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

 宜人春光 2014-12-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顽强的探索精神,踏实的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民族的科技振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展现他们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精神,邮电部有计划的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1.J149《中国现代科学家(一)》邮票  1988.4.18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为表彰科学家们的功绩,邮电部发行了于1988年4月18日《中国现代科学家(一)》邮票。本套邮票共4枚。
     4-1 地质学家李四光 4-2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 4-3 物理学家吴有训 4-4 数学家华罗庚

     4-1为“地质学家李四光”。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12年赴英留学,后在伯明翰大学获硕士学位。190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所所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李四光在古生物学、冰川学方面卓有建树。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地质力学方面。他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的变化,探索地壳运动与矿产分部的规律,把各种构造形迹看作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中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前景。后来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陆续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论断。
  4-2为“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1909年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1910年赴美留学,学习农学及气象学。1918年回国,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的研究和自然资源的考察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4-3为“物理学家吴有训”。吴有训(1897——1977),江西高安人。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后曾任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兼数理化学部主任。吴有训的主要贡献在于对X射线的研究方面。二十年代留学美国时,他就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康普顿合作,研究了近代物理学中的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吴有训经过艰苦细致的研究,证实了康普顿的理论,有人因此把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从50年代以后,他致力于科学组织工作,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同时还是一位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
  4-4为“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人。他只有初中学历,是一位自学成材的数学家。1930年,他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引起数学家熊庆来教授的注意,被请到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他赴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在此期间,他在数论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解决了当时的一些著名难题:瓦林问题、泰林问题等。1938年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得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华罗庚在代数、矩阵几何、多复变函数、数论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他与王元合作研究的近代数论方法在近似分析上的应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他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致力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

 

2.J173《中国现代科学家(二)》邮票  1990.10.10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1990.10.10邮电部发行了 “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邮票。本套邮票共4枚。表现的科学家是: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著名化学家侯德榜、著名农业科学家丁颖。

    林巧稚(1901—1983),著名妇产科专家。福建厦门人。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协和医学院妇产科医师。后任妇产科主任兼教授。1932年和1940年曾两次出国,在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回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兼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张钰哲(1902—1983),著名天文学家。 福建闽候人。1919年考入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再次赴美,从事天文研究活动。1948年回国。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

    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福建闽候人。191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普拉特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1921年回国,曾任塘沽永利碱厂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化学局顾问、化工部副部长、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全国科协副主席。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工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的名誉会员。

   丁颖(1888—1964),著名农业科学家、水稻专家。广东茂名人。1912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1913年赴日本留学,攻读农业科学。1924年回国,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并曾被授予民主德国农科院通讯院士、全苏列宁农科院通讯院士等称号。

 

3.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  1992.11.20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6年5月13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1套4枚。这套邮票是中国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邮票的第三组,分别以数学家熊庆来、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建筑学家梁思成和临床医学家张孝骞为画面。  本套邮票共4枚。 
  4-1为“数学家熊庆来”。设计者突出他作为学者的睿智与为人师表的淳厚,天蓝色的背景上写有“熊氏无穷极”公式。 
  4-2为“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画面以汤飞凡头像为主体,淡红色的背景上画有国际沙眼防治组织追授给汤飞凡的金质奖章。 
  4-3为“医学家张孝骞”。人物形象慈蔼、亲切;他带领青年医生查房的背景被处理成淡紫色,暗含拯救生命、妙手回春之意。 
  4-4为“建筑学家梁思成”。着重表现了梁思成的执着与敏悟;背景的“华严寺”手绘图选用了琉璃瓦般的金黄色,象征他在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熊庆来(1893——1969),云南弥勒人。1906年考入云南高等学堂。1913年赴比利时留学,后转赴法国,先后就读于格伦诺勃尔大学、巴黎大学、蒙柏里大学和马赛大学,于192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再度赴法,以学术论文《关于整涵数与无穷极的亚纯涵数》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他创办了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数学系,最早把近代数学引进中国,致力整涵数、亚纯涵数、代数涵数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对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定义的无穷极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也称熊氏定理)。 
  汤飞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回国后,先后担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雷斯德研究院细菌学系主任、上海医学院教授。1943年,他用自己设计的简陋设备制造出我国第一批青霉素。他是我国第一个抗生素研究室和青霉素生产车间、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和第一个正规卡介苗实验室的创办人。1948年,在第七届国际微生物学会上被选为常任理事。  曾任卫生部中央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1956年,在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沙眼病毒,被世界微生物界称为“汤氏病毒”。 
  张孝骞(1897——1987),湖南长沙人。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湖南湘雅医学院院长、协和医院内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1924年,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获建筑硕士、美术学士学位。他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大厦的设计,被普林斯顿大学赠予名誉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等职。他为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他所撰写的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获“全美最优秀出版物”称号。 
 

