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撒娇》和《早更》:空中楼阁里的都市爱情

 真友书屋 2014-12-21

 

很有趣,许久没有新作的周迅,在2014年的末尾,用《撒娇女人最好命》和《我的早更女友》两部都市轻喜剧撩拨着观众的神经。巧合的是,在两部电影中,周迅饰演的女性角色都属于逃离于正统的“非正常女性”,《撒娇》里的是个不会撒娇的女汉子,而《我的早更女友》里,则成了感情受到伤害之后提早经历更年期的“女酒鬼”,上演的是情伤早更女遭遇大暖男,最终顺利回春的故事。


单独看两部片子,其实都没有什么大趣味,《撒娇》利用“骚浪贱”、“绿茶婊”这样的网络词语调动当下年轻观众的恶趣味,没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而相比起彭浩翔在电影中对女性的调侃和对段子的滥用,《我的早更女友》则是纯情、煽情再加搞笑傍身,试图以情动人,同样没什么新奇和惊喜。


《撒娇》和《早更》显然都是没什么雄心抱负的爆米花电影,但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一些共同特征,倒是蛮值得说道一番。先看导演,彭浩翔和郭在容,一个中国香港一个韩国,先后进入内陆电影市场,大抵都是因为内陆这座电影金矿的吸引力。抛开彭浩翔的人品不说,他之前在香港的本土作品的确透露出一些鬼灵精怪的气质,这恐怕也是他的电影有一部分拥趸的原因。如今组合了周迅、黄晓明拍摄一个完全内陆化的故事,或许是得益于彭近几年的内陆生活,影片还是响应了内陆的一些网络文化热潮,但这种响应又是过时和粗浅的,影片里,我们看到的只有流行,却没有文化。


相对而言,作为郭在容“女友三部曲”的一部,《我的早更女友》所流露出的气质却是不合时宜的,影片对于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异常的老套,尽管塑造了佟大为这样一个“只暖一个人”的超级大暖男,但从故事的整体角度来看,影片的故事和价值立场,都跟不上时代的步子。更没有诚意的地方还在于,《我的早更女友》和《我的野蛮女友》在角色设置、剧情架构,再到镜头运用上,都可以在郭在容早先的片子中找到原型,可见这位韩国导演的“江郎才尽”,抑或说《我的早更女友》压根就是郭在容完全没有用心的掘金片。显然,两位导演都自“异域”而来,用影像语言表现自己的非本土文化,其中所流露出的水土不服和不上心,在市场的引诱下,显得异常明显。


两部作品都在讲都市中的情感,这也是当下华语电影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爱情片与都市发生关系,试图关注并吸引都市青年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和消费群体。类型多样化的同时,却暴露出一个问题,此类都市电影与都市空间并没有很有效地整合起来,将《我的早更女友》的剧情,放在中国其他的城市,故事依然成立,都市只成了一个无意义的背景,只是为了彰显影片的时髦与摩登,正如如今的都市爱情片都喜欢将上海作为故事的发生地一样,但可惜的是,在这些影片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呈现出上海气质的东西,上海只是被影像符号化成了浦东的通天塔和外滩、南京路的民国范儿。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或许在于我们的创作者对爱情、对都市文化的理解还太粗浅,可同时呢,又想从观众这里拿走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