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where5 2014-12-20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11篇,先秦称《诗》,西汉时奉为经典,始称《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女文化发展史上,《诗经》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堪称华夏美女文化的母亲河及发源地。《诗经》中涉及女性形象的诗歌至少有101首,约占全部篇目的三分之一,有学者据此称其为“女性文学”。(就像《论语》和《孟子》之于儒学,满目皆珠玑,句句是真理。)在美女文化史上,《诗经》最突出的贡献有二:一是提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女评价标准;二是以花、月、水、玉等形容美女的美姿美态,为中国女性审美意识之发韧,结晶形成中华民族女性审美文化的基本内核。《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花容月貌

内外兼修为淑女

 

“28字”标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开篇即拉开人类追寻美女的历史序幕。

《诗经》最早表述了理想美女的“标本”或范例,计有28字:

 

……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该段描写出自《诗经·卫风·硕人》,赞美者为卫庄公夫人庄姜。(《左传·隐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该诗通过对庄姜美貌的集中描写,提出中国史上最具影响的美女评价标准:

第一是身材修长。诗歌标题为《硕人》,开篇即有“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点明卫姜身材高大修长。(《诗经·陈风·泽陂》中也有“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等句。说明远古、上古时期女性以高大健壮为美。)

第二是“手如柔荑”。柔荑是茅草的芽茎,洁白光滑,鲜嫩纤细,宛若无骨,更妙之处在于能发出淡淡香气。轻轻一吮,唇齿留香,天生是用来形容美女纤纤玉手的。(唐赵光远《咏手二首》:“妆成皓腕洗凝脂,背接红巾掬水时。薄雾袖中拈玉斝,斜阳屏上捻青丝。唤人急拍临前槛,摘杏高揎近曲池。好是琵琶弦畔见,细圆无节玉参差。    捻玉搓琼软复圆,绿窗谁见上琴弦。慢笼彩笔闲书字,斜指瑶阶笑打钱。炉面试香添麝炷,舌头轻点贴金钿。象床珍簟宫棋处,拈定文楸占角边。”)《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玉体横陈。

第三是“肤若凝脂”。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细腻而洁白。数千年来,“肤如凝脂”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评价最主要的标准之一。(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周邦彦《南柯子》:“腻颈凝酥白,轻衫淡粉红。”)

第四是“领如蝤蛴”。领即颈,脖颈之意;蝤蛴是天牛与桑牛的幼虫,乳白色,长而丰满。“领如蝤蛴”,即颈项如蝤蛴般洁白、光滑、丰满。(韩偓《席上有赠》诗中有“鬓垂香颈云遮藕”等句,宋代词人曾布《水调歌头·排遍第四》末句有“窗间粉颈断瑶琼”句,又明吴敬所《寻芳雅集》中有《粉颈》词:“霜肌不染色融圆,雅媚多生蟾鬓边,钩挽不妨香粉褪,倦来常得枕相怜。娇滴滴,嫩娟娟,每劳引望怅佳缘。”)

第五是“齿如瓠犀”。瓠犀,葫芦籽,晶莹洁白而小巧整齐。(参见《朱熹集·诗经卷》。)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齿如含(编)贝”,曹植《洛神赋》中“丹唇外朗,皓齿内鲜”,都是把洁白整齐的牙齿作为美女评价的打分项。想象一下,朱唇轻启,嫣然一笑,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的确更添妩媚。(傅玄《有女篇·艳歌行》:“丹唇翳皓齿,秀色若圭璋”;五代魏承斑《玉楼春》:“轻敛翠蛾呈皓齿”;元萨天锡《杨妃病齿图》咏杨贵妃病齿也颇美艳:“朱唇半启榴房破,胭脂红注珍珠颗。一点春寒入瓠犀,雪色鲛绡湿香唾。”

第六是“螓首蛾眉”。乃古代美女额头与眉毛的评价标准。螓首,指一种类似于蝉的小虫,其前额丰满、光洁;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用以比喻女性的美眉。(傅玄《有女篇·艳歌行》:“蛾眉分翠羽”;和虞《记室骞古意》:“清镜对蛾眉”;张祜《集灵台》:“淡扫蛾眉朝至尊”;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宛转双蛾远山色”;顾夐《玉楼春》:“枕上两蛾攒细绿”等,皆是赞美蛾眉。)