4.2006--11《中国现代科学家(四)》邮票  2006.5.13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6年5月13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四)》纪念邮票1套4枚。图案分别为“林学家梁希”、“桥梁学家茅以升”、“物理学家严济慈”和“物理学家周培源”。    

   梁希(1883——1958)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曾任国家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部长;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梁希(1883-1958),生于浙江吴兴县(现湖州市)双林镇。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林业教育和林产化学研究,我年任为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国家林业局)部长。主要业绩是:在中国首创了林产制造化学,提出了全面发展林业、绿化全中国的林业建设方向,是近代林学和林业杰出的开拓者之一

    茅以升(1896——1989)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茅以升(1896-1989),生于江苏镇江市五条街草巷的茅家老屋。他主持设计、建造的钱塘江双层公铁两用,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国土力学的开拓者,也是杰出的科普工作者。

    严济慈(1900——1996)曾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严济慈(1901-1996),生于浙江东阳县维风乡下湖严村。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研制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曾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周培源(1902——1993)曾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培源(1902-1993),生于江苏宜兴县芳桥镇后村。,他主要科学成就从事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的研究,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1952年至1981年,历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为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5.2011--14《中国现代科学家(五)》邮票  2011.5.25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中国邮政于2011年5月25日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五)》纪念邮票1套4枚。该邮票由陈景异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

    为配合即将于5月27日至30日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原计划12月11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纪念邮票将提前到5月25日发行。该邮票1套4枚,每枚面值均为1.2元,此组邮票上的科学家分别是贝时璋、钱学森、侯祥麟和钱三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邮政曾发行过《中国现代科学家》系列邮票四组16枚,分别表现了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训华罗庚林巧稚张钰哲侯德榜丁颖熊庆来汤飞凡张孝骞梁思成梁希茅以升周培源严济慈等科学家。2011年将召开第八届全国科技大会,2011年也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该套邮票表现的人物拟为贝时璋、钱学森、侯祥麟、钱三强。 
    
贝时璋(1903年~2009年),浙江宁波人,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我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1921年从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医预科毕业后到德国留学,在土滨根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在著名的实验生物学家J.W.哈姆斯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1929年秋回国。1930年4月在杭州筹建浙江大学生物系。早年从事无脊椎动物实验胚胎学和细胞学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了中间性丰年虫,并观察到其雌雄生殖细胞的相互转化现象,70年代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贝时璋是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荣誉所长。   

    钱学森(1911年~2009年),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机械工程系。上世纪40年代就已成为在航空航天领域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20世纪科学群星中的巨星之一。钱学森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侯祥麟(1912年~2008年),曾名侯波,广东汕头人。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5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石油研究所研究员,石油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他组织领导了重大炼油新技术的科研攻关会战,使中国炼油技术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领导解决了中国喷气燃料的特殊技术问题。1978年至1982年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后任石油工业部科技领导小组副组长、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当选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钱三强(1913年~1992年),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出生在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7年赴法国留学,师从居里夫妇(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1948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被誉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中国两弹之父”,与妻子何泽慧一同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6.2014--25《中国现代科学家(六)》邮票  2014.10.25

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

    2014年是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五十周年,为配合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中国邮政于1016日发行2014-25《中国现代科学家(六)》纪念邮票一套六枚,

