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传统文化,不可不知「天人合一」

 绍宜 2014-12-18

“天人合一”这个思想又叫“天人相应”、“天人和谐”、“天人统一”等等,内涵大致上都相同。主要是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与自然相通相应,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由此得出结论,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在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这个思想中,“天”的含义也是双重的,有时指上帝,有时指大自然。

西方人认为大自然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既然创造出来了,人类如何对待它?在这方面,西方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协调自然。中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有双重含义。一是有意志、人格化的“天”,其实也就是上帝;其意志即为“天命”。二是无意志、非人格化的天,其实就是大自然。

我们现在是对“天人合一”作新的诠释,当然主要是讲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拿“天”来指大自然的观念的确占有一定的文化比重,这不是偶然的。从文化比较来看,世界上多数民族和所有的宗教都认为最初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但中华民族却没有得到全民族信仰的宗教,所以对“上帝”的观念比较淡薄。

中国有道教,道教出于道家,当它在汉代后期正式成为宗教时,当然也宣扬上帝及其统属的仙官与神将。但道教推尊道家学派的代表老子为教祖,而老子早在春秋时代就指出是“道”创造了宇宙和万物。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指事物运动的规律,或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运动创造了宇宙本体(“道生一”);这个本体一分为二,成为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一生二”);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事物(“二生三”);这种新的事物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三生万物”)。在这种说法中没有“上帝”存在的余地,一切都是事物运动的结果。

既然道教的祖师都不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所以道教宣扬上帝就远不及其他宗教宣扬上帝那样有力度和影响了。

不过,在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统治者都曾以“神道设教”,竭力宣扬“上帝”和“天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把“天”解释为“上帝”这种观念在传统文化中还是相当多见的;并且这种观念还往往和天就是大自然的观念纠缠在一起。对此也应有充分的认识。

下面还要作一个文化比较。

在人类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因而对它既恐惧又依赖,从而产生崇拜自然的观念。到了17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突飞猛进,西方社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从而致力于依靠科学技术去征服大自然,予取予求,为我所用。但征服自然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等等。于是才认识到不能只想征服自然,必须保护环境和生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这种认识是到了近现代才逐渐形成并日益加深的。

中华民族的情况与此有所不同。在最早的时候,中国人肯定也有崇拜自然的倾向,因为你没办法,只能既赖以为生,又畏其巨大威力。故而拜倒在地,势所必然。但接下来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所以也没有明显的征服自然的观念。

有人也许会说,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这岂不也是想战胜大自然吗?这话不对。“人定胜天”的“天”不是指大自然,而是前面说过的“天”的另一种含义,就是“上帝”或“天命”的意思。“人定胜天”就是不怕“上帝”、不信“天命”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当然是积极的。

“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

一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

《周礼》设定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

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顺应天时”的特点。如“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之类。

二是用于经济。

封建时代主要是农业经济,那时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所以事事处处必须“顺应天时”。中国长期通用“农历”(阴历),现在已不通用;但“农业”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仍为农业生产者所重视。

早在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段名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在全世界是最早提出来的。孟子的本意只是强调农业生产(也包括渔业和林业)要“顺应天时”,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可见“天人和谐”的思想的确与环境学说有逻辑的联系。

三是表现于民俗。

各种民俗都与“天时”有关系。例如春节庆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季婚嫁(因春为生发季节),清明扫墓(利于植树、除草;也利于上坟的人踏青春游,感受春意)。

又如端午节,主要意义在于消毒、驱邪、健体。因为此时天气热了,细菌滋生,容易得病。所以端午要喝雄黄酒,熏艾条,挂菖蒲,都为了杀菌消毒。小孩额上写王字,戴虎头帽,穿虎头鞋,那是为了借老虎的威风压邪去病。端午还要赛龙舟,船旁有健儿游泳,桥上有健儿跳水。这都有益于强身健体,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又如中秋节,此时月亮最亮最圆,举办夜宴象征“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而团圆正是中华民族最重视和向往的。

另外各大节日都重视吃食,要尽量花样翻新吃好一点。现代青年看不起这一点,那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穷困,全靠节日补充营养,以迎接农忙。如春节以后是春耕大忙,端午以后是夏季“双抢”,中秋以后是秋收大忙。所以必须吃好一点,以增强体力。同时节日聚餐也是为了家庭凝聚,增强团结以利战斗。

四是用于人体保健。

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变化在人体上有反应,所以节令交替要特别注意保健。过去老年人都重视“两至两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认为这是大节气,对人体有大影响。

医生治病用药也要考虑天时节令,力求因时制宜。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问题,这种节律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现在人类生活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都在很短时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难以立即适应。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调剂,使人不致因环境变化而影响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