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藤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2-18

青藤


  汤光明
  1981年在四川路上海书店里淘到一套《明徐渭青天歌卷》,是书店从印刷厂回收的散页。初识那些无拘无束的笔墨,很对味,心想若能这样写字画画,真是太爽了。后来知道这卷子是清代苏州人伪造的,却仍然不以为意,赝品能带你认识这位真艺术家,太值了。
  徐渭作品真迹是多年后在博物馆里才陆续看见,每次都摄人心魄。让我真正对徐文长感兴趣起来,是1987年夏第一次访徐渭故居,那“几间东倒西歪屋”,大小、形制让我倍感亲切。之后每路过绍兴就惦记着去大乘巷的青藤书屋坐坐,好处是,比起三味书屋,这里几乎没有游客。门卫是个和善的人,好几次都给我们泡上茶,坐在院子里聊天直到关门。那时把自带的黄酒喝完后,我有过在那儿当个门卫的念头。
  院子里有个池子通着城里的活水,旁边曾有过一棵古青藤,徐渭的号就由此而得。这棵藤是嘉靖九年(1531年)徐渭十岁时种的,也是他家道中落的那年。徐渭七十岁的时候,曾说过我死而这棵藤会不朽的话。这棵藤的经历也和他一样离奇,在徐渭身后果真接待过无数瞻仰凭吊之人,它遭过雷劈,遇过人祸,最后也没有“不朽”。1980年重修青藤书屋时,补栽的是一棵紫藤。
  徐渭当年栽的是一棵野藤。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徐渭名作《墨葡萄图》上,有他的自题:“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诗浑似一段自拍录像:徐渭站在野藤和书斋前,感叹自己和作品的命运。他不止一次在画上题过这首诗。尽管徐渭生前有当时的要员识他之才,照阮元说法是“可以无憾”,可命运还是太捉弄人,他的字画也并不受时人赏识。直到他去世后,主张性灵的袁宏道某夜被他的遗作激动得不能自持,彻底成了个徐粉,称他是“八法散圣字林侠客”。徐渭的生平和画家梵高一样疯狂而又凄惨,只是他活得更长,还数度求死不得。我以为国人之所以不难喜爱梵高,是因为徐文长先生给打的底子好。
  徐文长先生的墓在兰亭镇木栅村,挨着越王允常的陵墓,周围是青翠的丘陵,是一块风水宝地。2003年我和巴海去的时候,还在沙孟海题的墓碑前拜祭过。那一天,墓园周围的茶树正开着青色的茶花。徐文长的故事在民间比他书画流传广得多,有几百则,多表现他如何机智聪慧,有点像阿凡提和一休的综合体。故事也大多被演绎成俚俗趣味,这应了他的一副对联:世上假形骸任人捏塑,本来真面目由我主张。
  甲申之变时,47岁的陈老莲曾在青藤书屋隐居作画,想必在那动荡之日,常对酒青藤、枯坐“天池”吧。之后来过的黄宗羲,曾在《青藤歌》里述说那棵青藤带给他的深刻印象:“余尝山行入深谷,如此青藤亦累累。此藤苟不遇文长,篱落粪土谁人视。斯世乃忍弃文长,文长不忍一藤弃。”在黄宗羲的理解里,徐渭艺术生动的气质,实和那棵青藤的野性相契。乾隆时,海盐人陈石麟曾在他的诗里画了幅“素描”,清楚还原了两百多年后那棵青藤的面貌:“孤根入土走蛇蚓,老干出屋蟠蛟螭。藤花垂青不垂紫,与天一色覆天池。”原来这青藤就是浙江山里常见的野藤,只是花色素青、不甚艳丽。
  徐渭手植的青藤要是四百多年后的今天还在,会是个什么样呢?有个很好的标本可以参照,苏州拙政园里有一棵古藤,是文徵明比徐渭稍早时栽的,至今尚存。它被保护在一个小院里,已经占满了整个院子,憋屈的只能在院子里转圈。看得人也不算太多,我看过它开花,是紫的。
  2014.1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