   图名分别为(6-1)J王淦昌、(6-2)J赵九章、(6-3)J郭永怀、(6-4)J邓稼先、(6-5)J朱光亚、(6-6)J王选,毎枚面值均为120元,总面值720元。设计者:毕建勋,资料提供者:清华大学,责任编辑:董研,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拟表现表现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计算机技术专家王选六位现代科学家。图稿仅供参考,以正式公布为准。

    王淦(gàn)昌,1907年5月28日出生,江苏常熟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于德国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936年~1952年,王淦昌在浙江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在浙大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16年,并培养了李政道、叶笃正、程开甲等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王淦昌(1907年—1998年)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江苏常熟支塘镇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4月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赵九章,浙江湖州市吴兴人,毕业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中科院院士,著名的科学家、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做出杰出的贡献。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人。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就读于私塾,预备从事文学。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改学科学,立志“科学救国”;并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1933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赵九章通过庚款考试,于1935年赴柏林大学从师气象学家H.von.菲克尔。

     赵九章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1944年经竺可桢教授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承担起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的重任。1946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迁往南京北极阁,成为中国现代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1944年—1949年兼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理学院气象系教授,讲授动力气象学。解放战争后期,气象研究所奉命迁往台湾,赵九章和所内科学家们一起留下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为祖国的气象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赵九章主持下,该所发展成一个人才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中的科学家受过赵九章的指导。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郭永怀自幼天资聪慧。10岁的时候,郭文吉将儿子送到了本家叔叔所办的学堂里读书习文。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20岁那年,郭永怀考取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1931年7月,郭永怀预科班毕业后直接转入本科学习。郭永怀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得到了当时国内知名教授顾静薇的赏识。两年后,顾静薇推荐郭到北京大学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在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后,郭永怀如愿以偿地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在顾、饶二位导师的精心锤炼下,郭永怀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

     1938年夏,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1940年8月,经过一番周折,郭永怀一行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1941年,郭永怀又赴当时国际上著名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和钱学森一起成为世界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弟子。1945年,他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1946年秋,冯·卡门的大北子威廉·西尔斯教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科学部的基础上创办了航空工程研究生院,邀请郭永怀前去任教。

    1953年8月,中美继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

    在面对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与祖国需要何去何从的时候,郭永怀毅然决然拒绝了美国同事请他参加的机密研究项目,放弃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携妻挈女义无反顾路上归途。

    1963年,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郭永怀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核弹武器化的后期研究中,郭永怀相继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主张,后来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郭永怀这些主张的科学性和严密性。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爆炸成功!对氢弹,郭永怀也从结构形式、弹体重量、减速装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科学见解,从而保证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空投试验的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以身殉国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又一次来到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以及从事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就争分夺秒地要人抓紧联系飞机。他匆匆地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郭永怀拖疲惫的身体登上了赶赴北京的飞机。5日凌晨,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当人们辩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郭永怀牺牲的第22天――1968年12月25日,中央授予他烈士称号。同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了成功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曾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因手术时大出血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被杨振宁称为“永恒的骄傲”。

     朱光亚,男,1924年12月25日生,汉族,湖北武汉人。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1年,荣膺感动中国人物。1997年后担任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名誉董事长。吉林大学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002年5月,获南京大学“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

