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顏純鈎 : 哀悼那些行将没落的文化传统

 鑫森淼图书馆 2014-12-19

日籍围棋大师吴清源最近去世,因为这件事,才去找田壮壮导演的传记片《吴清源》来看,也顺便拜读了一些有关吴清源的文章。网上有署名戚小存的一篇长文《勇气与真意――吴清源传奇》,既写了一代棋圣的生平,也交代了近现代日本围棋的兴衰,洋洋洒洒,煞是好看。

(《吴清源》电影剧照)

影片拍得很认真,还是阿城的剧本,但电影拍围棋真是高难度。围棋竞技纯粹是内心世界的展示,观众只看到黑白棋子落盘的单调动作,棋盘上黑白相间的阵势,多数人都不懂(影片中大部分镜头下的棋局都只是开局),即使懂一点,在转瞬即逝的镜头里,也看不出所以然,因此看完影片,只得一个模糊概念,吴清源这个人物还是欠缺丰富的层次。

他曾经加入日籍,又再退出,又再入籍,其间的转折必有不足为外人道者,但可能他的传记提供的资料也有限,因此只看到表面现象。他曾有几年时间沉迷于一个类似邪教的宗教团体,甚至几乎为此放弃围棋事业,其中的原委也语焉不详。田壮壮用心良苦,但影片先天地注定不容易成功。

年轻时也曾玩过围棋,当年没有老师,只是几个朋友互相琢磨,略懂得打劫、做活这些“基本法”,闲来胡乱对弈以打发时间而已。即使连门也未入,但围棋世界的博大精深,已经使人深深向往,虽然一窥堂奥而不能,但围棋至少教懂了我几件事:一是凡事要顾全局,要争全局占上风,而不争方寸之地的得失;二是要眼光长远,不要拘于一时的进退;三是要慬慎严密,考虑周到,减少粗疏的错失;四是一事当前要沉住气,不要让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

这些好处当年或许没有那么清晰地在自己心中植根,但我相信一点点的潜移默化,始终对我以后的行事和做人有正面的帮助。

在全球化的今日,围棋还有生命力吗?这是近日萦绕心头的一个问题。

下一盘棋,即使不是专业层级,至少也要几个钟头,香港人号称“得闲死唔得闲病”(意思是生活节奏快得使你觉得死比病更容易),那还是在全球化之前的处境。至于今日,智能工具席卷天下,有人出门要带两部手机一部ipad,吃饭睡觉都机不离身。早前有调查显示,香港年轻人每天平均花六个小时在智能电器上,如果扣去吃饭睡觉和工作的时间,也等于他们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玩电脑和手机。

谁还会下围棋,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金庸和梁羽生都是围棋爱好者,他们晚年还曾相约对弈,香港以前也有一些业余围棋社,甚至有青少年围棋班,但我相信现在再没有家长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围棋,以准备以这种“一技之长”作为入读名校的敲门砖了,即使家长有这种动机,相信孩子们也没有这种动力了。

我不知道内陆情况如何,估计相对于香港,应该还会有一些青少年学围棋,但极少数的人耽溺这种费时而沉重的技艺,不足以让千古流传的围棋生存下去。

围棋不只是竞技那么简单,不只是拼技艺,更重要的是拼心力,它是属于心灵层次的。日本棋手往往为一局棋拼得吐血,有的甚至因此丧命。棋盘上静如止水,内心却山奔海立,棋手状如入定,落子却如驱策千军万马,那种波澜澎湃均在内心进行,心灵之活力辐射出来,在空气中碰撞迸射,因此围棋世界有一种令人着迷的魔力。

但随着智能工具的入侵,围棋与纯文学、纯艺术、古典音乐这些千百年来占据人类精神领域崇高地位的传统文化,正急速地走向末路。

现在的年轻人,崇尚“短平快”,追求的是瞬间感觉、即时过瘾,重在分享和体验,他们没有耐性再去追慕那些隐藏在纯文学、纯艺术、古典音乐和棋艺里的、震撼和抚摸心灵的感觉,那些悲壮和美的熏陶,那些宏观的视野和广阔而又精微的脑震荡。对艺术的欣赏转化成恶搞,对文学的领略转化成网上罐头式的哲理格言,新闻特写变成短讯和动画,手机摄影则用来炫耀餐桌上的菜肴,一切都要唾手可得、快速吞食,容易消化。智能手机的方便快捷,使他们节约了不少时间,他们用多余出来的时间玩游戏。

这年头谁还会读《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谁还会读唐诗宋词?谁还会去展览馆看毕加索、八大山人?谁还会听拉赫曼尼诺夫和《二泉映月》?当然,谁还会学围棋?

哀悼这些行将没落的文化传统的,大概也只有像我这样不合时宜的“遗老”了,年轻人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淘汰,一味“乐观其成”。他们的时代来了,他们有权抉择,他们拥有新的机器,更新了生活方式,也必然带来精神文化的重构,他们的好恶代表了一种方向,将来的人是像他们那样的,不是像我们这样的。

近年来纸质出版江河日下,严肃的书没有人读,通俗的书也慢慢失去读者,书这种东西也在没落当中。更可怕的是,这种文化淘汰史无前例得快捷,快得我们都可以感觉得到,只不过三五年之间,旧世界已经倾侧。

全球化最终会消灭什么,会造就什么,这是人人都应该想,但也是人人都无可奈何的事。

(原标题:《全球化正在消灭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