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吃,故我在

 小新绘本馆 2014-12-20

对于吃,我是一个很形而下的人,只停留在“打五斤烧酒,切十斤酱牛肉”的水浒时代,大鱼大肉、多搁油、料放足就挺好的,千万别有啥追求,又费钱又吃得不爽。鱼翅在我看来就是粉丝,燕窝是另一种粉丝,鲍鱼和五块钱一斤的扇贝没啥区别,吃海鲜我这娇嫩的体格还老过敏,没辙,苦孩子出身啊。

据说我小时候的品位也曾高过,学会的第一个单词不是妈妈,也不是他妈的,而是包子。我家二老听到这个噩耗,心里瓦凉瓦凉的,你想啊,那阵儿生活条件都不太好,吃包子就算过年了,就冲这一张嘴就要包子的规格,咱家还不破产啊。为此我妈说了一句非常定性的话:又是一个饿死鬼投胎。

世事难料,还没来得及吃几个包子,突然得了一场大病,等病好了,居然完全把肉戒了,猪牛羊鸡鸭鹅都包括在内,甚至一闻见猪油的味道就狂吐,别有用心的人说我是菩萨下凡,结果落下一个外号“菩萨”。幸好,这个菩萨除了肉,其他都不戒,尤其好吃鱼。若干年后,我才知道爱吃鱼的人都聪明,嗨,冥冥中自有天注定,一个聪明人总是逃脱不了吃鱼的宿命。

我们小时候物质挺匮乏,没啥可吃的,最牛的零食是大白兔奶糖、奶油饼干,一般在过年过节才得机会享用,而平时就跟放羊一样往野地里一放,自己就觅食去了。上山采野果子,下地逮田鸡,上树掏鸟窝,下河捞田螺,夏天烤知了,春天采野草莓,每当春夏之交,在广袤的河堤上就密密麻麻地长满了红红的小果子,味道酸酸甜甜的,零零星星的有一两头牛在进食,不时溜达过去一对青涩的情侣,那氛围像极了北野武某个残酷青春的电影场景。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玩得比较野,经常跑到地里去偷农民的菜,最受欢迎的是黄瓜、西瓜、西红柿、甘蔗,当地农民和这帮小王八蛋展开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互有胜负,我们班有一个哥们儿因为这个短跑练得特别好,每次参加校运动会一百米比赛,身后找个人大喊一声“快跑,老农民来了”,铁定就能跑第一名。

夏天,我们县比较高级的社交场所是冷饮厅,卖冰水、冰棍、冰激凌什么的。情窦初开的时候,曾经请姑娘去喝过冰咖啡,我受名著的毒害太深,总觉得对姑娘有意思就得一起喝咖啡啥的。那次比较失败,去的时候人特多,等座等了老半天,最后跟另外两个人拚了一桌,临了服务员说咖啡杯子没有了,我们只好找她要了两个碗,满上两大碗冰咖啡,碰完了杯也不知道说啥,憋了半天蹦出一句:赶紧喝吧,一会儿凉了。

如果不是经过四年炼狱班的大学生活,我的口味很可能会一直形而上不去,不,形而上上去,我会变成一个时尚的吃素一族,隔三差五地去星巴克喝卡布奇诺。可惜,被大学食堂饲养了四年之后,我惊讶地发现,我能吃肉了,而且无肉不欢,尤其对那些形而下的肉食一往情深,比如猪下水、羊杂碎、猪蹄、猪头肉、羊蝎子什么的。刚毕业的时候,特别馋,一鼓作气把二十多年的肉帐连本带利地吃了回来,没几年,就生生把一个玉树临风的骨感美男吃成了严重脂肪肝的肉感美男。有经验的朋友对我的爱情前途非常担忧,每次请姑娘吃饭之前都特别嘱咐我,不要点那些形而下的食物,你想想,一边啃猪蹄一边谈恋爱,多扫兴啊。很多年后,我才碰见一个姑娘,她和我吃饭的时候主动要求点卤煮火烧、炒肝,这个姑娘成了我媳妇。

近年来,吃饭越吃越复杂,形而上不断花样更新,红焖羊肉、水煮鱼、麻小、川菜、湘菜、泰国菜,目的却越来越不单纯,于是我们把吃饭不叫吃饭,叫饭局,饭成了形式,而局才是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从一个饭局到另一个饭局,从纯情吃到功利,从物质吃到精神,从形而下吃到形而上。总结两句拔高的话:我吃,故我在;没饭,多吃菜。

红焖羊肉

水煮鱼

麻小

卤煮火烧

猪头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