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山为什么出文人

 红瓦屋图书馆 2014-12-22
梁山为什么出文人
2014年12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杨义堂
  近日,一位曾经在山东梁山县当过领导的朋友问我:我在梁山工作的时候,就接触过不少梁山出来的作家、画家,都很有水平,你也可以算是梁山籍的文化人了,你说说,我们水泊梁山是《水浒传》的故乡、中国四大武术发源地、梁山英雄好汉聚义的地方,为什么会出这么多的文人呢?
  我哈哈大笑,说:领导啊,大家都认为梁山是《水浒传》故事的发源地,就应该出将军、出武术冠军,很对啊。但是,梁山也应该出文人、出大文人,因为梁山是中国的梁山,是中华文化滋养的梁山,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孔子的仁、义、礼,孟子的大丈夫气概,给后人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留下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情怀。
  中国的文人,古时称为“士大夫”,他们认为,中国的天道,从尧、舜、汤、文王、武王那里,就没有向下再传给帝王,而是传给了周公、孔子、子思、孟子、朱熹,然后就是自己了。这就是中国文人千百年来一脉传承的道统和自觉意识。他们从孔子那里继承下来“学而时习之”、“仁爱”、“尊礼”的信念,从孟子那里继承下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不仅会吟诗作画,还有家国天下情怀,有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代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夜读《孟子》,当他读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时,对孟子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赶出去,而且不允许臣子反对,谁要反对,金吾手射击!刑部尚书钱唐却义无反顾,抬棺上殿,为孟子鸣冤。连以杀害功臣著称的洪武皇帝都害怕了,终于收回成命。南宋状元出身的右丞相文天祥在当时的南宋皇帝投降之后,不愿享受元世祖忽必烈亲自许诺的高官厚禄,面向南方而死。他死后,人们在他的衣袋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中国的武术,也是中华道德的承载者。习武之人,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武德,拳式第一招就是抱拳礼。武术,在中国几千年连绵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践道德,“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缺德之人不可与之学,丧礼之人不可与之教”。
  所以,中国的文化,文中有武,武中有文。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文化人,是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我们都会背诵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范仲淹这位进士出身的文人,却在西夏大军入侵、皇帝六神无主之际,力主抗战,以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的身份,带领大兵抗击西夏,四年征战,衣不解甲,终于使西夏乞和。班师回朝之后,范仲淹当上了副宰相,他又力推改革,形成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
  所以我说,今天的梁山人或者汶上人、山东人或者山西人、湖南人或者湖北人、广东人或者广西人,只要是中华文化不灭,不被一些享乐思想、斗争哲学、金钱至上的东西所迷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人人皆可为尧舜,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出让人信服的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