    1964年5月和1965年1月,毛泽东两次谈到核武器,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后,周恩来总理传达毛主席指示:“要连续作战,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拿下氢弹。”1963年9月完成首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后,邓稼先、周光召等领导的理论部就在朱光亚、彭桓武安排下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氢弹理论的探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核武器研究院再次调整机构和人员,全面展开氢弹理论研究。由于刘杰、钱三强早在1960年就已安排原子能所组织力量对氢弹有关问题进行预先研究,1965年元月,二机部决定将黄祖洽、于敏带领的这部分力量从原子能所调到核武器研究院。2月,二机部上报由朱光亚起草的《关于加快核武器发展问题的报告》。在朱光亚和彭桓武的指导下,组织制定了加速突破氢弹技术的科研工作大纲,并把目标设定为先进的能配导弹的热核弹头。朱光亚鼓励科研人员破除论资排辈思想,发扬学术民主,大胆设想,提出各种新的概念和设计思想。经过充分讨论、研究、补充完善,最后综合归纳出两种攻关途径。又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基本明确了攻关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1965年8月,朱光亚组织起草了《关于突破氢弹技术关键问题上的工作安排》,对必须重点解决的理论方案和热核材料制备两个关键问题,尤其是氢弹原理的突破,作了统筹安排部署。在他的支持下,彭桓武、邓稼先领导理论部组织力量对氢弹原理进行“多路探索”。1965年底,于敏带领的部分科技人员探索到一种新的制造氢弹的理论方案,朱光亚多次与彭桓武、邓稼先等组织专家反复论证,逐步完善了这个方案。同年12月,他参与组织了核武器研究院两年科研与生产规划会议,提出突破氢弹原理按两手准备,以新理论方案为主,组织全院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等各方面力量集中攻关。在此基础上,他代二机部起草了上报中央专委的《关于核武器科研生产两年规划的请示》,并列席由周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会议,汇报有关技术关键问题。在抓理论设计的同时,他还亲自部署并指导了热核材料的研制工作。经过各部门的大力协同和艰苦努力,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成功,这是中国掌握氢弹技术的重要标志。新原理简便、先进、可行。朱光亚马上组织有关人员分析这次试验的数据,全面展开第一颗全当量氢弹试验的准备工作。

    1967年初,氢弹正式试验的理论方案完成后,氢弹装置结构设计、制造等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混乱时期,许多科学家、技术人员靠边站,这令朱光亚既困惑又有苦难言,科研管理如履薄冰。经过夜以继日的苦斗,1967年6月5日,氢弹装置终于加工完毕,8日运抵试验基地,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先于法国1年时间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发展速度是核大国中最快的。

    1970年2月、7月、11月,周恩来总理先后3次提出要搞核电建设,并提出二机部不是“爆炸部”,除了爆炸原子弹、氢弹外,还要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1971年,刚刚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朱光亚受命参与组织领导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的筹建工作。他与二机部领导同志一起提名推荐专家参加核电站的研究、设计,在“文化大革命”艰难岁月里迅速组建起一支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技术专家队伍,着手核电站的探索研究和调查论证。选择堆型是建设核电站需要慎重决策的关键环节。当初,对我国第一座核电站选择哪种堆型,各方面意见分歧很大。在朱光亚的支持下,项目组经过与许多专家共同商讨、论证,逐渐达成了共识,提出了放弃熔盐堆改用压水堆的意见,并很快完成了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设计方案。1974年3月,周恩来总理抱病主持召开中央专委会议,听取核电站设计方案汇报。会上,朱光亚有力地说明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对其给予了明确的支持。会议批准了这个方案,并决定列入国家专项工程,定名为“七二八”工程。后来的实践证明,压水堆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符合我国实际和世界核电站发展的主流。朱光亚指导了核电站研究、设计任务的分解,以及研究试验和技术攻关项目的开展,特别是对核燃料组件的设计、试验、研制等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指导,使核燃料组件得以完全立足于国内研制成功。

尽管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在周恩来总理病重和逝世后的几年里,核电站建设迟迟不能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直到邓小平同志再次复出后,核电站建设才重新提上重要日程。朱光亚亲自参与领导了核电站的踏勘选址,亲赴浙江、江苏、上海多个选点考察,最终于1982年选定了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厂址。1984年2月,朱光亚代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防科工委主持了秦山核电站扩大初步设计的审批会议,审查批准了扩大初步设计,并对即将开展的工程建设中将要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和工程进度等作出了决策。1985年3月,秦山核电站正式开工,设备研制同步进行。1991年12月15日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凝聚着朱光亚的心血和智慧。

    朱光亚同志,因病于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生于上海,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王选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大学选择专业时,他看到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又了解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对国防和航空工业产生巨大影响,便毅然决定攻读当时冷门的计算数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以巨大的热情投入计算机应用研究工作。他敏锐地意识到国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成功将引起中国报业和出版印刷业的深刻革命,项目的巨大价值和技术难度激起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豪情,他毅然决定用数字存储方式,跳过当时日本流行的第二代机械式照排机和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信息压缩、高速还原和输出方法等世界领先技术,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核心。1979年,他主持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了一张八开报纸底片。1981年后,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相继推出并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杰出典范。

    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