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

 水共山华 2014-12-17
 杜肇昆 元曲,继唐诗、宋词之后,又一时代标致性文体而辉于文坛,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峰并峙的成就。近年来在传统文化日益被国人乃至国外重视、注目的软影响氛围中,元曲也随诗词一道焕发了新的青春。
在诸多元曲文献中,隋树森先生编的《全元散曲》(中华书局出版),是一棵耀眼的明星。其书将元曲中能收集到的散曲,穷书尽阁,包括残篇断句,尽囊括其中。隋先生在编纂一代文学作品全集时,是抱着“宁滥勿缺”的原则(该书“自序”第八页),见而辑录之,以尽展一代散曲之全。隋先生从1947年开始编校,到1964年首版由中华书局出版,历时17年,可谓磨励之甚。因而此书一出,即成元散曲研究资料的最全面、最权威的皋本。 《全元散曲》共辑录散曲小令3853首,套曲457套(残曲除外),曲牌217支,散曲作者213人。因元朝立国只有九十余年,其作品数量自然无法与唐诗、宋词相蓖美。但仅此数量作品,却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光芒。
在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一书中,共列出曲牌335支,而《全元散曲》中作品曲牌只有217支,说明尚有18支曲牌基本没有用。那么在这些曲牌中,那些是“常用”的呢?又是那些宫调更多见呢?研究这个结构,对于更深刻地认识元散曲的状态,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试用统计学常用的统计方法来解析这一问题。解析的对象和数据,全部取自于《全元散曲》一书(统计计算过程略)。


(一)
“常用曲牌”,所以其“常用”,最基本的边界条件,应该是:一、常用曲牌的作品总数,一定要大于总作品数的中位数;二、单支曲牌作品总数,应大于每支曲牌应产生作品的平均数。根据这个条件,我们统计、观察《全元散曲》中全部作品数据。
在《全元散曲》中,,共产生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出现了217支曲牌。 根据这些基础数据,计算出每支曲牌应产生作品的平均首数,是为19.86首,圆整为整数为20;作品总数的中位数为2155。(计算过程略) 关于曲牌 将全书所有曲牌和所有作品,进行统计计算,汇总排队,将作品数高于20的曲牌,依次列表如下:
曲牌作品排队一览表(表一)
序号 曲牌名称 作品数量(首套)出现比率(%0)备注
1 双调?蟾宫曲(折桂令) 444 103.01
2 双调?湘妃怨(水仙子) 335 77.72
3 双调?寿阳曲(落梅风) 178 41.30
4 双调?清江引 159 36.89
5 中吕?朱履曲(红绣鞋) 150 34.80
6 中吕?喜春来(阳春曲) 149 34.57
7 越调?寨儿令 147 34.10
8 中吕?朝天子 141 32.71
9 商调?梧叶儿 140 32.48
10 双调?沉醉东风 137 31.78
11 越调?小桃红 134 31.09
12 双调?殿前欢 133 30.85
13 南吕?一枝花 129 29.93
14 中吕?普天乐 128 29.69
15 南吕?金字经 111 25.75
16 越调?天净沙 108 25.05
17 中吕?满庭芳 103 23.89
18 中吕?山坡羊 97 21.81
19 南吕?四块玉 81 18.79
20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69 16.00
21 越调?凭阑人 63 14.62
22 正宫?醉太平 63 14.62 并列
23 中吕?迎客仙 58 13.45
24 双调?庆东源 54 12.53
25 正宫?黑漆弩 53 12.30
26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48 11.14
27 仙吕?一半儿 43 9.98
28 中吕?上小楼 38 8.82
29 双调?新水令 36 8.35
30 正宫?小梁州 35 8.12
31 双调?拨不断 35 8.12 并列
32 黄钟?人月园 32 7.42
33 越调?斗鹌鹑 32 7.42 并列
34 仙吕?后庭花 29 6.73
35 中吕?粉蝶儿 28 6.50
36 正宫?塞鸿秋 26 6.03
37 双调?潘妃曲(步步娇) 24 5.57
38 双调?庆宣和 23 5.34
39 仙吕?赏花时 23 5.34 并列
40 般涉调?哨遍 23 5.34 并列
41 仙吕?寄生草 22 5.10
42 正宫?端正好 21 4.87
43 仙吕?醉中天 20 4.64
44 中吕?卖花声 20 4.64 并列
45 双调?夜行船 20 4.64 并列
根据这个列表,可以看出,有45个曲牌作品,都在平均数以上;通过累计计算,第12号曲牌作品总数为2247首,超过了总作品数的中位数。这说明12号曲牌和45号曲牌就是我们统计的目标界限。
关于套曲
《全元散曲》中,套曲共有457套,我们把套曲再进行一下分析。 把全书中出现5套以上的曲牌按其作品数量汇总排队(四套以下的,由于曲牌过于分散,没有统计价值),列入表二: 套曲作品排队表(表二)
序号 曲 牌 名 称 作品数(套) 出现比率(%) 备 注
1 南吕?一枝花 129 28.23
2 双调?新水令 36 7.88
3 越调?斗鹌鹑 32 7.00
4 中吕?粉蝶儿 28 6.12
5 仙吕?赏花时 23 5.03
6 般涉调?哨遍 23 5.03 并列
7 正宫?端正妇 21 4.60
8 双调?夜行船 20 4.37
9 商调?集贤宾 18 3.94
10 仙吕?点绛唇 15 3.28
11 黄种?醉花阴 14 3.06
12 大石调?青杏子 13 2.84
13 双调?风入松 9 1.97
14 双调?行香子 8 1.75
15 仙吕?八声甘州 7 1.53
16 般涉调?耍孩儿 6 1.31
17 黄钟?愿成双 6 1.31 并列
18 仙吕?袄神急 5 1.09

