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之夜,走进唐诗宋词

 江山携手 2014-12-22

  中秋之夜,走进唐诗宋词,与诗人邂逅在那暮春之野。隔水相望,桐花初放。长发拂动,紫衣飘飘。人们不仅赏月,还要咏月。有关资料称,唐诗宋词中以月亮为主题的占到了总量的四分之一。这不仅显示出人们咏月的雅兴之高,而且还暴露了一个玄机,即一项活动参与人数的多寡与其层次的高低成反比。

  如果这样的说法成立,人与月亮的关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次是“赏”。这是特别大众化的一个层次,几乎无人不为;第二层次是“咏”。虽然比第一层次的人少一些,但也拥有庞大的人群;第三层次是“问”。即在“赏”和“咏”的基础上,能够提出问题,问一个“为什么”。应该说,只有少数人会动这个脑筋;第四个层次是“探”。即解开问题、回答问题,对月亮本身及其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一一探秘,做出科学的解释。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能够探月的人少而又少,故而这是最高层次。然而作为月亮本身,似乎“赏”和“咏”最能体现其价值。

  其实,唐诗宋词中最有名的咏月诗词,也大都是问月诗词。例如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然而真正问出水平的当推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如果把此词同苏轼广为流传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个对比的话,很显然,《水调歌头》的艺术性要优于辛词。但要从发问的科学性和深度来看,辛词无疑更有嚼头。词人的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说到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我觉得,稍晚于辛弃疾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应该也是一个具有慧眼智心的先行者。他的《中秋前望月》让我一再“刮”目相看:

  才近中秋月已清,鸭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原不黏天独自行。

  这首诗说平淡也平淡,说神奇也神奇。神奇的是杨万里超越同时代的人,发现月亮是独立运行的。就这一点,见识已经不俗了!

  自古以来,我们被告知的爱情是什么?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我们自然是认为,自己遇到的是这样的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