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容足以融化坚冰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2-20
宽容足以融化坚冰
2014年12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胡召国(公务员)
  有人说:你把玫瑰踩在脚下,它却把芳香留在你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能让污浊变清澈,能让坏人变成好人,能让敌人放下屠刀。这一点,冉阿让做到了。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成功塑造了主人公冉阿让这一形象,冉阿让用宽容使追捕了自己一生的沙威幡然醒悟,自杀身亡,充分展示了宽容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善良的伟大。
  冉阿让本来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7个可怜的孩子,有一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们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4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弃恶从善,改名马德兰,埋头工作,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走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再次入狱;后来,他为救助孤女珂赛特而越狱逃走,历尽艰辛把珂赛特养大成人,并最终使她有了幸福的归宿;他一生舍己为人,最后却在孤寂中离开人间。纵观冉阿让的一生,尽管充满被误解、被陷害、被追捕,然而却是宽容人、帮助人、救助人的一生。笔者为冉阿让悲惨的一生扼腕叹息,也被他宽容、无私、助人的坦荡胸怀所感动。
  冉阿让对追捕自己的警官沙威宽容,这宽容很伟大。《悲惨世界》中的沙威是一名警官,他刻板、教条、顽固地履行职责,誓将他认为罪犯的冉阿让抓回牢狱以接受惩处,然而到最后,他发现冉阿让的本性是如此善良,在宽容的冉阿让面前,自己是多么渺小!于是,沙威警官无地自容,选择跳河自杀来救赎自己的灵魂。这就是宽容的力量。
  冉阿让对损人利己的德纳第夫妇宽容,这宽容有正气。《悲惨世界》中德纳第夫妇开着一家酒馆,夫妇两人贪财、自私、卑鄙,欺骗芳汀,欺压珂赛特,当然也极力骗取冉阿让的钱财。对德纳第夫妇的小人嘴脸和骗人伎俩,冉阿让看得很清楚,完全可以予以回击,揭穿其骗局,但他没有这样做。德纳第得寸进尺,冉阿让一再让步。冉阿让相信恶人总会有恶报,况且他忙得很,他才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两条咬人的疯狗呢,他要救助珂赛特,要做更多的好事。对德纳第夫妇的宽容,充分体现了冉阿让在邪恶面前的浩然正气。
  冉阿让对误解自己的亲人珂赛特宽容,这宽容很无奈。沙威警官和德纳第告诉人们,冉阿让偷窃了马德兰的财产,其实冉阿让就是马德兰。珂赛特据此误认为冉阿让是小偷,于是疏远冉阿让。最后误会被解开,真相大白,冉阿让仍然以宽容之心接纳珂赛特,接纳她的男友——对自己有偏见的马吕斯。雨果没有写知道真相后珂赛特的心情,但读者可以想像,误解与自己无血缘关系却不惜为自己献出生命的人,心里该是什么滋味?最后冉阿让在珂赛特和马吕斯的陪伴下离开了这个悲惨的世界。应该说,这个结局也是圆满的,他的宽容得到了一定回报。
  名著之所以不朽,在于其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悲惨世界》作为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感动人的地方很多,每个读者的感受不会相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笔者感受最深的,是主人公冉阿让博大无边的宽广胸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