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语

 广济堂912 2014-12-18

基本信息

满语满语

满语为满洲族所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属于黏着语,语音上有不完全元音和谐现象。满文是在蒙古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由于多数网页不能良好地支持竖写排版,而Unicode的满文字体和输入法也刚刚问世,所以现网络上多采用穆麟德 (穆林德夫) 转写或稍作变动的穆麟德转写进行交流。

据满洲实录,1599年清太祖命额尔德尼将蒙古文字借来创制满文。虽然两位顾问有反对,清太祖仍然继续把蒙古文改为无圈点文字 (满: tongki fuka akuu hergen),也称老满文(或称为旧满文)。这种新文字通行当时的建州,为后金国的建立及满族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后来达九海更增补了十二个字头,并于老满文字旁边加以圈点,使满文更加完善,这种新文字被称为“新满文”,并通行于后金。

清代前中期大多用满文发布诏、诰等,成为奏报、公文、教学、翻译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乾隆以前期间满文奏折繁多,远超过单独的汉语奏折。其中顺治朝及以前多单独的满文奏折,康熙雍正两朝满汉合璧类奏折居多,单独满文或单独汉文均很少。清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使用满语的人数达四万余人,其中除满族外,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也使用满语。

历史沿革

满文满文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古老的女真人,通过不断地与周边各民族融合,最终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族,满语也随之从女真语演化而来。和任何其他语言一样,满语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蒙古语、汉语等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历史学家和历史比较语言学家都认为,使用阿尔泰语系各种语言的人民,早期都源于中国的北方。学者一般认为满-通古斯语族共有12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中国有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女真语6种。

清代满语被定为国语。满文,满语在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清语,清文。清代前期大多用满文发布诏、诰等,成为奏报、公文、教学、翻译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在中原,自康熙晚期开始已少有满文奏章。在清朝,满语文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当时西方的耶稣会士学习满语文,向西方介绍中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满语文仍是国外了解中国的途径之一。至今,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学习和研究满语文的学术机构。清光绪九年(1884)新疆建省后,使用满语的人数达4万余人,其中除满族外,还包括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也使用满语。

满语不容置疑是源于女真语,但是满语并不是女真语,它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成的一种新语言。

语音介绍

满文的满族写法 (manju)满文的满族写法 (manju)

满语有6个母音,22个辅音,10个用于拼写汉语词汇的特殊字母。母音分阳、阴、中三性,同性母音互相和谐,辅音也有和谐现象。满语字母在词头、词中、词尾的书写方式不同。与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蒙古语相似,满语中存在“母音和谐”现象,即词干母音决定词缀母音,词干以a、e、o结尾,则词缀也以相同母音结尾。

辅音

唇音: m,p,b,f,w

齿音:n,t,d,s,r,l

元音

a、o、ū是阳性元音,e是阴性元音,i和u是中性元音。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不能出现在同一个词中。 与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和蒙古语相似,满语中存在元音和谐现象,即词干元音决定词缀元音,词干以a、e、o结尾,则词缀也以相同元音结尾,例如sula-ha,mute-le;词干以i、u结尾,词缀多为e,如bi-he,ku-he等。

音节结构

满语和开音节语言接近。元音及"n"辅音作词尾收音的词汇占绝大多数,和日语近似。满语部份词以复辅音分隔元音,例如abka(雨、天空),ilha(花);其余大部份词则以单辅音分隔元音。这种开音节语言的特质,在作为书面语的满语南部方言中是确定无疑的,在其他方言中未必尽然。在满语书面语产生以后,满语向开音节语言的趋势遂渐明显,例如 abka(雨)和abtara-mbi(暄闹)在书写时多简化成aga及atara-mbi。

满语最初以建州女真方言为规范语,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吸收了其他女真部落及锡伯等族的语言后,满语在北京发生音变,产生新方言,称为“京音”。其特点包括动词词尾-mbi的b不发音,ci、ji的元音发音极轻,ong、oi读成eng、ei等。但是满语的口语与书面语一致,发生音变之后,书面语也随之发生改变。

词汇介绍

满语词汇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后置词、连词、拟声词、拟态词、感叹词、助词。名词和代词有格和数的变化。数词分为基数词序数词。形容词有程度和级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和格、式的变化,分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主动态、被动态、使役态,陈述式、祈使式、条件式等。满语名词中从其他语言借用词汇的现象比较明显。

语法介绍

在阿尔泰语系的特征方面,满语主从复句比较发达,语法与汉语区别很大,与日语及韩语接近,部分学者将之共列阿尔泰语系。如:

Abka de deyere gasha bi(天空有飞鸟)

此句直译为:天空、(位置助词)、飞、鸟、有;日语可译成“空を飛んでいる鳥が(助词)いる(有)”,句型有一定类似。

Niyalma de tusa arambi(予人方便)

此句直译为:人、对、方便、给。

发展现状

北京紫禁城乾清门上的汉-满两种文字的牌匾(左为中文,右为满文:罗马拼音:kiyan cing men)北京紫禁城乾清门上的汉-满两种文字的牌匾(左为中文,右为满文:罗马拼音:kiyan cing men)

满族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汉语,目前能够掌握满文的人已经很少,只有黑龙江省少数乡镇的老人和部分语言学专家还能使用这种语言。目前在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有满语研究所。不过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的语言文字实际上可以被视为稍加改动的满语,他们一直使用这种语言至20世纪中叶。目前生活在新疆的锡伯族人仍旧在进行锡伯文的教育,并出版有锡伯文的报刊。近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满语研究已正式成为黑龙江大学的重点学科;民间的满语学习班也在一些城市和网路中开始出现。

2005年10月1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满-通古斯语言研究会(学生社团)注册成立,同年10月23日第一期义务教育满语初级班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课。同年11月黑龙江大学满语所赵阿平教授应邀来校作关于满语言现状的学术讲座。2006年4月9日,第二期义务教育满语初级班开课。

2006年5月15日 东北农业大学满语爱好者协会(学生社团)注册成立。5月27日,开设义务教育满语初级班第一期。

2008年6月,哈尔滨市阿城区的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将满语专业列入招生范围,成为全国唯一在高职院校开设满语中专专业的学院,首期计划招生30人。

2009年4月,媒体报道哈尔滨市香坊区莫力街村小学校在开办满语课两年后,面临生源不足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