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署款”参考——看别人家的署款怎么吸人眼球

 参透 2014-12-24

在创作中,一件得意之作往往让欣赏者为之眼前一亮。此时再看署款,不仅是对作者的一种尊重,更是藏家的一种素养。但是这署款若不能够与作品相配,残酷点说就是作品的败笔。那么这署款怎么来能让人觉得既与作品相得益辉,又能够显出作者的品味呢?

小编找了一些资料,仅供大家参考。

为印章署款,始于明代。古代印章多无边款。因为当时的印章材质多为铜、玉,质地坚硬,不易镌刻。且古时治印之人多为匠人,亦无署款必要。

  边款之风始于明代,也就是说,自王冕以花乳石入印之后,拜石质印材的极易落刀之赐,文人治印与署款之风一同兴起。

  边款的字体和刀法,曾经过一个发展过程。明代时的刻款法与镌刻碑文相似,先用毛笔写稿,再以双刀法刻就,字体为阴文,真草隶篆皆备。我们都知道文彭是明清流派印第一人,其实,他也是一位边款大师。他的边款多为双刀行书,字体流畅飘逸,直追“二王”遗韵,尽显书法功力。

  流派印发展到清代,“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首创了一种不打草稿,直接以刀攻石的“单刀”刻款法,这种刻法恣肆率意,脱略浑朴,更具“金石味”,故而后世印人多采用此法署款。今日所举数例,不外如是。如图中这枚童衍方刻面青田石素闲章,印章主体为淡雅青色,分布紫檀色花纹。青田石一直以其温润清雅、极易奏刀而受到历代印人青睐,此印格局作六面方素章,印面文字为白文“无适无莫”,边款则以单刀作“子曰:君子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亦奇兄持石属刻。衍方制并记。”字体率性烂漫,一气呵成,颇具功力。

童衍方刻青田石闲章刊录:《澳门印社藏品选⑤》P12

  边款作为印面的附属存在,最简单的格局是在印章左侧——即钤印时对着左手那一面镌刻日期与姓名。但文人的表达欲望永远不可小觑,印面虽好,奈何字数终归有限,这时候边款内容就成为印面文字的解释与延伸,扩展成一篇小文章刻满四面的亦不少见。童衍方这枚青田石印章,便是一例非常典型的边款阐述印面的关系。“无适无莫”出自《论语》,也就是边款上那句“子曰:君子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为君子对于天下人,无专主之亲,无特定之疏,惟以道义是从。边款作为刻面的出处与注解而存在,再加上“亦奇兄持石属刻。衍方制并记。”清楚地说明了谁持石求印,谁落墨奏刀。是一件相当有代表性的边款作品。

  类似的还有杨祖柏篆高山石古兽钮印章和董弢盦刻面白高山石平头素章。杨祖柏那枚的印面为鸟虫书白文“一默如雷”,边款则以单刀法刻“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沉默并非无声,只是因为音偕和声波的不同一般,人听不到罢了。癸巳仲春,西泠中人祖柏治印并记。”同样是以边款解释印面词句的一个典型例子。而董弢盦那枚的印面为朱文“弢盦”二字,边款亦是单刀法“治印篆字最难,而刻时尤欲刀法精良则有笔意,否则俗而无神。此章仿汉朱文篆之,再三然后奏刀。为余最得意之作也。戊寅年十一月既望弢盦记时年六十。”这一例则是记下了印人治印的心得。这枚印章材质为白高山石,虽不出奇,却莹洁无暇,六面方格局一丝不苟,与令作者骄傲的印面相得益彰。作者在边款中传达

自己对这件作品的重视和珍惜之情,文人风骨,亦即焕然。

  在“双刀”与“单刀”之外,更有印人开辟了更加广泛的署款法。他们会以绘画、造像、画像砖以及龙门二十品阳文北碑入款,众妙纷呈,令人称奇。赵之谦与吴昌硕均为此道高手。赵之谦为友人魏锡曾所刻“仁和魏锡曾稼孙之印”,边款一面为阳文北碑体“悲庵为稼孙制”,另一面则使用了嵩山少室石阙汉画像砖的图案。吴昌硕为悼念亡妻所刻“明月前身”印章,在一面以寥寥数刀勾画出夫人章氏背影,并以龙门造像构图刻“元配章夫人梦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观。老缶记。”类似这样的边款属于文人的偶一为之,却因其稀少而弥足珍贵。而图中这枚王北岳刻面陈达款荔枝洞古兽方章,与此颇有异曲同工之秒。

  这方印章的情况有些复杂。它的印面是仿秦小玺风格的白文“梦乡侯”,边款却有两款。一个是作者自署款,单刀行书“怕劳贪睡自芬芳,只宜梦乡作侯王。古文乡卿同用,癸酉五月十四日北岳于石玺斋。”这款文字内容与刻面紧密相关,两句诗句作为印面内容的文学拓展,再加上日期署名,已是一件完整作品。而另一个款则与印面没什么关系,它来自印钮制作者,以一面开窗,沙地阳文的格局作“自见不明为学日益,以观其复象帝之光”籀文。这是陈达具有代表性的“文字章”作品,它在印人篆刻之前便已存在,严格来说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边款。然而它又确实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应署边款的部分,当作边款欣赏亦未尝不可。一如前面曾举赵之谦的例子,在赠予友人魏锡曾的印章边款处刻汉画像砖图案,其实亦与刻面内容无关,惟令人耳目一新,为印章带来更广阔的欣赏空间罢了。

  文人刻款,亦要视印章材质而定。同样是吴昌硕,有一次曾为某人制极品田黄二方,却不愿作款。问其缘故,答曰:“如此美材,某何忍加黥玷……”后来在对方的强烈要求之下,方在顶角镌极小“老缶”二字。即使是这样的大家,依旧对美石良材如此珍惜,毫无恃才傲物之态,亦可为今人勉。如图中这对童衍方刻面湖广石印章,既是如此。说起湖广石来,虽不列名石之属,却因其酷似白芙蓉的色泽与质地,也算是赫赫有名。湖广石洁白润泽,颇为可观,唯质地略显松嫩,以刀一试便知。

【详细内容请点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请登录石韵天工艺术网或关注微信订阅号:石韵天工艺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