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的就是这泥沙俱下的生活:读《沉默也会歌唱》

 昵称535749 2014-12-23

前几天看到有人抱怨,写书评干嘛一定要有标题啊,想标题绝对是个难题。给绿妖这本《沉默也会歌唱》写书评的话还真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整本书都是漂漂亮亮的好句子,好多篇文章的题目都适合做书评标题,比如《从一个充满恐惧的灵魂里慢慢挣脱》《人们缄口却倾诉心声》《凿壁偷光的人》《撸起袖子和这个肮脏琐碎的世界周旋到底》《一代外省青年疯癫史》... ...这些篇目都跟整本书的气场、主题吻合,我都想直接借来用的。不过后面看到一篇讲柏邦妮的文章,说“生活就是这么泥沙俱下”,热闹,活泼,壮烈。大爱。就是它了。

这本集子挺杂的,有书评,有乐评,有影评,有对故乡、家人的回忆,也有北漂生活的回顾。这些故事串烧在一起,成为一部“外省文艺青年疯癫史”,无数个《孔雀》《立春》《站台》里的小镇青年揣着他们闪闪发光的文艺梦想,在书中站成了一部群体英雄像。

随着绿妖的文字,我看到了最热血沸腾的文艺盛景,“那时的人,看完一个话剧,晚上就抛出一个上万字的帖子,第二天我们拜读完毕,动辄就回几千字... ...虚荣也好,绽放也好,我再没遇到过那么多写得好的,聚在一起,几乎是迫不及待地交流、迫不及待的拼文字。那种迫不及待里,有一种仓皇,仿佛一个短命天才,预知自己时日无多,爆发式地写作。”“那时候没人聊房价,不是聊最近读了什么书,就是聊最近看了什么电影。”

可是也有一入江湖岁月催的无奈,这些“天才”们有了眼袋有了肚腩,从二环扩散到了三环、四环、五环,房价终于成了饭局上不可避免的话题。“终于能结结巴巴说上一些场面话了,终于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赞美奉承别人”,学会了变脸大法、马屁神功、讨价还价。“我选择成为今天的自己,并在心里把自己千刀万剐。”

别以为心中有大师酒肉穿肠过就能实现梦想,白驹过隙的时间荒野里多少战士不是马革裹尸。再文艺的圈子进入其中也是刀兵相见,昔日坐而论道的某某终究会沦为巨大产业中的小兵小卒。“嘴边不再挂着大师,脸上有了老成,在迷宫一般的生活中,犹如植物趋光,本能地趋向电影。梦想的伏线如此之长,不以月计,不以年计,而动辄十年。更年轻时,梦想对于我们,是奢侈品;如今,梦想是一个朴素的事情,需要你同样朴素踏实地完成。”

最近刚有朋友出了一本书,书名是《梦想开花前,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让我写评。我为难了很久,我想我已经到了一个懦弱的年纪,知道追求梦想要付出很多东西,所以没有勇气去浩歌狂热地追。看到绿妖这些关于梦想的文字,我突然很想哭。我像是看到了曾经快意恩仇的侠客们白刃在手,低眉吟唱。只有到了一定的年纪、看到大起大落的悲喜,才能明白用“朴素”来形容梦想是怎样一种悲凉。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生活原本就是泥沙俱下,不需要对冬天的大地冰封绝望,要多想想来年的春暖花开。她说,梦想的本质是凿壁偷光,光不能使你解脱于囚室,但令你精神自由。有时半路失望,凿穿墙壁发现另一侧仍是囚室,你还敢不敢继续,用余生赌一个实现的可能?勇士们说:“就算见过再多混蛋,就算自己也变成混蛋,我也仍旧是那个在音乐中流泪的傻逼。”(《沉默也会歌唱》书评/张躲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