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党员干部的“三十而立”

 指间飞歌 2014-12-23

浅谈党员干部的“三十而立”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些人这样理解“三十而立”,人到三十岁就应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车、有房。其实不然,我个人认为,孔子的“三十而立”的“立”是“立心”、“立志”,实质指人到了三十岁,心智应该达到和自己年龄相符的成熟程度,内心应该充分自信和坚强,不抱怨、不摇摆,有抱负、有闯劲,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坚定理想,憧憬未来。

    一个人生命极其有限,据统计当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七十五岁,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计算,总共才二万七千多天,屈指可数。而三十岁,已经占到生命历程的五分之二,几乎接近一半。由此,可以说三十岁是我们每个人人生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但在这个关键节点,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人生坐细致的总结和计划,作深入的思考和谋划,是我们特别是党员干部应该去探究和深思的问题。很多年轻的党员领导干部,大多数在三十岁左右,这个年龄是人生中精力和体力最为旺盛,充满斗志和激情的年龄,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为宝贵和有用的阶段。党员干部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为国家和社会出一份力,做一些有用的事,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我个人任务要践行八个字:心怀感恩,立志奋进。

    心存感恩。感恩是人性善良的本质体现,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是一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品德。作为一个公职人员,要感恩时代,是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给予我们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让自己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有机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献策出力,为建设更好的国家添砖加瓦。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感恩组织、感恩领导和同事,给予我们包容、培养、鞭策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在广阔的平台上尽展才华。归根结底,最要感恩的是我们的人民群众,我们用的是纳税人的钱,说到底人民群众就是干部的“衣食父母”,是广大人民群众哺育了我们,我们理所当然地应当要当好儿女,我们的职责就是问心无愧,尽职尽责“孝敬”好“衣食父母”,使百姓生产安全,生活富裕。

    立志奋进。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动荡的革命年代,保尔虽经受几番生死洗礼但仍不屈不挠,用一生的历程诠释了生命的真正含义。党员干部的“三十岁”,是应当已经“立心”、“立志”的年龄,是最应该奋斗、进取的年龄。在这个阶段,我们要主动完成承上启下的角色转变,要坚定自己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作为一个公职人员,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坚定为人民奉献的决心,当好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为人民服好务。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更要树立表率,敢为人先,身先士卒,甘于吃苦,时时警醒自己并付诸实践,诚心诚意、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好事、实事。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组织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