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治疗牙痛的中成药

 农村春蕾 2014-12-22

常用治疗牙痛的中成药

1.牛黄清胃丸

处方:牛黄2g 大黄 100g 菊花 150g 麦冬 50g 薄荷 50g 石膏150g 栀子 100g 玄参 100g 番泻叶 200g 黄芩 100g 连翘 100g 桔梗 100g 黄柏 100g 甘草 100g 牵牛子(炒) 50g 枳实(沙烫)100g 冰片 25g

方解:本方共由17味药物组成。用于火热壅于心胃之证。方中以牛黄、黄芩、栀子、黄柏、大黄、枳实、牵牛子、番泻叶、生石膏攻泻邪热为主;以牛黄之苦,清心肝二经实热;黄芩之苦,清肺胃之热;栀子之苦,泻心肺之热;黄柏之苦,泻肾火而滋阴,清膀胱而祛湿热;大黄之苦,伍以枳实能散结化积、荡涤郁热,泻肠胃实热;牵牛子之苦,清气分湿热,又能疏三焦气机。番泻叶缓下,生石膏清气分胃肠实热;诸药达到“热淫所胜,以苦泻之”的功效。辅以冰片、菊花、薄荷、连翘、桔梗、甘草轻清宣散,开提升浮,以清上焦诸热,清头目止诸痛。佐以滋阴降火,缓泻生津之玄参、麦冬,既能使苦寒泻下之药缓解下行,又可顾护胃气。全方能泻三焦实火,但以清胃泻热为长。

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规格:每丸重6g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2丸,一日2次。

2.清胃黄连丸

【处方】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本品药性苦寒,泻下力猛,如体虚便溏,年老,孕妇均应禁用。

【解说】胃经循行于牙龈,胃热火盛就会引起牙龈肿痛,牙龈溃烂,口中热臭等诸症,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止痛。方中黄连、石膏清泻胃火,为主药;辅以黄芩、栀子、黄柏清泻胃火及三焦之火,地黄、牡丹皮、赤芍凉血清热,连翘、桔梗清热解毒、消肿,共为辅药;佐以知母、天花粉、玄参清胃火、养胃阴、生津液;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以为使药。

药理作用

主要有抗菌,抗炎,止痛,止血作用。

  1.抗菌:黄连、连翘、黄柏、黄芩、甘草、丹皮、天花粉、知母、栀子等对多种致病菌及病毒均有拮抗作用。

  2.抗炎:黄连、黄芩、连翘、桔梗、丹皮等都有抗炎作用。

  3.止痛:栀子、丹皮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4. 止血:地黄具有止血作用。

其中黄连善去中焦胃火,心火,兼可燥湿;黄芩善去上焦肺火,兼可燥湿;黄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栀子清热,泻心火,通泻三焦;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甘草调和药性;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利水消肿、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赤芍止痛,凉血,消肿。

  上述诸药合用,使得清胃黄连丸具有清胃泻火,解毒消肿,清热解毒,引火下行,泻肝火,利水渗湿,燥湿,健脾,活血 的功效。用于治疗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等症状。

3.黄连清胃丸

药物组成:黄连50g,栀子100g连翘100g大黄100g升麻50g,知母100g,当归50g,石膏100g,白芷50g,薄荷100g,玄参50g,黄芩100g,芒硝50g,牡丹皮100g,防风50g,生地黄50g甘草50g,荆芥50g,赤芍50g,天花粉50g

性状: 本品为浅黄色的水丸;味苦、微辛。

功效: 清胃泻火。

主治: 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胃热牙痛。暴发火眼。

剂型: 丸剂,规格 10g/袋。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0g,日2次。规格 10g/袋。

4.黄连上清丸

处方:黄连10g,栀子(姜制)80g,连翘80g,蔓荆子(炒)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大黄(酒炙)320g,黄柏(酒炒)40g桔梗80g,川芎40g,石膏10g,旋覆花20g甘草40g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或水蜜丸一次3~6克,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

