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老师评语

 爱雅阁 2014-12-22

 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老师评语

 

编者按:作者黄明雨是北京华德福小学南山学校的校长,这是他对23位学生的学期评语,我们摘录了其中八篇。

1.

这是一个有突出才华的孩子,无论是对抽象理性世界的思考和分析,还是对故事情节和戏剧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都能看到他的不同寻常。因此,他也是执拗的,他不迷信别人的说法,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他相信有理走遍天下,所以,可以和他讲道理,但他有时会显得有点狡黠,他善于看到对方逻辑的漏洞,同时他也会制造一点逻辑的陷阱。

有的人来到世间,是不甘于平庸的。要尊重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愿力。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肯定要经历一些坎坷,就像一把利剑必须用石头去磨砺。与周遭的人相处不愉快也可以视作他必须要去经历的坎坷。如何去跨越这些坎坷,不是去和稀泥或视而不见,也不是变得更为决绝和铜墙铁壁,而是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不同和美好。

世间最高的理叫做天理,相对应的,世间还有一个最伟大的秘密,叫做人情天理人情是一个东西,若把它拆分开来,只认得,不懂得,人活着就可怜了。现代人为什么普遍的不快乐,与这个倾向有关。

《十五贯》里面有一个县官,名字叫做过于执,孩子们读到剧本中这个名字的时候,都会心地笑了。关于生活之道,有一幅对联说得很好:品节详明德性坚,事理通达心气和。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应当往这个方向走。

2.

这个孩子具备一种东方的独特的美,岑静、内敛、从容和豁达。她是本来俱足的。她的外形有些纤弱,但内在很有力量。冬天的时候看到她骑车来上学,小脸冻得红扑扑的,还有看到她锲而不舍地学习日语的情景,心里总会有一种感动。

智者们都有些悲天悯人,他们总爱皱着眉头追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实际上,我们换个问句:生命会好吗?一切就豁然开朗了。生命即世界,世界即生命,因此,中国人只看生机,孔子也不愿意谈论关于死的问题。正因为中国人是贵生的,所以世间的学习,其核心就是知生善生知生不是去学习关于生命的知识,而是去亲历生命的酸甜苦辣,体验生命的美好和不可思议。善生不是用各种理论和学问去武装自己的头脑,而只是明白一点:人就是生活的主人。

不少人担心和害怕生存的问题,所以为了生存去学习,这是可笑的。泥土中的种子发芽,小草从石头缝中探出头来,千树万树杏花开,它们需要学习么?有的花没有绽放就凋谢了,有的树没有萌芽就枯萎了,不是因为它们学习不好,而是因为生机不再。上天有好生之德,精神只在生机中,所谓善生也就是一个应机的事。

3.

这是一个极其聪慧的孩子。他对自我的要求很高,所以不必担心他的学业。他不畏惧挑战,无论是身体的冲撞,还是智力的较量,他只害怕无聊。他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他无法忍受单调和沉闷,但这不意味着他不喜欢安静,他可以很专注地阅读,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他不畏惧也不迷信权威,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这么说,也并不意味着他目中无人、蛮横无理,他内心很有分寸感,而且从善如流。每个人生来都是从善如流的,但成人之后却不容易做到了,为什么呢?这个话头需要用一辈子去参:到底是谁在从善如流?

有一句老话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何谓本性?恐怕说这句话的人误会了。既然是本性,为人之根本,改它做甚?认识自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们也常常把自己的习性认作本性了。很多人觉得自我是个坏字眼,想去改变它,结果为了一个虚妄的理想给自己处处设限,最后连普通的生活都收拾不住了,实为可叹!谁是我的真主人?习性还是本性?明白了这个,自然又复归儿童,从善如流了。

4.

与这个孩子相处快四年了,虽然她看上去依然是有点柔弱,但也明显得感受到她越来越独立的一面。与同伴相处时,她是谦让的,但同时也不甘示弱。在情感方面,她仍然需要成人的呵护尤其是妈妈的陪伴,孩子大一些了,尽管她口头上不像更小的时候那么直接表达,但她的内心对此有着强烈的呼唤。在生活和物质方面,倒是应当有更多的要求和限制,让孩子尽量去做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对她逐渐在长大这个事实的尊重和确认。

一年级的时候请人给这个孩子看星盘,说她长大之后会因为她的口才成为公众人物,对此,我是有点信的。OK,我们倒果为因的来看,如果这个孩子将来确实会在这个方向上有所成就,那么我们该提供怎样的支持?尽管孔子讲过,巧言令色鲜矣仁,但你无法否认言语的力量。那么,如何获得言语真正的力量?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笔迹视为一个人的心迹,那么这个人通过口表达出来的也是她的心声。如此说来,言语的力量背后就是心灵的力量。说一个人心力够强,不是指某种钢铁般的意志,而是指其心能捭能阖的能力。鬼谷子云: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懂得一阴一阳之动,就懂得了天地一心,口吐莲花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5.

