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本草著作简介

 百草园丁馆 2014-12-18

历代本草著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其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东汉时期,但也有人认为是西汉,或在战国时代就已有雏形。该书是汉代以前许多医药学家的集体创作,而托名于神农。

《本经》全书四卷,其中序录简要地概括了四气、五昧、毒性、配伍应用等中药基本理论。上中下三卷,载药365种,分别记述各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

《本经》是汉代以前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用药经验的总结,它将药物按毒性的大小和有无及药物的补泻性能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按药性分类之开始。所述药物的功能主治,大部分是正确的,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它所记载的大多数药物,不但确有实效。而且有一些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如用水银治皮肤病,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其中大多数药物仍为现代临床所常用,是许多治法、方剂中的主药。

《本经》对我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证类本草》以及《本草纲目》,都是在《本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本经》中出未免掺杂了一些糟粕,如称某些药物可以“久服神仙”、“不死”等等,应本着去芜存精的精神,批判地继承。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492500年之间。为南北朗梁代陶弘景所编著。

自《本经》成书以来,经过魏晋的历史变迁,当时的名医如吴普、李铛之辈对其进行了增减尔后流传下来的《本经》药物品种不一,药性寒热的记载,以及主治的多少也各不相同,加以草石不分,虫兽混记,不便医家传阅。于是陶氏搜集各种《本经》的传妙本。并编入《名医别录》,逐条注释,定名为《本草经集注》。

全书分三卷,后作七卷抄写,收药730种,分成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谷、有名未用七类。这是药物第一次按自然分类法进行分类。它创立的“诸病通用药”,对临床选择用药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要求、用量服法、药品真伪与药物疗效的关系等,均有论述。本书对后世修订本草有很大的影响,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

本书早在庸代已经佚散,现仅存敦煌石宝所藏唐代的抄写残本。原书中的内容经《新修本草》流传至《证类本草》等书中,可从《证类本草》中寻见。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成书于公元657659年,即唐显庆24年。苏敬等23人编著,后世简称为《唐本草》。

唐代初年,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居于世界前列,医药相应迅速发展。当时医家历依据

的《本草经集注》,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苏敬于唐显庆二年上表要求重新修订本草,当即得到唐高宗批准,并命李勣等组织人员,实际由苏敬负责,进行修订。于显庆四年完成《新修本草》。这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带药典性质的药学著作。

本书有本草经文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药图目录1卷,图经7卷,共计54卷,载药814种(实为850种),新增药物114种。所增药物中,有一部分为外来药品。分为玉石、草、木、禽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末用共9类。

本书保存了《本经》原貌,同时收集资料比较广泛,能采纳群众意见。对药物的功用,详细探讨,多方考证,从而改变了辗转抄录的习惯,有较强的学术价值。本书图文对照,便于学习鉴别,这种编写方法,开创了本草著作的先例。唐朝政府规定本书为学医者必读书。它对我国药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流传300年之久,直到宋代《重定开宝本草》问世,才为其代替。公元713年,日本已有此书的传抄本。

()《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成书于约公元741年,即唐开元29年。陈藏器编著。

陈氏认为《本经》问世以后,虽有陶弘景、苏敬等人的增修和注释,但还有许多药品遗漏而未收入本草。特将《新修本草》所遗漏的药物搜集起来,撰写成序录1卷,拾遗6卷,解纷3卷,共计10卷,总名叫《本草拾遗》。

本书原著早已佚散。但从《证类本草》中还可见其大部分内容,《本草纲目》引用的诸家本草中,也以引用本书所载药物为多。

本书按照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进行分类,对后世医药学的发

展,有较大贡献。

()《重广英公本草》

《重广英公本草》,成书于约公元935960年,即五代后蜀明德2年~广政23年间,后谊称为《蜀本草》。由翰林学士韩保昇等所编著。

本书是韩保昇等人奉后蜀之主孟昶之命所修订的,以《新修本卓》作蓝本,复加增补,尤其对药物图形的解说,更详于以前的本草。因《新修本草》为唐英国公李勣等所编撰,故把本书谓之《重广英公本草》。全书共20卷。

本书早在宋代就已佚散,但其部分内容尚可从《证类本草》中看到,《本草纲目》亦引用了本书的部分内容。

()《日华子诸家本草》(《大明本草》)

