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伤寒论的千古大秘密!

 johnney908 2014-12-24

发现中医原本-王学泰


请教小公主:
    道是“无极”境界,而医虽“有极”境界,但为“道术”,故有道之医,心照自然,不会执迷“经典”,更不会执于某家之言。
中医的直接根据是“有极”境界的太极阴阳五行,而太极阴阳五行的密码主要藏在八卦、河图里,主要在1、2、3、4、5、6、7、8、9、10这些象数里,可惜少有人真正识破。
    所谓太极,有先天后天。先天者,“道生一”也,阴阳未判;后天者,万物之体也,故老子曰:“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 。阴、阳、太极合三,太极为形体,阴阳为气用。
    所谓阴阳,太阴太阳也,宇内两极也。太阴乃寒空背景,无象无画,太阳乃自发之热源,八卦乾元,其画为"≡"。八卦之“坤”,非元非阴,乃是“太极”之体,阴阳交替之所,其画为“- -”。
    所谓五行,有在天在地两表。在天为气,寒热风燥湿,应河图象数之1、7、3、9、5,应人之五腑胱、焦、胃(肠)、胆、脉;在地成形,水火木金土,应河图象数之6、2、8、4、10,应人之五藏肾、肺、脾、肝、心。首脑髓海应于乾阳,肾胱应于太阴寒水,肺焦应于太阳热火,脾胃应于少阳風木,肝胆应于少阴燥金,心-脉合一应于太极坤土。此乃土枢四象之天地人体五行系统的构造。
今日所见之《内经》,在五行之外引入六经之说,造成火分君相,心包二分,神形割裂,完全背离五行真义,亦违背“神形合一”、“心物合一”的中华哲学原则,以致藏腑表里和五行配藏完全乱套。由此,医理失传。中医未断,主要靠经验传承,《伤寒》功不可没。医理失传,所以,现代讲理之院校教育,于中医水土不服,眼看着《内经》《伤寒》退出课堂而无可奈何。
《伤寒》本《内经》而成,它不做理论,但言证治,故《内经》讹错隐于其中而不显。因此,《伤寒》与《内经》一样,只能作为探索中医真理的路标,而不能作为中医的真宗。
想要得到中医真理,必须从《内经》《伤寒》出发,返本溯源,彻底悟透太极阴阳五行,在此基础上,以太极阴阳五行为中医理论的原理和中医文化系统的核心,以《内经》《伤寒》为参,重建中医的生理、病理、药理和治理,使中医的原理-生理-病理-药理-治理一理贯通。惟有如此,《内经》《伤寒》才能得着正解和定解,中医才能得着正解和定解,中医才有振兴的坚实基础。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