《硕人》以短短28字概括提出了上古时期女性审美评价的基本标准。这些基本要素也成为后世美女评价的标准用语,对中国女性审美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从先秦至近代,身材、肤色、眉毛、眼睛、牙齿、神态,始终是中国美女评价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秀外慧中

《卫风·硕人》只是提出了美女评价的外在标准,《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一词则提出美女必须内外兼修。“淑女”二字,是对美女内在品德的规范。

远在周时,人们已格外重视女性的“以德为美”,关注女性的内在品德之美。《诗经》开卷之作《周南·关雎》为我们迎来了秀外慧中、内外兼修的第一位美女----“窈窕淑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位令情郎“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美女,到底美在何处呢?诗中仅以“窈窕”和“淑”字高度概括。清末学者辜鸿铭认为,“窈窕”两字与“幽闲”含义相类。字面上,“窈”可释为幽静、恬静、温柔、羞答答的意思;“窕”有迷人的、轻快活泼、殷勤有礼之寓意。“淑女”二字,则表达了女性纯洁或贞洁的品德。

在辜老看来,这首中国最古老的情歌,描绘了中国理想女性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幽静恬美之温婉;羞涩腼腆之端庄妩媚;最后是纯洁或贞洁之德。简言之,令人敬仰的中国女性是贞洁而有操守的,羞涩腼腆而有廉耻的,是轻松快活而迷人的,是殷勤有礼而优雅的。只有具备了以上三个特征的女性,才堪称中国女性的理想形象,配得“中国妇女”的光荣称号。(千安培〈中国历代美女榜〉第一部提出“美女三要素”论,同时提出美女界定有广义狭义之分。将品德的要素考虑进去,中国古代美女的范围恐将大大缩水。)

辜老先生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从《诗经》中,我们能看到不少风格清新、栩栩如生、内外兼修的淑女形象:《蒹葭》中的美女神秘朦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给世人一个背影,让男人穷尽其力去苦苦追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静女》中的美女清纯活泼,天真烂漫,与情人相约于城隅,男子赶到时,她却躲藏起来,情人正急得“搔首踟蹰”,她却轻盈走出,赠给情人“彤管”,(一种野草,爱的信物,)令情郎惊喜交集。“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桃夭》中的美女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郑风·有女同车》中的美女德才兼修:“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在赞美淑女的同时,《诗经》也不忘谴责那些德行缺乏的美女,譬如周幽王之宠妃褒姒:”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大雅·瞻卬》)“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小雅·正月》)

《诗经》以褒姒等女性为反面教材,开古代红颜祸水论之先河,为此后两千多年士大夫政治妇女观之滥觞。(《诗经》创造了风格迥异的美女群像,被视为后世女性文学创作的标本和范例。)

 

花水玉月皆美人

 

英国大文豪王尔德说过:第一个以花来形容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作为美女文化母亲河的《诗经》,将女性的容貌、形体、品德、性情等对应以花、水、玉、月来形容,对后世美女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形成中国女性审美传统与花、水、玉、月文化等割舍不断的情结。《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人如花花似梦。

美人如花花似梦

《诗经》里散布着以鲜花形容女性美的字句。《陈风·泽陂》: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之如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彼泽之陂,有蒲与兰,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苒。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篇中反复变幻的花草展示出诗人的关注点:这里有一个如菡萏(荷花别称)般清爽、兰花般芬芳闪耀着青春光润的美女。(李安修:《女人如花》:“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花开花谢终是空,缘份不停留,像春风来又走,女人如花花似梦……)

女人是水做的

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女性与水的血缘情结进入文学范畴,最早可循迹至《诗经》国风部分。据统计,《国风》中与水有关的诗歌计42篇,其中涉及女性者28篇,不仅有对女性外表的静态描绘,且特别注重通过言笑举止等动态描写,让人感受青年女性鲜活亮丽的生命。

女人是水做的。

《诗经》中貌美如花、体态轻盈的美女常以水为背景: “关关之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周南·汉广》)春日烂漫的溱洧水边,迷茫浩淼的汉水之滨,清澈澄明的淇水边,在洋溢着自然生命气息的水边,年轻健康的女性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柔美,她们柔情似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波光流转,顾盼生辉。(上古时候不仅水资源丰富,且一定山青水秀,天蓝蓝,地蓝蓝,水蓝蓝……)“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天水相隔增添了佳人的朦胧美,但也使两情相悦的男女欢会变得困难重重,为此辗转反侧,牵肠万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有女如玉

