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云中公子 2014-12-17

日军侵华期间,南京的国际安全区,因为陆川、张艺谋的电影广为国人所知。当年在开封,也有一所类似的安全区,先后收容了一多万难民,使他们免遭日军的蹂躏。这个安全区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开封八中,那时则是静宜女中,创办人是美籍修女盖夏姆姆。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开始惨绝人寰的屠城后,美国教士明妮·魏特琳作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导主任,坚守校园,建立了国际安全区,为上万名的妇女、儿童提供庇护之所,使他们尽量免遭日军的性暴力和杀戮。在开封,同样也有一群修女,她们在美籍修女盖夏姆姆的带领下,怀着巨大的勇气与舍身精神,为中国人民做着同样的义举。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盖夏姆姆

1938年6月,开封沦陷,古都被日本侵略军占据,日寇到处烧杀劫夺。开封所有学校均因战争被迫关闭。未能逃出居民的生命财产朝夕不保。天主教会在这时大办“难民收容所”,不论是否信教均可收容。

当时盖夏姆姆除带领所属修女参加火车站的急救医疗工作之外,并将停课的静宜校园辟为临时难民营,收容受到战火波及的中国难民,提供医疗与照顾,并派有意大利籍神父主持校园秩序,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进入。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日子里,“静宜女中暂时停课,除了教室,校园里也搭满了帐篷,先后收容难民一万多人”(《 盖夏姆姆的故事》)。同时教会委派教友高永昌(河北省人,后任静宜女中校长)等人协助管理。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静宜女中民国时期的大门

她们的大爱使学校成为安全区,不但为难民提供食宿,还在心灵上给予慰藉。大约一个多月后,避难者开始自动有人离去,到年底难民才逐渐散尽。

盖夏姆姆于1920年9月29日率领五位修女来华,10月24日到达开封。1921年3月在草市街路西创办华美女子学校,该校于1925年“五卅”运动后,宣布停办。

1930年,盖夏姆姆受谭维新主教的委托,在双龙巷路北购置民房,开始改建扩建作为校址。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静宜女中学生在学校留影

这个地址曾是史可法的故宅。李村人在20世纪50年代著作的《开封名胜散记》说现在的八中旧址在建立静宜女中前,院中曾有一石碑,上面刻有“明史道邻故宅”六字。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曾经指挥了震惊中外的扬州保卫战,谱写了可歌可泣、名留青史的英雄篇章。如果按照石碑的文字推测,这里的旧址曾经是故宅,清代建立了祠堂。清末民初以后,连年战乱,使史公祠沦为民宅,后被教会改建成静宜女中。

盖夏姆姆中文名字为“陆静宜”,大家一致要求用“静宜”二字作为校名,一方面表示对姆姆的崇敬之意,另一方面也纪念她创办学校。校名定为:河南私立静宜女子初级中学。

静宜女中于1932年建成开始招生。第一学期招生,初中有51位女学生,后来增设高中部。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静宜女生在学校留影

1932年私立静宜女子中学校董共有9位知名的天主教人士,他们中有天津圣功女子中学校长,前北京大学校长,北平中央医院董事,前求新工厂厂长,辅仁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员等。英启良为北京市人,满族,是天主教著名人士英敛之(英敛之曾创办《大公报》及辅仁大学)的侄子。他担任了静宜女中的首任校长。

1936年静宜女中校董增加到13人,里面有著名教育家、天主教著名人士、先后创办震旦大学院,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的马相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陆伯鸿,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时任河南省主席刘峙,河南省政府主席、保安司令商震,著名实业家、中国近代经由买办发展成为民族资本家的朱志尧,时任河南教育厅厅长齐性一等。

1937年9月在校生增至500人左右。同年,静宜小学在南关官坊街开办。那里有主顾修女会的教堂,现存二层建筑与已经拆除的静宜女中的楼房是同一图纸建造的。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开封当时是河南省的省会,是教育文化中心。静宜女中在创办之初就定位在很高的起点上,当时学风严谨,算是开封有名的贵族学校。据静宜女子中学档案记载,自学校1932年成立以来到1936年四年间,“由本校送美留学者六人。”

静宜女中要求很严格,学生一律住校,每周六可回家一晚,星期天下午必须回校。寝室里每个学生一床、一床头柜,柜旁挂一白布口袋,可以装换下要洗的衣物,床上一律白色床单铺平,上课使用英语讲课。

盖夏姆姆和修女们在做好女子教育的同时,在开封,她们也遭受了非人的待遇。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当日黎明,日军即全副武装包围了当时住在自由路(今开封市宾馆)的美国本笃女修会和驻在双龙巷静宜女中和理事厅街教会对面的美国山林玛利主顾会的全部美国修女17人,先集中于一处,后即押送到山东省潍县集中营。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静宜女中二号楼

静宜女中同时也被封闭停课,经开封教区意籍传教士出面交涉以后由意籍神父负责,才同意复课,盖夏姆姆和修女们才被释放。

1943年9月,因美英盟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军溃败投降,由意大利籍神职人员主持管理的静宜女中,又被日军封闭停课。后经梵蒂岗罗马教廷驻华代表蔡宁的安排,从信阳教区调来两名德国籍的神职人员与日本侵略军交涉后,静宜女中在停课达三四个月以后才又复课。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原教学楼,后在此建“逸夫楼”

静宜女中虽然在教会的保护下得以艰难的继续办学,但是要接受日伪政权的监督。1944年,学校在日本人的统治下,除了英文课外,必须开设日语课。在当时的一张学生的成绩表上,我们看到日语课排得很靠后,安排在所有的副科末尾。而英语却排得特别靠前,明显属于“主科”。 这比起其他学校几乎所有课程均以日语授课的安排来,有很大的差异。在那动荡岁月里,大部分学校都宣布停办了,而静宜女中却坚持独立办学,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1951年,开封市文教局开始对私立中学进行改革。静宜女子中学经过校政改革,“奉开封市文教局指示,改为私立新生女子中学校。经费由公款补助。1953年开封市教育局统一学校规划,将新生女子中学改为省立开封第八初级中学校。”

这个女人拯救了一万多河南人 | 豫记 - 豫记 - 豫记

作者简介:刘海永,开封杞县人,专栏作家,痴迷于开封文史研究十余载,游汴寻味,不能自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