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建筑之三十七:长野善光寺

 旗子0208 2014-12-20


日本建筑之三十七:长野善光寺日本建筑之三十七:长野善光寺

    善光寺内主要供俸的密佛“善光寺阿弥陀三尊”是日本钦明天皇时代由百济国圣王所呈献,经过多次迂回转折,后来由推古天皇命令本田(本多)善光供奉于现在的长野县饭田市的坐光寺中,之后又迁移到现在的善光寺。根据传闻,善光寺之名也是因为本田善光的名字而来。本尊迁移之后原本在饭田市供奉的寺庙也改名为“元善光寺”,至今依旧存在。在中世纪以后,善光寺的信徒越来越多,于镰仓时代时有许多模仿善光寺本尊的佛像出现,纷纷在各地以“善光寺”或是“新善光寺”为名建立庙宇。日本战国时代善光寺平(长野盆地的古称)是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互相竞争的主要战场,寺庙因为饱受战乱的摧残而荒废。在那之后出现许多寺庙宝物各地迁移的传说。有人认为当时善光寺因为战祸而烧毁,武田信玄将其本尊移到甲府,并且于现在的甲府市建立“甲斐善光寺”供奉。另有一说,上杉谦信为了保护善光寺的本尊与宝物,将本尊与宝物供奉在越后国的直江津市(现新潟县上越市北部)的十念寺(现名称改为浜善光寺)。各种传说的说法都不同,而且也没有确定的文献记载。后所供奉的本尊佛像曾被织田信长带到岐阜,又被丰臣秀吉带到京都,甚至还被德川家康转移到尾张。经由许多当代权势者的转移,最后终于在庆长2年(1598年)回归信浓,供奉于善光寺。

    善光寺并无明显的属于哪个佛教教派,因为善光寺成立之前日本尚无教派的分别。但是也因为历史上多次辗转易主,所以同时也是属于天台宗与净土宗的别格本山,目前寺内住持是由天台宗与净土宗各别掌管。寺中供奉的善光寺阿弥陀三尊是日本文化史上重要的绝对密佛之一,在654年定成。所谓密佛是在其他的佛教国家当中相当罕见的祭拜形式,由于信仰上的理由,密佛是属于非公开的佛像,因各派教义与规定不同,会有一定时间的公开参拜,但是绝对密佛就是指完全不公开的佛像。善光寺七年会有一次公开(因公开当年也算一年所以实际上是六年一期),日本人称之为‘御开帐’(ご開帳、ごかいちょう、gokaicyō)的盛大仪式。御开帐所公开的阿弥陀三尊并非本尊佛像,而是模拟本尊的佛像,在日本他们称之为御前立(おまえだち、omaedachi),这是恭奉于本尊橱柜(厨子)前方的替代佛像,善光寺的御前立佛像是由镰仓时代一直流传至今,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要文化财,放置本尊的橱柜也与善光寺本堂一同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善光寺的山号定额山,是长野市的观光中心,来自日本全国的参拜者络绎不绝。现在的长野县长野市就是由善光寺的门前町而发展出来的都市。古时候在前往善光寺参拜的道路附近,一直到现在信州大学教育学部附近,整片缓缓倾斜的地方就叫做长野。中世纪末时,这附近的地名称为水内郡长野村,涵盖了善光寺境内也包含门前町,几乎就相当于现在的长野市大字长野的整个区域。长野村在1601年(庆长6年)与周边的箱清水村和七瀬村、平柴村两个村落都是属于善光寺的领域,称为善光寺领。寺院不属于任何宗派,受老百姓广泛信仰,尤其是以自古以来向妇女开放的寺院而著称。同时因为各种佛教派别的影响,所以善光寺古来就有四门四额之称,所谓四门四额分别是指:东门为定额山—善光寺,南门为南命山—无量寿寺,北门为北空山—云上寺,西门为不舍山—净土寺。穿过大门的仁五门,便可看到在参道尽头的高约 20 米的山门。此山门被指定为国家级重要文化遗产。山门深处的本堂被指定为国宝,是重建于 1707 年的规模属日本第三的木结构建筑物。本堂的用丝柏树皮葺顶的屋顶呈双重结构,其正面挂的“善光寺”三个字的笔画是以鸽子模样写成的,其声名远播。本堂屡遭火灾之祸,但每次都加以重建。是日本面积最大的铺柏树皮的屋顶。主佛的阿弥陀如来立像是平时不让公开参观的“秘佛”。仅每七年在分身佛的前面,主佛开放参观一次,除此以外的时间,只能间接接触“秘佛”。在安置主佛的琉璃坛下,有把极乐锁悬挂于主佛下面,同时建有漆黑的回廊。“戒坛巡回”就是顺着黑暗的回廊在此绕上一圈寻找这把锁的。据说在戒坛巡回时如接触到挂在主佛正下方的锁,便能够到达极乐世界。在这里还可参观到保护孩子的“濡佛”等许多神像。

日本建筑之三十七:长野善光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