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技法:抓住旅途的每一束光线

 瀞舒凝兰 2014-12-19





点启发。

相机型号:NIKON D800 f/10 1.6秒 IOS-50 焦距:30mm

拍摄最良好的“底片”,不要放弃细节

现在莫名地出现一股风潮认为“好照片都是P出来的”,这样的说法过分强调了数字暗房的作用,但是忽略了在数字暗房出现之前每个人必须熟练掌握应用的技艺——曝光。诚然如今相机的功能高速发展,但仍然远远不及人眼观察自然的能力,如果大家使用数码相机在拍摄完成后发现“诶?我拍到的怎么和我看到的不一样?”那么往往是因为曝光不恰当或者相机记录能力有限引起的。如何保留风景当中的强光,弱光细节呢?在拍摄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熟悉相机,准确测光,做到有选择地曝光。根据照片所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如点测光、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并且通过调节曝光补偿调整照片的明调、暗调。

【第二】检查直方图看照片是否有高光溢出或者暗部溢出。一般来说,相机对于画面暗部的“接纳程度”更高,也就是说,我们在相机背屏看到一片漆黑的东西,通过电脑软件往往能恢复画面当中的细节。所以,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宁愿画面有少许的漆黑部分,但是不愿意画面当中出现一片没有过度的亮白色(高光溢出部分)。

【第三】使用中灰渐变镜,平衡天空和地面的光比。这里推荐使用过渡较硬的中灰镜。第四:很多时候画面的环境光比过强,超过了单张拍摄时候相机所能记录的范围,此时必须使用包围曝光或者不同参数分别曝光,用多张完整记录画面信息,等待在电脑中处理。

相机型号:NIKON D800 f/8 1/15秒 IOS-100 焦距:50mm

后期如何处理大光比照片

这里还是推荐大家尽量在前期使用RAW格式拍摄,因为后期的空间大,能记录和恢复的细节多。

调整颜色、色温等步骤请尽量在ACR里面完成,在PS中的大部分步骤,对于照片来说是做减法,照片画质会下降。

【进阶拍摄指南】注意,画面右边逆光部分无论怎样调整都发现过渡不自然,这种情况是可能且常常出现的,要明白的是,相机记录的数据始终和人眼的习惯不一样,是线性的。最好的办法是,在拍摄时对画面高亮部分点测光,让画面高亮部分的内容在直方图中段呈现。所以当时拍摄这样一张照片时,注意高光部分的内容。此后,我们将这两张照片打开,导入Photoshop,用蒙版和边缘柔和的画笔擦出画面高光过渡不自然的部分。接下来的调整,就是针对画面局部反差、整体反差、锐度、颜色(色相、饱和度、明度)和其他效果的调整。我自己在做后期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想法,那就是对于画面中的任何局部,只要调整到满意的效果,就能通过详细的选区和蒙版把它保留在最后的照片当中,这就要求操作者熟悉各种选区和抠图的办法,达到高效准确,具体的手法很多,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利用蒙版和通道合成图片

拍摄时要尽量保留亮部的细节,防止高光溢出。暗部则可以通过后期来提亮。

利用蒙版功能将亮部曝光的两张图片合成,用蒙版工具调整过度。

选取LAB中的名都通道,将模式改为“柔光”,加强画面过度,使合成图片更自然。


镜头选择

顶级镜头一定是我们需要的吗?大部分照片我都是使用尼康16-35F4拍摄,相比于14-242.8,这颗镜头看似不够广、光圈不够大,但是对我来说,16-35能接上便携的滤镜,而且拥有防抖功能,也就是说这颗镜头“广角街拍”的能力在某些程度上比金广角更强,加上价格并不昂贵,何乐而不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