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448.基本粒子的对称、非对称组合

 王东镇 2014-12-21

3448.基本粒子的对称、非对称组合

2014.12.21

宇宙射线的基本成分是氢、氦元素,说明氢、氦元素是在正负电荷的聚变中同时形成的。氢、氦元素的内部结构有五种:单质子结构;单质子、中子组合;单质子、双中子组合;双质子、双中子组合;双质子、单中子组合。只有单质子、中子组合与双质子、双中子组合是对称性组合,其余是非对称性组合。

宇宙射线中的氢射线未见于放射性元素的自然裂变过程,或我未见过相关报道、记载,可能仅存在于正负电荷的聚变过程,而中子未见于化学元素周期表,却见于化学元素的裂变过程,可能与中子转化为氢射线、氢元素有关,两者差别本来就小,可能存在相互转化关系。

氢同位素中的“氚”是单质子、双中子组合,而氦同位素中的“氦3”是双质子、单中子组合,前者具有放射性,释放负电子,有可能转化为后者,弱作用力可能由此而来。氢同位素中的“氘”、“氚”与氦同位素中的“氦3”在自然环境中少见,却是原子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质子、中子组合奇、偶搭配的作用。特别是“氚”组合的存在是原子内部结构的普遍现象,所有中子数目大于质子数目的化学元素中都有“氚”组合的存在,中子数目大于质子的数目,可能就是原子中“氚”组合的数目。

阿尔法射线的存在与核聚变、核裂变密切相关,阿尔法射线就是“氦4”射线,是质子、中子的对称性组合,在原子内部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所有原子量超过4的化学元素内部结构中都可能存在“氦4”组合,我称其为“氦核”。所有氢以外化学元素的底层核外电子数目为2,与阿尔法射线共同构成“氦核”存在的依据。

“氚”的存在及不稳定性,说明一个质子最多与两个中子结合,所以原子内部结构中的中子数目不会超过质子数目的两倍,而质子超过中子数目的现象仅见于“氦3”组合。

 在自然环境中对称性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而原子内部结构中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同就是一种非对称性组合,质子与中子数目的不同也是非对称性组合,可见非对称性在核结构中具有普遍意义。

 在所有教科书和科普读物中未见中子的区别,质子只有正反之别,而组成它们的夸克竟然有六种之多,三个一组会有多少排列组合就不用我来计算了。所以,被普遍接受的认识也未必是正确的。

 星球是同电相聚,而星系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原子的形成依据什么规律?

 星球的结构有层次,原子结构也有层次,这是它们的共性。星球的结构具有相对冷热层次的对偶性,原子结构具有质子、中子的对偶性,这种对偶性是如何形成的呢?对偶而不对称,也是自然现象,有无内在规律呢?

 星球更像核外电子,而原子更像星系结构,因为星球依靠同电相聚形成的引力维系,而原子与星系依靠核力维系,构成核力的是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问题是以人类目前关于质子、中子的认识,我们看不到它们之间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是物理科学目前的认识有误,还是有深层次的原因,目前不得而知。

 我没有理化试验的条件,所有相关推理都是形而上学,错误在所难免。我的优势是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相对丰富的生活实践和不迷信权威,发现问题从不轻易放过,创造性思维必有创造性成果,《探索集》的魅力就在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