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能源研究院林伯强:中国是此轮石油暴跌最大受益国

 漫步云端susan 2014-12-17

中国能源研究院林伯强:中国是此轮石油暴跌最大受益国


来源:凤凰财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林伯强院长。

最近的一个月,油价大跌是全球热议的话题。油价是一跌到底还是即将回升?OPEC国家是否将会减产以拉升油价?油价下跌真的会拖垮美国页岩油吗?而这一切对中国又将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凤凰财经记者电话专访了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林伯强院长。林伯强作为能源行业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眼中的油价暴跌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油价下跌对中国短期和长期都是重大利好

林伯强首先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谈了油价大跌对中国的影响。短期来说,中国目前用12000亿购买石油,此次石油价格几乎“拦腰砍”将使中国在石油进口开支上至少节省两、三千亿元,此项节省可以投资到其他领域。他还认为石油不会是唯一价格下跌的产品,油价下跌产生联动影响,以石油为原料的大部分产品价格也会相应下降。随着石油和其他产品价格的下降,中国将大大节约能源采购成本。

长期来说,石油及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价格下降会带来生产成本下降,这对中国宏观经济是利好消息。当记者问到是否有负面影响,林伯强表示油价下跌的负面影响无外乎是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而这两方面影响都可以用以下手段加以克服:一是,运用行政手段,政府可以调节油价,利用政策和法规加强调节和监管;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将油价下跌节约的成本补贴到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领域,例如新能源行业。权衡利弊,林伯强认为油价下跌对中国利大于弊,于短期、长期来说都是重大利好消息。

石油、化工行业受影响最大:上游受损,下游获利

林伯强具体分析了受油价下跌影响最大的几个行业。他认为此轮下跌对石油、化工行业影响最大,但并非都是负面影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石油和化工行业,他认为产业链“上游损失,下游获利”。上游开采冶炼等企业损失最大,因为散油和库存的价格下降直接导致企业收益减少,利润下降。 反之,因采购成本直线下降,对于下游以石油为原料的行业则是利好消息。而煤炭能源,作为石油能源的联动,同样满足此规律。

他表示油价大跌最大的“幸运儿”是交通运输行业,例如航空业。其次是重工业,例如钢铁行业。航空运输和铁矿开采都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石油价格构成成本的一大部分,油价下跌可以节省大量成本。

对新能源行业影响不定可通过行政手段扶持补贴

油价下跌或影响新能源的发展。当记者问到油价下跌是否将延缓新能源的发展,林伯强认为这取决于油价是否将长时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他认为如果油价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将阻碍新能源的发展,因为市场和企业将会更青睐廉价的传统油气能源。然而对此问题,他认为不必过于忧虑,相比于油价下跌节省下来的几千亿成本,政府可以利用其中的几百亿资金来扶持新能源行业,例如补贴太阳能行业。

中国已经开始“抄底”能源行业幅度规模大于巴菲特

林伯强认为油价下跌对中企之前的海外能源投资有影响,之前的能源投资基于一个较高的油价基准点,而现在油价大跌,对之前的散油和库存成本都有影响。

记者随后问到巴菲特等大佬已经开始“抄底”石油,中国是否会紧随其后,而现在是否是“抄底”的最好时期。林伯强表示中国对石油业的“抄底”已经开始,具体表现为提高石油战略储备和对外加强能源合作。他认为巴菲特等投资巨鳄对石油的“抄底”相比中国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巴菲特等投资人的目的更多在于赚取利润,而中国的目的在于国家战略和长远利益。

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利好大于利空中日美为主要受益国

当问及此轮油价大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林伯强认为需分国别分析,但总体来说利好大于利空。他认为最大的输家是俄罗斯,俄罗斯受油价重创“都快不行了”。其次为OPEC国家,再次为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出口国。他特别提到澳大利亚作为铁矿石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受损严重但并似乎被媒体忽略,其实油价大跌直接导致铁矿石价格下跌。

相比于这些受害国,他认为中国是油价下跌的最大受益国,其次为美国,再次为日本,主要因为这几个国家是世界石油能源的主要消费者。总体来说,他认为受益国整体的经济体量远远大于几个受害国。因此,对全球经济来说,此轮油价下跌正面影响大于负面。

油价跌到50美金左右OPEC将开会止跌短期内不会拖垮美国页岩油

当记者问到未来油价趋势时,林伯强认为不会一跌到底,不太可能如某些媒体预言跌到40美金。他认为当油价跌到50美金左右,OPEC国家将会“坐不住”,重新开会商量减产止跌,所以未来石油价格趋势“微妙”,或在50美元处止跌。

当记者问到沙特等OPEC国家是否可能通过油价大跌降低美国页岩油的市场占有率,林伯强认为这取决于低油价能维持多长时间。如果低油价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多于一年),开采成本高昂的页岩油或将受到影响,但OPEC也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反之,如果低油价仅仅保持在一年以内或更短的时间,对页岩油的市场占有率影响不大,而油价一旦上涨,页岩油可能将以前的损失补回来。林伯强同时提到需注意美国和沙特两个国家经济体量的区别,页岩油的背后靠山是美国这个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以沙特为首的OPEC国家想通过价格大战拖垮美国页岩油将会非常困难,“很不靠谱”。

相比2008年上一轮油价大跌此轮油价大跌中国机遇更好

专访的最后,记者请林伯强纵向比较2008年油价大跌和此轮大跌对中国的影响。林伯强认为此轮大跌,中国得打好处的更多,面对的机遇更好。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我国经济运行趋势发生改变,对石油的需求出现变化。2008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期,GDP增长9.0%,CPI涨幅高达5.9%,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对石油需求强劲。而以今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现在以及未来长期将处于“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石油需求量的增长也将放缓。 二是,2008年油价大跌时中国无充分准备,没有足够的储量准备,也没有心理准备。而此次大跌中国“全副武装”准备好并开始“抄底”。

总体来说,林伯强认为此轮油价下跌中国为最大受益者。如果能够利用此次机遇,中国将受益匪浅,在全球能源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