从这个列表看,套曲《南吕·一枝花》,出现的比率最高,是第二位的四倍,其他套曲则递减的比较均衡。
关于宫调
宫调是曲牌音乐旋律的特征,不同的散曲小令,归属在不同的宫调里面;而相同的宫调又是由若干各具特色音乐素质的小令组成。根据表一,我们可以统计出,在若干常用的曲牌中,它们都集中在那些宫调内,从而可以看出元朝人当时更流行的是那些曲子旋律。 常见曲牌宫调排队表(表三)
序号 宫 调 名45支曲牌宫调频数(次)出现比率(%) 备 注
1 双调 13 28.89
2 中吕 10 22.22
3 越调 5 11.11
4 正宫 5 11.11 并列
5 仙吕 5 11.11 并列
6 南吕 4 8.89
7 商调 1 2.22
8 黄钟 1 2.22 并列
9 般涉调 1 2.22 并列
从这个列表看,宫调比较集中在双调、中吕两个宫调上,以下总体递减均衡。 (二)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在周德清《中原音韵》提到的335个曲牌中,在隋树森《全元散曲》涉及到的217支曲牌中:“常用曲牌”为12个。这12个曲牌占曲牌总数的5.53%,但他们的作品数,却占《全元散曲》作品数的52.13%,符合开始确定的前提条件,因此他们可以定义为“常用曲牌”。
这12个曲牌它们依次是(见表一): 1蟾宫曲(折桂令)、2湘妃怨(水仙子)、3寿阳曲(落梅风)、 4清江引、5朱履曲(红绣鞋)、6喜春来(阳春曲)、7寨儿令、 8朝天子、9梧叶儿、10沉醉东风、11小桃红、12殿前欢。 尤其蟾宫曲(折桂令)、湘妃怨(水仙子)二支曲子,其作品数量远远超出其他曲牌。
二、值得注意的是,出现100首以上作品的(作品平均数5倍的),共有17支曲牌,这17支曲牌作品数,占到了作品总量的65.57%。可见这17支曲牌,应是元朝人到处传唱的动听曲子,它的曲调一定是非常有特色的。这17支曲牌是产生大量作品群的曲牌。 这17支曲牌,除了上面的12个曲牌外,它们依次是: 13一枝花、14普天乐、15金字经、16天净沙、17满庭芳
三、超过曲牌作品平均数的有45个曲牌,其作品总数为3942首(套)。也就是说,占曲牌总数20.7%曲牌,其作品量却占到了91.46%。即五分之一的曲牌拥有九成以上的作品。因此,这45支曲牌,我们可定义为散曲中的“多见曲牌”(见表一)。
四、套曲作品出现5套以上的,共有18个曲牌组,这18个曲牌组的作品总量为413首,占套曲总量的90.37%(见表二);18个曲牌组的前五名是:
1[南吕·一枝花]、2[双调·新水令]、3[越调·斗鹌鹑]、 4[中吕·粉蝶儿]、5[仙吕·赏花时]、6[般涉调·哨遍](并列)
值得特别注意的有2个曲牌-组:[南吕·一支花]和[双调·新水令]。这两个曲牌作品数,占套曲总数的36.10%。就是说,这两支套曲占了套曲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的作品量,可见这是深得元人厚赏的两个曲牌。
尤其[南吕·一枝花]套曲,其作品数更是遥遥领先,一支曲子占了28.23%的作品量,真是 “一枝花”,一枝独秀。
五、从以上分析中看出:在近百年的元人社会中,唱响大江南北的元曲,其小令的“领军人物”,是双调“折桂令”、“水仙子”;套曲的“领导人物”,是南吕“一枝花”。这三支曲子风靡了元朝百年。 六、周德清《中原音韵》中提到的宫调共有12调。而多见的45个曲牌只涉及到了9个宫调。根据表三,宫调主要集中在双调、中吕、越调、正宫、仙吕、南吕六宫调上,特别是集中在“双调”和“中吕”两个宫调上。 宫调是元曲音乐元素特征的体现,根据周德清《中原音韵》的定义,几个主要宫调的旋律特征是:
双调—健捷激枭 中吕—高下闪赚 越调—陶写冷笑 正宫—惆怅悲壮 仙吕—清新绵邈 南吕—感叹伤悲
商调—悽愴怨慕
黄种—富贵缠绵
般涉调—拾掇坑堑
周德清是元朝后期人,周对元曲有精道的研究,又精通音律,因此他对元朝元曲音乐特征的概括,当是十分可信。 根据周的定义,可知元曲旋律:小令多集中在健捷、高闪两类曲调上(双调、中吕)(见表三);而套曲则多见感叹伤悲曲调(南吕)(见表二)。这可能与小令多于抒情,而套曲长于叙事有关。这一唱三叹的套曲,或许正是“九儒十丐”的元朝社会现实的印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2 17:13:09编辑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