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原心学宗师的返本归真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2-22

还原心学宗师的返本归真(附照片)

——读《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许葆云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邱向峰
  在这本学术著作中,作者截取了王阳明心学发展的六个思想转折点: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将阳明心学的精髓融入其跌宕起伏的生平之中。同时用严谨的学术态度,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发展历程。
  读完全书,我们知道知行合一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四字看来十分简明,内中却颇多奥妙。想要读懂他的心学,需要把其一生经历和学术理论合为一体,视阳明心学理论为“知”,以阳明先生一生经历为“行”。两者互为借鉴,相互渗透,方能明白其中奥义。
  还原心学宗师的返本归真,我们发现王阳明在三十五岁之前是个倍沾雨露的官僚公子哥儿,仕途顺利,人生顺利,要官得官,要才得才。虽涉猎极广,但博而不精,有“五溺”之说: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王阳明在三十五岁以后经历了心灵磨难,被逼入心学之门。他在提出知行合一之后,用了十多年时间苦苦探索,提出了更高级的“致良知”理念,突破了统治者设下的思想樊笼,打开了一条通向光明的哲学大道。
  细究心学,我们发觉它起源于南宋名儒陆九渊,以“心即理”和“自存本心”为学术主旨,认为成圣贤只在于讲明本心,不假外求。而陆九渊的学说则是以孟子的性善论为基础。追根溯源,阳明心学是得之于孟子之学,但它却并不因袭于此,而是借孟子“良知”二字大做文章,极力发挥,其内涵与成就皆高于孟子。
  孟子虽谈良知,却不言“知行”,只是把良知与存心养性放在一处;而王阳明谈良知,尽在“知行”二字下功夫,肯定自我,明体达用,在明朝那个封闭压抑的社会环境中,尽其所能地展现了哲理与人性的光辉。正如作者在引子中所言:“其光芒既照亮孔孟思想,同时又超越孔孟,达至更高境界。”这是阳明心学高超之处。
  因此,阳明心学得孟子学说之“神”而另做发挥的同时,也得陆子心学之“形”以丰富自己。陆九渊说:“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王阳明由此推出“去得人欲,便识天理”,提出自觉、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一系列理念,一步步将自己的学术思想转化为一个完善而丰富的学术体系,在明朝中叶形成了曾一改社会风气的“阳明心学”。阳明心学自创立之后,赞誉者众而毁谤者亦众,赞者视其为救国救民之明灯;毁者谓其是破国倾家之祸水,这也是心学引起争论的焦点。
  令人感慨的是,在中国哲学中,没有一种学问像阳明心学这样重视实践,重视经世致用;在中国哲人里,没有一个像王阳明这样遭遇坎坷,绝境求生。从无知无觉到良知觉醒,从悟出“知行合一”到力行“知行合一”,从致良知之高远而达于圣人境界到六次突围,沥血呕心,惊心动魄。
  阳明心学讲究知行合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可是到今天,我们对阳明心学的认识仍局限在考证和训诂方面,却忘了“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的教训。这是这本复盘心学创立豹变过程之作的现实意义,也是参悟阳明心学精髓之所在。
  阳明心学创于中国,却在本国逐渐湮灭,寂寂无声,而在邻邦日本大放异彩,使这个小小岛国两度称雄于世。中国本土的哲学思想,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偏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枝散叶,这更值得我们反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