《日华子诸家本草》简称为《日华子本草》或《大明本草》。著作年代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五代时作品,或称北宋初年作品。其作者有称为“大明”的,如宋代掌禹锡说:“国初开宝中四明人撰,不著姓氏,但云日华子大明序,集诸家本草近世所用药物”。李时珍曰:“日华子益姓大,名明也”。

本书凡二十卷,详述各药性昧、形状、功用,尤其注重总结当时的用药经验,故对药性

功能尤多阐发。

本书原著早在宋代已经佚散,但其主要内容,可在《证类本草》与《本草纲目》等书中见到。

()《开宝本草》

自《开宝本草》约成书于973974年,即宋开宝67年。是由刘翰与马志等人奉宋太祖之诏编著的。

《新修本草》问世后,经历了300余年。传到宋代,由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医学的进步,药品数量有所增加,该书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北宋朝庭诏令刘翰、马志等重新编纂。

《开宝本草》经两次修订而定稿,共计20卷,载药983种,书名为《开宝重定本草》。本书修成不久,即为《嘉祐补注本草》所取代,故原著亦己佚散,其内容仍然通过《嘉祐本草》》而转载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之中。

()《嘉祐补注本草》《本草图经》

《嘉祐补注本草》成书于公元10571060年,即宋嘉祐25年。原书名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经》后世简称为《嘉祐本草》。为掌禹锡。林亿、苏颂等人集体编著。本书也是奉朝庭之命所编,以《开宝本草》作蓝本,复又参考唐、宋诸家本草及经史百家所载的药学知识,并搜罗当时医家所常用而未载于本草的药物,增加注释。全书共分为21卷,收载药物1082种,比《开宝本草》新增药物99种。

《本草图经》成书于公无10581061年,即宋嘉祐36年,由苏颂等人所编著。

本书是《嘉祐本草》的姊妹篇,鉴于唐代《新修本草》的“图经”、“药图”已经佚散,加之新药品种不断增多,真假难分。因此,政府下令将各地所产药物,一律绘图,并注明开花、结实、收采季节以及药物功用,送到京城。如系进口者,询问关税机关和客商,辨清来源,取一二枚或一二两作样品,派人送到京城,供绘画。所收到的资料,由苏颂加以编辑。全书共2l卷,名为《本草图经》,也叫《图经本草》。本书的特点是考证详明;长于鉴别药物形状;   对药物性能也有所发挥。新增药物100种,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本书原单独刊行,后在《证类本草》中将其与《嘉祐本草》合并。故其内容,全部保存在《证类本草》中。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约成书于公元1082l097年,即宋元丰5年~绍圣4年之间,简称为《证类本草》,蜀中名医唐慎微编著。

本书以《嘉祐本草》与《本草图经》作蓝本,除将二书合并之外,复又系统收集唐宋各家医药著作,以至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古籍,对其中药学知识进行全面整理。全书共编成30卷,载药1746种,药图929幅,附方3000余首。新增药物628种,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为明代《本草纲目》成书之前,上下500年期间研究本草学的重要文献。它取材广泛、编辑合理、分类详明,文献价值很高。历史上很多失传的医药文献,均靠从其引文中窥其梗概。全书以药附方,药图对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

由于本书收载内容较全。且为临床医家实用,故得到当时朝庭的重视,宋代曾几次进行修订。第一次在大观二年,即公元1l 08年,经医官艾晟重修,改名为《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即被作为官定本而刊行。至政和六年,即公元1116年,又经医官曹孝忠重加修订,再改名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即公元1159年,又由医官王继先进行了校订,命名为《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元定宗四年(南宋淳祐九年),即1249年,平附张存惠将寇宗奭的《本草衍义》随文加入书中,定名为《重修改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流传至今。

()《汤液本草》

《汤液本草》约成书于元大德二年,即公元1298年,为王好古编著。

本书归纳张元素的《珍珠囊》、李东垣的《用药法象》与《用药心法》等书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用药经验而写成。选用药品大多为当时临床常用之品,故名《汤浓本草》。

全书共三卷,载药仅280余种。上卷着重阐述药性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等中药基本理论,以及用药之法;中下二卷论述各药的药性与主治。全书删繁就简,甚为临床医家实用,明清以来,颇受医家重视。尤其在药性理论研究方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

