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恩小予他娘 前些天在家,刷微博看到那条亲戚喂孩子吃开心果的消息,心里难过很久。那一句,孩子没了,哪个妈妈能承受得了。转完微博,就看到一位妈妈说,过节期间宝宝被亲戚喂了海鲜,全身通红不停抓脑袋抓身体,很心疼。这样的事情,一定,还有很多。 在喂孩子吃东西的问题上,我属于非常小心谨慎的,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我是个胆小放不开的妈妈。所以,有时候也会被人说,不要那么斤斤计较。过节带孩子串门,有亲戚看我非要把葡萄掰开再给孩子吃,觉着很新鲜。从小给过敏体质的孩子加每样食物会很小心,有些加入得很晚,也会遭到各种质疑。 时间久了有时也自问,是不是真的太过小心谨慎,是不是过度担心?感觉好像有点强迫症了。但是,直到现在,我还在坚持我的标准。 带孩子长大,除了自己要面对很多左右为难的选择,还会不时地被身边好心人指点。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教你该怎样做,在负面作用没有发生时,那些理由都是理直气壮的。而一旦出了问题,要面对严重后果时,受到知情或不知情人最多指责的,一定是妈妈。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妈妈去哪儿了? 妈妈的首要地位,在这样的时刻会充分被彰显出来。 另外想到,有些老人参与带娃的家庭,可能会遇到各执己见的矛盾。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个视频访谈,主持人采访一位外国专家,好像是位白发老太太,忘了具体人和事,但一小段对话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主持人问,如果妈妈和老人的意见不同该怎么办?老太太回答,听妈妈的。因为回答太简洁,所以主持人不断追问,但老太太的回答只有一个,听妈妈的。最后被问急了,老太太补充一句,妈妈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大概类似这样的回答。 我心理较比阴暗地想,会不会这样:等孩子长大,如果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不好的习惯或缺点,旁人私下提起时一定会说,妈妈是怎么带怎么教的?一定不会有人条件反射地提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怎么带的怎么教的吧? 有时碍于面子,对一些模棱两可的小事可能会放松一点要求。但看了那个开心果事件,让我又精神紧张起来。可能你降低标准大意100次都没事,但谁能保证绝对不会有第101次的危险发生?意外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100%的悲剧。 我总在想,孩子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有一个怎样的母亲,他将面对一个怎样的成长过程(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初阶段),都是不能选择,是命定的。即便每个妈妈的想法不同,对待养娃的多方面标准也会不同,但是,妈妈的付出绝对没有好坏之分,妈妈之间的爱也没得比较。你有一个怎样的母亲,你会有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会与他们如何度过短暂而又漫长的一段人生,真的是上辈子结下的缘,这辈子要心甘情愿地一起走吧? 有点儿跑偏了,还是说回来吧: 一定要记住,在带孩子的所有问题上,妈妈有第一话语权。 保护好孩子,妈妈是第一道防线。 爱孩子,不碍面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