘零一櫂。同洒西州泪,向阶畔、凄然凭弔。古城来觅遗踪,怕教魂梦俱老。    髡柳江干倦舞,叹笛冷鬘天,环佩声杳。雁柱鶯弦,兰釭樺烛,谁省旧时歌啸。春信浑无据,莫更问、斜街芳草。腊破遥期,东风何日重到。


寒水沉烟,冻云酿雪,曦暉迟上林表。
起笔两个四字对仗句,冷色调,造语美,场景凄清,起笔就带沉郁感伤的气氛,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第三句一个字用得非常好,“”是一个带有个人主观的词语,渲染了笔者内心情感。这一拍点明了时间是冬天早晨达到梦碧词社的。

换岁飆轮,逐尘疲马,心寄飘零一櫂。
第二拍即是景语也是情语,即是实写也是虚写。因是岁末,笔者可能离词社比较远,凭吊的心情急切,换岁飆轮,这四个很好地表达了前面所说之意逐尘疲马,利用对仗轻松宕开一点,为一下句铺垫,虚实并用,彰显变化,这句暗含了尘世诸多辛酸,用词精炼。心寄飘零一櫂,起到拉升前一句作用。逐尘匹马心寄飘零一櫂这两句一连一拉,有无限低徊感概之情,心寄飘零一櫂,极见功力,读来有顿挫感,含自况味,很能引起人的共鸣,尘世苍凉之感顿出。

同洒西州泪,向阶畔、凄然凭弔。
同洒西州泪,又把情绪拉深一层,见波澜,用典加深词意厚度。【西州泪,《晋书 · 谢安传》载,羊昙为谢安所器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大醉不觉至州门,痛哭而去。这里取意,感昔日知遇之恩,今日人非之悲。此处可以读得出来,笔者可能是梦翁生前友人,或此次同去的友人们中有人是梦翁生前挚友。一个字可以反映出来。后者概率较大,因为词是以第一人称填的,笔者“我”同他人同洒西州泪的,瞎猜一下,这个不妨碍词意理解的。】   一个字很能感染人,即是和同去的友人们共同凭吊,又有使读者读来有共同凭吊之感。向阶畔、凄然凭弔,感觉读者的情绪被笔者牵着转,向阶前字很是生动形象,画面如在眼前,如身临其境,的的有共同凭吊之感,感同身受。好的词最终是要感染读者,这是写文章的硬性指标,不论什么文体,最终都是要达到共鸣的作用。

古城来觅遗踪,怕教魂梦俱老。  
点明来访原因及词社地理位置。古城来觅遗踪,词调低回一下。一个魂梦二字,点明了词意,可以说是词眼,能读出笔者心中诸多感概。字好,含蓄地表达梦碧词社所在地人文知识厚重,侧面反映了梦碧词社的先辈们知识渊博,觅遗踪笔者很曲折地表达对先辈词人们的敬仰。字很好,很能表达情感,字这个韵脚用在此处,给人苍凉感。怕教顿挫一下。怕教魂梦俱老,结句寄概遥深!

髡柳江干倦舞,叹笛冷鬘天,环佩声杳。
过片第一句髡柳江干倦舞承接上结古城来觅遗踪,是对环境的勾勒,遣词典雅,描写细致,衔接自然,张炎《词源》论词的作法时曾说:“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需要承上启下。”髡柳,冬天的柳树光秃秃的,形象生动。髡、干、倦等字有铺垫下一句作用,尤其字,很自然地引起下句一字豆领“”字句。叹笛冷鬘天,环佩声杳。承接上一句,这两句是笔者看了词社的周遭后,心中感叹梦翁离世后,词社这些年萧条,衰败,反衬更加怀念昔日之繁华。鬘天,不是指当天,是指这些年的,笛冷鬘天,虚写。叹笛冷鬘天,环佩声杳。这二句也起到过渡作用,章法很是严谨,下一拍写昔日之繁华。


雁柱鶯弦,兰釭樺烛,谁省旧时歌啸。
四字对仗句承接上拍,起到今昔对比作用。词中写了旧时歌啸,说明旧时很是繁华,前面四字对仗句起到铺垫歌啸的作用,否则歌啸落空,昔日繁华落空,那么今昔对比也就落空,导致最后笔者心中的伤感也就落空,伤感是从哪里来的,从对比来的,没有昔日繁华和今日萧条的对比,何来伤感,笔者构思确实严谨。谁省二字也有暗示作用,用语不但精炼,而且用心。因为“雁柱鶯弦,兰釭樺烛,”这个四字对可能是笔者有意化用夕秀词自序里“兰釭桦烛阴磷也,雁柱莺弦狞雷也,”以示纪念梦碧词社,且又很好地起到铺垫作用,更完美地表达心中情愫,抚今追昔,一举两得。谁省旧时歌啸,深沉凝重,寄托了诸多情怀、无限感概,力透纸背,读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春信浑无据,莫更问、斜街芳草。
这一拍也是虚实相生。春信浑无据,因为是冬天,这一句可以说是实写,呼应起笔,空际大转身,此首词就没有落空的词语。这一拍很蕴藉地表达笔者心中对人生有诸多感概,欲说还休。

腊破遥期,东风何日重到。
腊破遥期,甚是喜欢,承接上一拍,也呼应了起笔冬季,前后句勾连很是紧凑东风何日重到,诘问收束,词意悠远,有自抒怀抱、期盼之意。

整首词苍凉厚重,顿挫有力;今昔对比,跌宕起伏;虚实相结,涵义丰富;思维缜密,章法严谨;前后照应,有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笔者借凭吊抒发心中抑郁之志以及人生诸多无奈,悲而不哀,伤而不颓。


因喜爱此词,才作剖析,毫无吹捧之意。即便他人认为老师江南雨词作中有缺点,以鸿今日之功,亦难以读出也。且鸿在剖析之时,完全是以读者的身份客观分析,称老师江南雨为笔者(不恭不敬,汗),头脑应当清醒。鸿初学填词,入居庸诗社不过三月而已,与老师江南雨仅仅只在版面上交流数回。





【这是两个旧帖,但评析诗的没单开,评析词滴贴过两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