(十一)《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品汇精要》约成书于明弘治十八年,即公元l505年。由医官刘文泰等人撰辑。庸、宋两朝均有官修本草,明朝孝宗亦想仿效,故诏命医官刘文泰等撰编。

本书所收药物,主要取材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同时也搜集了一些该书未收载的药物。分成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有名未用十一部。每部收载药品,

又按《本经》之例,分上、中。下三品,共收药物1815种,共计四十二卷。每部各药名之下,首先朱书《本经》原文,次以墨书《别录》以下各家本草的原文。再次又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反、制、治、合、禁、代、忌、解、膺二十四项,分别叙述各药的异名、产地、采集、色质、制法、性味、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真伪等内容。各项的注释,都根据历代本草所述。所据诸家的注释则未一一标明,统称为“别录”(注意非《名医别录》的简称)。对旧本欠发挥者,或近代应用有效者,另加注解,则称为“谨按”。

本书的特点在于分项精细,叙述简明,使读者能系统了解每一种药物的各方面情况。缺

点是内容多摘自历代本草,而不是由实际观察、研究所总结出来的。

本书撰辑完成后,因明孝宗突然去世,故稿存内府而未能刊行。虽成书早于《本草纲》,

而在医药史上却未能发挥应有的影响。书中所绘彩色药图,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与学术水平。

清代,康熙曾令医官王道纯等人续增了《本草纲目》所新增药物内容,但亦末刊行。现在所见到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据散失前的清代重抄本重新排版印刷的。

(十二)《本草蒙筌》

《本草蒙筌》成书于公元1565年,即明嘉靖44年。为陈嘉谟编著。

元明以来,流传于世的本草书籍,《证类本草》过于浩繁,《本草汇编》则词简不赅,《本草会编》又杂采诸家,都不适作授徒之需。陈氏编著此书,拟作初学启蒙之用,故名为《本草蒙筌》。

全书共l 2卷,是在《本草集要》等书的基础上吸取诸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修订,历经七年时间。五易其稿。

该书内容有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品种鉴别、炮制方法、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七情、服法等。从总论到各药,均是按声律写成对偶句,便于初学者记诵,确实收到了“蒙筌”的作用。

(十三)《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成书于公元1578年,即明万历6(刊行于1596);为明代名医李时珍所编著。

李氏认为历代医家所著述的本草,存在许多差错、遗漏。因此,下决心编写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本草书籍。他花去了三十年的时间,以《证类本草》作蓝本,参考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经史百家,以及其他有关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于1578年编成了举世瞩目的《本草纲目》。

本书的特点是:“振纲分目”,“纲目分明”。全书分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

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每部又分若干小类,共60()。每类下列出该类所属药物。共载药1892(其中新增药物达370余种),附方11096首,附图1160幅。正文之前,先列实物图谱,次序“百病主治药”,然后依纲目叙述各种药物的“释名”、“集解”、“气味”、“主治”、“修治”、“发明”、“附方”等项,介绍该药的别名、产地、形态、采集方法、性能、功效、炮制方法、配方等内容。收集的文献极为广泛,编辑的内容非常丰富。

本书是一部伟大的医药科学巨著,不仅在医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而且在科学史上

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积累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整理了历代诸家本草历载的药物,更增加了许多新药,还充实了药物炮制、鉴别、培植等内容,在医药史上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

2、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对药物功用的论述。纠正了历代本草中的一些错误,补充了药物的新功用,扩充了大量附方,更实用于临床医家;许多药性发明,阐述透彻,对后世进行药性探讨有很大影响。

3、本书按照自然属性进行分类,在分类学上是一大进步。李氏采取“析族区类”方法,虽然脱胎于陶弘景,但更接近于现代科学分类方法。在16世纪就能根据生物分类学的法则,把各种植物进行比较系统、明晰的分类,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4、本书问世后,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而且对国外也有很大影响。书成不久即流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医药学家的重视,把它当作重要的参考书和教科书,本书还先后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等,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

(十四〕《本草汇言》

《本草汇言》成书于公元1624年,即明天启4年,由倪朱漠编著。

倪氏编著此书,取材于历代主要本草,上至《本经》,下至《本草纲目》,参考书籍达40余种,兼收并补订。删续就简,共撰成20卷。

倪氏在编著该书过程中,曾周游各地,遍访名医,对本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皆一一核