毫无疑问,他是聪慧的。他的内在极其丰富,因此你无法简单地来评价他。他很敏感,观察敏锐而且情感细腻,但又有丢三落四、疲疲塌塌的一面;他爱美,对品质有很高的要求,但写起字来又总是歪歪扭扭,课本很难保持整洁和美观;他不是那种喜欢热闹的孩子,其他孩子在玩,他可以闷声不吭地坐在一旁读书,但他又喜欢去招惹别人,突然拍别人一下或者把手放在别人头上做恶作剧;他常常有点懒洋洋的模样,拖着步子似乎有点早熟的颓废,但他又容易被热情点燃,听故事的时候他聚精会神,表演戏剧的时候全力以赴。

每个孩子来到世间都有他的因缘,有属于他的道路,没有完美和必须,但有一个精神特质是他们共通的,那就是心中装着美好。孩子的贫富观和成人的不同,孩子不会因为物质的清贫而感到贫乏,同样的,孩子也不会因为物质的满足而感到内心充实。面对孩子,成人不需要有过于强烈的责任意识,也不需要为他们的未来担忧,但有一件事情是需要小心翼翼的,那就是不要因为成人的言行而让孩子心中失去了那份美好。心中那份与生俱来的美好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

6.

这是一个朴实、善良的孩子,她与世无争。她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她若要被身处的这个世界所接纳,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得到他人更多的帮助。真正的快乐不是表面上的无忧无虑,而是生命创造带来的喜悦。她明白这一点,所以她并不追求轻松的生活,相反,她心里有点着急,她渴望更多的学习。但她并不清楚该怎么做,因此她需要个别辅导和成人更多的耐心。

生命的本质没有差别,但生命在这个世界呈现出来的形状又是千差万别的。不能用究竟真理去指导相对世界的生活。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具体的人、事、物需要做明确的判断,而不能态度暧昧。态度暧昧就是伪善。

有一天,有个孩子问:顶尖的人毕竟是少数,一个班的同学不可能将来都很优秀吧?我说:优秀没有唯一标准,牡丹花的种子会长成牡丹花,蔷薇花的种子会长成蔷薇花,各有各自的美。但一朵牡丹花的种子非要它长成蔷薇花,这叫做扭曲。一朵花本该绽放却提前枯萎,这就叫做对生命的辜负。我期待着她的绽放。

7.

这是一个清澈、聪敏的孩子。他本来是调皮和活泼的,可这个学期沉默了许多。看来,这个世界比他预想的要复杂。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回归简单,这似乎就是生活之道,所以也是他的必由之路。

诸葛亮喜欢说: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面对复杂的世界,更需要清澈的心。心清澈了,才可以当作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既能看清楚世界,也能看清楚自己。心干净了,才会有勇。有勇,不是比拼体力,而是心力的较量。文质彬彬,智勇双全,方为大丈夫。相信他是可以成为大丈夫的。

8.

她来到这个班的时间不长,但她迅速地融入了这个集体。她很习惯这里的学习节奏,似乎她早就是这个班级的一员。这是一个乖孩子。当写下乖孩子这三个字的时候,禁不住想查字典,看看这个常用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有趣的是,这个字古时本义指背离、违背、不和谐,如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情理),而今天通常用于褒义,表示顺从、听话,还有机灵、伶俐的意思,对应的英文解释就更贴近这层意思,well-behavedlovely

可爱的、有良好行为的孩子,相比较那些调皮的、总是制造麻烦的孩子而言,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但这里面也隐藏着一个危险,孩子为了取悦成人,他可能会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想法隐藏起来,这就是我反对教《弟子规》的原因。成人对孩子可以有美好的祝福和期望,但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健康地长成他自己,这至为重要。

以前的语文课本中有两篇文章,现在的教材里似乎还有,一篇是王安石的《伤仲永》,另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对这个问题论述得非常深刻。所以,当这个孩子上课忍不住说说话,兴奋起来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此我是很欣慰的。一个人要敢于使使坏,敢于做点不同寻常的事情,生命就会变得更加生机盎然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