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李白为何不适合做官

 yagi1 2014-12-23

李白为何不适合做官

  李白是一位1200多年前的唐朝诗人,他写起诗来既充满想象,又干脆利落,文风瑰丽又豪放,这种风格在中国诗人中是少见的。我想其原因应该归于他的出生地。李白出生于碎叶县,当时是属于唐朝的护府。有的人说他是少数民族,有资料说他懂番文,不过他自称祖籍甘肃。

  我想李白应该是对的,就像移民一样,一般不会隐瞒自己的出生地,即使是出生在一个很落后的国家。不过幸好李白有自称,不然很有可能有一天被别的国家认走,就像边界的领土和文化风俗一样,可以你说是你的,我说是我的。

  李白年幼的时候,与父亲迁往四川。因此如果说他懂番文,就是他们家里还讲番话,学习番文,就像我们的孩子学中文一样,否则是不可能能懂的。李白进了四川后被四川的大山镇住了,所以有《蜀道难》的诗篇问世。但对当地诗人来说,山高路险已经是习空见惯的事了,反而写不出来这样的诗篇。

  李白后来终于进了朝廷当官,但仅当了一年多的翰林就离开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勉强给杨贵妃写诗。为什么说勉强,就因为他要人磨墨和脱靴,以刁难做交换,以取得心里上的平衡。杨贵妃也是聪明的人,懂得树碑立传。应该说是有了李白的开篇,给了白居易想象的天地,以后才有名诗《长恨歌》的问世。

  李白给杨贵妃写的诗恐怕是最不豪放的,我们可以比较他赠汪伦的诗。当然其中应该是他对杨贵妃没有什么感情(写诗需要有发自内心的感情),由于写作上不能一挥而就,所以他是不想写的。后来,终于勉强写了,应该是看在唐皇的面上。说他蔑视权贵,是说不过去的。我不知道汪伦是否是权贵,但他赶来为李白送行,感动了诗人,诗人一挥而就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那么,李白既然用文艺为皇妃服务了,为什么在朝廷还待不下去呢?皇帝都是腐败的,那是不用说的。但李白要给他一个什么位置呢?他会番文,可以叫他当外交部长。可惜当时又不像现代,全球有那么多国家元首,每任都能乘飞机来访问,需要接待讨论什么经贸双边关系。

  那么,外交工作不需要设位置。李白是不是可以做文化或宣传部长?但文化是多方面的,估计他的歌舞服装道具知识可能还不及每日深入研究的唐皇。当时又不需要写些什么宣传时事的口号,应该也没有什么官方的文化周、清洁日、海节河节的需要宣传和布置吧。那么让他当个诗人协会主席吧,但他有可能文人相轻,搞不好还利用工作之便拉帮结派。那么让他当财政或具体的行政工作,可他在他的诗歌中又没有像杜甫、白居易有很深的民间了解。

  不过话说回来,李白是有政治抱负的,因为他没有机会从政,所以看不到他的政绩。他的饮酒求仙也可能是政治上的失意导致的。李白最后成为李璘的幕僚,应该是想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李璘失败后,李白被判流放,比起许多朝代对叛军的惩罚,李白是轻判,而且很快又被大赦。所以唐朝人还是爱才的,或者说是对政治的反叛比较后些许多朝代来得宽容。如此等等归结起来,李白是一位政治失意人士。所以他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之诗。

  既然讨论了李白做官的不合适,为何他还觉得自己很失意呢?其一,可能是做诗人不能生活得高质量,要靠人家宴请,而不是当了官,有官钱可以请人家吃饭。其二,应该是每个人有天生的为官的情结。(阮霞,文章摘自澳大利亚澳洲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