记。书中所录用的方剂,也必须是古本有据。当时医家用之有效的方剂,亦予采纳。对方土的一切荒诞之谈,一概弃而不录,故本书很有实用价值。

(十五)《本草备要》

《本草备要》成书于公元1694年,即清康熙33年。为汪昂编著。

汪氏认为古今本草有数百家之多,内容精详,莫如《本草纲目》,但是它卷帙浩繁,仓促之间难以查阅,亦不便携带,所谓“备则备矣,而未能要也。”又如《明医指掌》中的药性歌,虽便于初学者诵习,但又过于简略,所谓“要则要矣,未能备也。”其他各家本草,各有美中不足之处。因此,汪氏特从诸家本草中取常用者400余味,对每味药说明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以土产、修治、畏恶附于其后。既著其功,亦明其过。使初学者开卷了然。故颇受后世医家欢迎。

(十六)《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成书于公元1695年,即清康熙34年。为张璐所编者。

鉴于《本经》中所载药物不多,而且有些药物已很少使用,或已失传,另一方面有些常用之药又未收入。因此,张氏将《本经》中的药物作了适当的删节与补充,并据经文加以引申发明。对性味、效用、诸家治法以及药物真伪优劣的鉴别,都扼要地作了叙述,使学者易于领会《本经》的要点。

全书共4卷,载药700余种。该书在当时不仅是阐发《本经》,而且是指导初学者临床用药的一部药物著作。

 (十七)《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成书于公元1757年,即清乾隆22年。吴仪洛编著。

自《本草备要》刊行以来,受到初学者的欢迎。但吴氏认为汪昂不是临床医家,没有实践经验,只知专信古人,杂采诸家之说,没有自己的见解,不免存在一些错误。因此,他将《本草备要》加以重订,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改名为《本草从新》。书成共18卷,载药720种。

本书仿效《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分成1051类。对于药物的功效论述确切恰当,而且对于药品的真伪鉴别与修治方法均有一定论述,颇受读者众迎。

 (十八)《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公元1765年,即清乾隆30年。为赵学敏编著。

本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60余年后所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新增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物。如现在常用的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都首见于此书。此外还记载了一些外来药品。本书除将《本草纲目》以外的药物进行总结之外,还对《本草纲目》所裁药物进行了补充、订正。本书分类体例与《纲目》相似。除未列人部的之外,另加了藤、花两类,并把“金石”分成两部。本书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对本草学的又一次总结。

(十九)《本草求真》

《本草求真》成书于公元l769年,即乾隆34年。为黄宫绣编著。

黄氏认为诸家本草,对药物的形质气味、证治、功能虽然备载,但还存在着道理不明,

意义不切等问题。因此,他将以往的本草书籍仔细考订,删除那些牵强附会的内容,着重阐

明药物作用的道理,而编成此书。

全书共七卷,载药520种,分上下两编。药品按药性分为补、涩、散、泻、血、杂、食物七类,每类又各分若于子目。对每种药物分述其气味、功能、禁忌、配伍和制法等。下编3卷,就药物与脏腑病症的关系、六淫偏胜之所宜,作了扼要介绍,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二十)《中华本草》

《中华本草》全书于199910月出版发行。是上世纪末(1989—1999)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由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熙明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宋立人研究员任总编。汇同全国六十多个医药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四百多名专家共同协作编纂的一本草学巨著。

全书共30卷,分10大册(另立民族药4卷)。共计载药8980种(民族药4卷未计),附图1万余幅,篇幅2千余万字。该书系统总结我国二千年来本草学成就,并反映当代中药学科研成果。内容涉及中药品种、栽培、药材、化学、药理、 炮制、制剂、药性理论、临床应用等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体例之严密,篇幅之浩瀚,以及采用文献之广博,均远远超过了迄今任何一部本草著作。是一部集二千年传统药学之大成,并显示当代科学水平、图文并茂的大型本草。也是继《本草纲目》以后对我国本草学发展的又一次划时代总结。该书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重视医药结合,多学科协作。是一部继往开来,全面整理提高,具有很高的中医药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本草巨典。在学科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方面均达到了相当高度,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中华本草》的出版发行,不仅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促进世界医药学的进步,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该书的精选本分上下两册,选载临床最常用的药物535味,600万字,则于199712月出版发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