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产山西

 寂寞旅者573 2014-12-21

我们所谓的“三皇五帝”在历史记载和民间的传说中变动不居,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但不管怎么说,伏羲、女娲、炎帝、黄帝、尧帝,乃至舜帝等都被各种历史典籍视作了中华民族理所当然的祖先,都成为了我们炎黄子孙顶礼膜拜的对象。

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实就氤氲在他们的血液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在他们这里成为原点。

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晋南。晋南文明的核心就是这九大文化标志。——李琳之

"丁村人"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东南2公里处的汾河岸边。1954年,“丁村人”出土面世,她就像一道震耳欲聋的闪电惊雷突然爆炸在国际考古界的上空。曾经宣称中国人是“西来论”的鼓噪者耷拉下高昂的头颅,蔫了。

丁村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我们的祖先“丁村人”大约2万至20万年前生活在这一带,它正好弥补了距今约70万至23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和距今约1.3万年间山顶洞人的中国古人类断代的空白。

人祖山

闻名世界的壶口瀑布之东,距河岸约40里处,有一座叫作人祖山的大山。这里漫山遍野都是蓊蓊郁郁的千年古木,是一处尚未完全开发的天然森林公园。还是一座兼有众多传说和古迹累累的文化名山。

人祖山主峰为人祖庙,海拔1742.4米,周围建有大小庙宇16座,绵延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祥云缭绕,雾气腾腾,是一处难觅的人间仙境。

人祖山因其不同凡响的两个特别发现引起世人关注:

其一,所谓娲皇遗骨的出土面世。上世纪80年代,人祖庙娲皇塑像下面发现了包有黄绫的一封木函,检测发现里面的遗骨是距今6200年的人头骨。史料记载,女娲、伏羲为风姓,而人祖山因有“众风之门”——风洞(见郦道元《水经注》)称为风山,所以在人祖山一带活动的人应该就是女娲、伏羲部落。这一发现如同石破天惊,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其二,人祖山脚下柿子滩的万年岩画,被专家学者确认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岩画作品。整幅岩画表现了女娲神话的核心内容,即“补天”“造人”。

后土祠·女娲陵

后土祠原处历史上著名的“襟汾带河”的“汾阴脽上”——一条背汾(河)带(黄)河的长形高地。汾阴脽就是一座形状像人的臀部或女人阴部的河中之丘或河中之岛。

民间传说,女娲就是躲到这个僻静的地方来“抟土造人”的。女娲氏部落的女人们可能是为躲避野兽的侵害而来到了这个四面环水的岛上生育产子,后人遂演绎成了抟土造人的神话。

女娲陵在赵城镇东4公里处的侯村。

娲皇陵其实名声震于寰内已久,陈香梅女士和冰心女士都在生前先后来此凭吊,并留了珍贵的墨迹。

炎帝陵

炎帝陵位于高平县羊头山东麓,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使得炎帝陵荡然无存,唯有一通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炎帝陵”石碑,还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烟雨风云。这通石碑被镶嵌在五谷庙东厢房的正壁上。

据《高平县志》记载,历朝历代都有祭官代表官府参加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的炎帝祭祀庙会活动。

山西晋城高平市有炎帝陵,还有炎帝“种五谷,尝百草”林林总总的各类形踪迹影。

长治市屯留故城南的故留吁国西是炎帝少女精卫所居的发鸠山;

正南绵延起伏的羊头山是炎帝培植五谷的实验基地;

东南崔嵬雄浑的黎岭是炎帝所建黎国的古都遗址;

正东云雾缭绕的山野是以炎帝文化遗存闻名于世的长治县百谷山;

百谷山往北的黎、潞县域有羊神山、羌城、姜庄、黎侯镇……

炎帝族的发祥地在古上党。

上党地区形成了完整的炎帝族生活链。炎帝出生、成长、创业、建国、殡葬、陵庙群,都在古上党高平县羊头山方圆百里之内。

运城盐池

运城盐池,也叫解州盐池,位于运城市南,中条山下,因晋南又称河东,所以该盐池约定俗成为“河东盐池”。

为争夺河东盐池,黄帝分别与蚩尤和炎帝进行了两场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使黄帝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掌管了中原地区主要经济命脉,最终成为各部族的首领,获得了“中华始祖”的崇尚地位。

传说在那场著名的逐鹿之战中,蚩尤被抓住后肢解于今运城解州,解州一名就由此而来。解州附近现在有个村子叫蚩尤村,又叫蚩尤城,城里有蚩尤冢,后改名叫从善村,传说这里就是蚩尤故里。

陶寺遗址——帝尧国都古平阳废墟

考古发现,东北距丁村不到10公里的陶寺埋藏着一个古老的国都雏形,这就是国人闻之能诵的帝尧国都古平阳。

发掘位置介于襄汾县陶寺村与中梁村、宋村、沟西村、东坡沟村之间。从考古发掘中所获得的重大成果,主要是发现并确认了陶寺早期小城、宫殿区和中期大城及墓葬。

280万平方米的古平阳城址废墟出土的一刹那间,把曾经被视为传说的远古神话变成了证据确凿的中国远古历史。在这里,帝尧划定九州,“中国”第一次开始闪耀在神州大地。

尧陵·尧庙·唐尧故园

尧陵在临汾市东北35公里处的大阳镇郭村里隅涝河北岸边上,属绵延起伏的山岭地带。民间传说尧死以后,万民悲痛,人们不约而同负土从四面八方赶来,于是掬土成丘,留下了这个由纯净黄土堆积而成的坟冢。

尧庙建在临汾城南尧庙乡,是目前全国最大、也是名头最响的祭祀帝尧的豪华建筑群。最早记载临汾尧庙情况的是公元6世纪北魏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平水北侧有尧庙,庙前有碑。”

尧庙西南3公里之遥是被称为“帝尧故里”的伊村;临汾北上10公里的洪洞县甘亭镇羊獬村是帝尧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出生的故乡“唐尧故园”;临汾东行100公里处的长子县是帝尧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死后被葬在丹棱,后人称为丹岭。由此发源,蜿蜒东流的那条河流叫丹河。

历山·蒲坂·舜帝陵

“舜耕历山”的故事名扬中外,仅在晋南一带,称为历山,并且有着相关传说的就有两处:其一在洪洞境内;其二是那个地跨翼城、垣曲、阳城、沁水四县,南临黄河谷地,北倚汾渭地堑的历山。每一处都留下了舜王和娥皇、女英两位妻子稼穑耕种的斑斑遗迹。《史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最后定都蒲坂。

运城市区北行15公里,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坐落着全国闻名的舜帝陵。舜帝陵庙分为南景北陵两大区,南景区分为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三部分,北景区则分外城、陵园、皇城三部分。

禹王城·龙门口

虞舜把帝位传给了大禹。大禹定都安邑,即今天的运城市夏县。禹都俗称禹王城,其遗址是东周魏国早期都城安邑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西北7公里处,已成中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里留下了“白马峰”“金简峰”“禹王碑”等随处可见的大禹模糊的影子。

传说,大禹受帝尧之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位居今晋南黄河中游的河津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龙门山高耸在河谷中,堵塞了河流,大禹到此视察后,毅然开凿龙门,河水自此畅通无阻,山西也从此告别了洪涝灾害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