5.牛黄上清丸

【处方】 牛黄2g 薄荷30g 菊花40g 荆芥16g 白芷16g 川芎16g 栀子50g 黄连16g 黄柏10g 黄芩50g 大黄80g 连翘50g 赤芍16g 当归50g 地黄64g 桔梗16g 甘草10g 石膏80g 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水丸每16粒重3g,大蜜丸每丸重6g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4.心律失常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医师或药师。

6.牛黄解毒丸

【主要成分】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桅子、防风、荆芥穗。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疏风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适用于三焦郁火、里热壅盛,风热上攻而引起的头晕目赤、心烦口渴、牙龈肿痛、腮肿疼痛、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禁忌】体虚便秘者及孕妇禁用。

7.牛黄解毒片

【主要成分】牛黄、雄黄、大黄、黄芬、桔梗、石膏、冰片、甘草。

【功能与主治】本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

8.清胃黄连片

【主要成分】黄连、丹皮、黄芩、黄柏、元参、连翘、赤芍。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胃解热、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肠积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齿龈炎、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9.六味地黄丸(水蜜丸)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英、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药理:三补用以治本,三泻用量较轻,补泻并用,不温不燥。本方剂作用和缓,是其主要特点,因此可以常时服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与人类有类似的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沥,脉沉细数者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克(30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忌辛辣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

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去医院就诊。

10.西瓜霜

【主要成分】西瓜霜、冰片、火硝,黄连、青黛。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因胃肠实热而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症状。

【用法与用量】吹涂患处,重症可服用,每次12克,日服三次。

11.冰硼散(片)

【主要成分】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火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糜烂等症状。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入咽喉,牙疼时可涂抹患处。片剂可口含一次12片,一日45次。

12.双料喉风散

【主要成分】人工牛黄、珍珠、梅片、黄连、甘草、青黛、山豆根。

【功能与主治】本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作用。适用于牙龈疼痛、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鼻窦脓肿、中耳化脓及皮肤溃烂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35次,喷于患处。

【注意事项】本药品是易吸湿的粉剂,因此牙龈疼痛、口腔糜烂、咽喉肿痛的患者在使用时,将喷瓶伸人到口腔的适当位置,注意喷嘴不要沽到唾液,用力挤压喷瓶,药粉即可喷射到患处。但应将喷瓶移出口腔后方松手、以免喷瓶回风时吸入口腔内的“水气”,影响喷射效果。

13.六神丸

【主要成分】牛黄、冰片、麝香、蟾酥(乳制)、雄黄、珍珠、百草霜。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扁桃腺肿,亦适用于牙髓炎,龋齿合并感染所致的牙痛。

【用法用量】将六神丸压碎涂到患处,或化成水,每日一次,13次即可见效。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14.六味固齿散

【主要成分】大熟地、山萸肉、淮山药、甜苁蓉、补骨脂、胡桃肉。

【功能与主治】本药有清热泻火、补肾固精的作用。适用于牙龈肿胀,牙齿松动之症。

15.龋齿宁含片

【主要成分】竹叶椒根、大乌泡、山刺莓、灵香草、红升麻(落新妇)、川莓、木莓、薄荷、薄荷脑,辅料为淀粉、蔗糖。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龋齿痛及牙周炎、牙龈炎。

【用法用量】一次12片,一日56次。

【禁忌】孕妇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16.清火桅麦片

【主要成份】穿心莲、桅子、麦冬。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清肿。用于咽喉肿痛、发热、牙痛、目赤。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二次。

17一清胶囊

处方:黄连660g  大黄2000g  黄芩1000g

制法:以上三味,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分别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制得黄芩浸膏粉及大黄和黄连的混合浸膏粉。两种浸膏粉分别制颗粒,干燥,粉碎,加入淀粉滑石粉和硬脂酸镁适量,混匀,装人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黄色至黄棕色的粉末;气微,味苦。

功能与主治:热泻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衄血、痔血;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恶心,腹泻,腹痛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5.小儿、孕妇、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