玉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不仅代表身份的高贵,也代表德行的高尚。(人们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一起。)在周人的社交活动中,玉被视为最贵重的礼品相互赠馈,也是最时尚的奢侈品,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锡(赐)尔介圭,以作尔宝”(《诗·大雅·崧高》),“佩玉将将”(《郑风·有女同车》),“巧笑之王差、佩玉之傩”(《卫风·竹竿》)。“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秦风·渭阳》),“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卫风·木瓜》)。琼瑰玉佩摆动发出的悦耳之音,正与女性喃呢婀娜的言行举止相协调,展示出一种不同于男性阳刚之美的阴柔之美。)

玉因为具有圆润光滑、温软平和的特点,天生是用来形容美女的。“有女如玉”(《周南·野有死麕》),“彼其之子,美如玉。”(《魏风·汾沮洳》。)“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唐方干《陪李郎中夜宴》。)对玉的痴迷和偏爱,使人们有意由玉生发,寻找时尚所推崇的种种美德,于是有了以玉喻德的独特文化, 体现了发端于周人的女性审美主流意识:温柔贤淑。(后世文人在描写美女时,若要体现女性美德,对女性身上的玉饰甚为关注。如《羽林郎》里的胡姬:“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陌上桑》里秦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头上玳瑁光,耳着明月铛”。《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玉成为自古以来女性人体美的象征词,举凡玉容、玉手、玉齿、玉腕、玉臂、玉指、玉山等不一而足:“冰肌玉骨”,“冰清玉洁”,“温香软玉”,“玉容谁得顾,倾城在一弹”(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玉容顦顇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唐王建《调笑令》), “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白齿为玉粳”,“红酥润冰笋手,乌金渍玉粳牙”(元乔吉《一枝花·杂情》),“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玉腕俱凝若云行”(南朝刘铄《白紵曲》),“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唐孟浩然《宴张记室宅》),“尤三姐饮剑,也如揉碎桃花,玉山倾倒”(《红楼梦》)……

皎若明月

古代以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女性因而与月亮结下不解之缘。“对早期母系社会(包括埃及、非洲及波斯等地)的研究发现,象征女性的月亮女神在当时部落生活中扮演了异常重要的角色。当母系社会渐趋成熟,月亮更逐渐取代了大地女神的地位,且成了众生之神。”(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中国境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国公认的月亮女神是“广寒仙子”嫦娥,由此衍生出用以形容美女与月亮的“婵娟一”一词。唐方干《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清孔尚任《桃花扇》:“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以婵娟喻美女。)唐刘长卿《湘妃诗》: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婵娟形容月亮。)

《诗经·陈风·月出》第一次表达了月亮与女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勾画出一位美女在月光下婆娑起舞: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光和美人交相映衬,使女子的容色之美和体态之美,融入朦胧月色之中,使‘佼人’增加了一层神秘感,具有一种朦胧的美。也使美女与月亮紧密联系在一起,写月之皎洁,旨在喻妇人之白皙,用明月比喻心爱姑娘的肤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可算是最早的一篇了,这是一个天才的创造,以后文学作品,用明月写美女多少受到它的影响。”(金启华,朱一清,程自信:《诗经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

中国以月亮形容美女最著名的成语是“闭月羞花”。将花容月貌玉人有机结合,最为经典的诗句是中唐元稹的一首诗:《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欧阳辉俊有一首《月亮美人》歌词这样写道:

月光下  青石旁  涓涓小溪在流淌  月影水面上倒映出

一位美丽的长发姑娘  月如水  星明亮  姑娘俏丽又端庄

漂亮的眼睛似她的心窗  乌黑长发似她的衣裳

哦  月光美人  我的姑娘  你快来我身旁

阿妈在盼我们回家乡  来做我的新娘  我的姑娘

哦 月光美人  阿妈在等我们回家乡  你是我的女人  我的姑娘

月夜深 好凄凉  姑娘独自在彷徨  我有心将姑娘带上

却不知  伊人心在何方  哦  月光美人  我的姑娘

你快来我身旁  阿妈在盼我们回家乡  来做我的新娘  我的姑娘

哦  月光美人  阿妈在等我们回家乡  你是我的女人  我的姑娘

哦  月光美人  哦  我的姑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