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困局的根源是什么?

 阿里山图书馆 2014-12-20

资源诅咒还是制度诅咒
资源诅咒是一个常见的经济学术语,说资源丰富的国家,往往会因为这种“资源丰富”陷进坑里,成为贫穷国家。其中解释通常是:资源丰富,钱来得容易,民众只顾消费不愿储蓄,坐吃山空。年轻人养尊处优,不思读书深造,增加技能,人才得不到储备。本地人将所有资本投在一个产业,忽略其他产业发展。还有路径依赖之类的说法,说资源挖掘的投资非常巨大,规划长远,产业转型很不容易。

对这个结论和各种解释,我一直都抱着怀疑态度
首先道理就讲不通。按照上面的解释,人们获得丰厚资源之后,利益熏心,目光短浅,忽略长远发展。经济学家看得到这一点,身处当时环境的人们就毫无忧患意识?我们都知道,资本家的一大职能是预测未来。他们从矿产资源中获得好处,并不会将眼光死死盯在几个矿井里,他们会寻找更多的盈利机会。矿产资源的衰竭不在一朝一夕,通常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漫长的过渡。一代人从资源中获得巨大利益,下一代人竟如此迟钝,坐吃山空?

被资源诅咒击中的国家和城市,当然不乏其例,更多的是因利乘便,经济获得大发展的例子。英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给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燃料。美国最早发现石油的宾夕法尼亚州,一直以来都是工业重镇,未闻衰落之说。旧金山因淘采金矿而崛起,现在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今天很多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他产业亦有声有色,例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和农业,阿联酋的金融和旅游业。这就说明,一个城市华丽转型,避开诅咒是常见的。

关键是要问,资源诅咒什么情形会发生?
只要考察一些资源诅咒的国家,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这些国家最优势的资源深受政府控制,甚至由政府直接把持生产。政府获得稳定收入,这成了他们胡作非为的资本。仔细查看一些非洲小国,本国命脉产业通常都是国企,例如博茨瓦纳的钻石,尼日利亚的石油,几内亚的铝土和铁矿。丰富的资源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多少好处,反而喂养了胡作非为的军阀和低效无能的官僚。他们拿钱打仗,排挤国外资本,导致本国陷入贫困境地。

21世纪以来最有名的资源诅咒大概是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是重要的产油国,“黑色金子”曾经让委内瑞拉人民过上了拉美前列的生活。早期的委内瑞拉石油产业,外国资本和私人企业占很大比重。随着委内瑞拉左派崛起,国有化浪潮随之而来。只要石油资源归于国家,政府分配财富,委内瑞拉人都能过上不用工作,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的生活——这就是以查韦斯为代表的左派政府的口号。

他们确实这样施行了,代价却是如何呢?大多数石油财富流进了政府口袋,成为查韦斯在国际社会耍流氓的资本。政府随意征税,没收富人财富,对外企国有化。当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人民还能尝到一点甜头,一旦油价下跌,被石油繁荣掩盖的满目疮痍都显露出来了。

今天的俄罗斯困局何尝不是如此。狂人普京上台之初强力打击石油寡头,对私人油企国有化。随后因为赶上国际油价高涨的好时候,俄罗斯政府财大气粗,颐指气使,动不动就拿石油作武器要挟他国。国内经济方面,普京政府实在乏善可陈。除打击私人企业,增加税收,中国人听到最多的消息,大概就是俄罗斯警方没收当地中国商品市场的消息了。

普京是一个对商人和外国人极不友好的政客。我们经常看到他在国际舞台上秀肌肉,欺凌邻国,洋洋自得。支持他的民众非常过瘾,至于他给俄罗斯经济造成多大伤害,就很少有人问了。最近卢布暴跌,表面看是国际油价暴跌造成,深层原因恐怕还是俄罗斯经济缺乏后劲。一个人口超过1亿,资源丰富的大国,在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上,仅有一家石油企业和一家银行,还都是国企。俄罗斯的制造业和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看,都算是很落后。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多年,俄罗斯除了石油行业像样点,还有什么东西值得称道呢?

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丰富的资源都是上天之赐,经济发展之福。优势资源一旦被政府盯上,抓住不放,轻则发挥不出优势,白白错失红利,重则滋养出一个邪恶庞大的政府。

政府仅需把持住一两个优势产业,就能获取巨额利益,制造繁荣幻觉。他们通过施以一点小恩小惠,赢得民众广泛支持。有钱有势的政府,在打击外国资本,压制私人经济方面,底气都是很硬的。国内市场被搞得一团糟,一旦资源产业的优势也失去,经济就完蛋了。原来的委内瑞拉,现在的俄罗斯都是这副德性。资源丰富从来都不是坏事,被诅咒的是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