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尖穴

 境外观花 2014-12-17
耳尖穴
   耳尖穴,在耳壳的上面,将耳壳向前面的耳屏对折,在耳壳的顶尖处,便是本穴

    耳尖穴是经外奇穴,位于耳廓的最高点,独居阳位,外来之邪,多犯阳经阳位。故在耳尖穴刺血,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供氧,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抗炎症、抗过敏、抗风湿、退烧、镇静、止痛、降压、清脑、明目等作用。可治疗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沙眼,青光眼、痄腮、咽喉肿痛、颜面疔疮、高热、偏头痛、高血压、醉酒、肛周脓肿、小儿尿床、婴儿湿疹等。如治疗痄腮,据《浙江中医杂志》(2005年第10期)刊载经验,点刺两侧耳尖穴,均挤血5~10滴,每天治疗1次,重者及年龄偏大者可治疗2次,结果98例患者全部治愈,大都治疗1~2天后退热与消肿;治疗麦粒肿,据《中医药学报》(1998年第2期)刊载经验,点刺患侧耳尖穴,挤血20滴左右,治疗1081例患者,结果全部早期治愈;高血压患者,在耳尖穴刺血,有即时降压效果;青光眼患者,在耳尖穴刺血,可使房水流畅系数明显改善,有降眼压作用;醉酒者,点刺耳尖穴,挤血4~6滴,有即时醒酒作用。

    施术方法:刺血前,施术者先用食指指腹按揉耳尖处皮肤,使微红充血,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耳尖部皮肤,将耳廓向前对折,术者左手捏起耳尖部皮肤,右手将消毒三棱针快速刺入耳尖穴约2毫米深(勿过深以免伤到耳软骨),再挤血,边挤边用棉球吸血,最后再用75%酒精球消一次毒即可。注意当天勿着水湿。  宋禄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