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本课程案例的编写要求与格式

 莱阳好人 2014-12-24
校本课程案例的编写要求与格式 

(一)案例的基本特征

1、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要反映出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整体规划思路,能够从学生自主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双重需要出发,体现地方性和个别性。

2、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有四个基本特征。

其一,真实的背景。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无不带有明显的地方性及新课程思想的印记。案例的叙述要能够反映出教育背景,说明课程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和前因后果,将具体的课程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

其二,具体的行为。通过案例的描述,使人明白校本课程实施的复杂性,熟悉改革中的人和事,知道实践者的思考、行为和态度,从而才能有所感悟,受到启发。因此,案例的描述要具体详细,要把改革的目标设计、涉及的人和事等行为叙述清楚,不能只作概括性的说明。

其三,完整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问题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指导思想,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科学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控制、结果分析等步骤,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和评价。因此,案例是对具体课程事件的完整描述,要让人们了解这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来龙去脉。

其四,隐含的思想。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形成新的思想、产生新理念的过程。尽管案例描述的是实践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具体的甚至细小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等待读者自己去解读,去品味,去分享。

3、“案例”一般由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开发工作流程(或大事记)、课程设计与实施、经验与问题反思等部分构成。“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着重叙述学校的课程资源及课程开发的相关条件,主要是事实描述,切忌“荣誉”堆积;“课程开发工作流程”主要叙述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的相关人物和事件,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也可以概括为几方面的主要做法;“课程设计与实施”是案例的主体部分,要写清楚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主要课程要素;“经验与问题反思”侧重谈收获与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角度来谈有关反馈意见。

4、案例以第三人称来描写,是一种具体故事性的叙述,不是经验总结,更不是学术论文。要忠实于事实,不要有太多的主观议论。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其意义在于从事实中透露课程开发意蕴,让读者体验到课程开发的技术,不是直接的“告诉”。

5、一个案例的篇幅约1万字。

(二)行文要求与格式

内容上要求实用,语言上要求通俗易懂,选题上要求紧扣当前中国中小学课程开发的实际,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不追求理论的系统与深奥,但要求有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让中小学教师看完之后就有可能直接用于课程开发的实践。

格式:

1、设一、二两级标题,第一级标题为一、二、三---,第二级标题为1、2、3---标题不分章节,对标题名称,要仔细推敲,力争简洁生动,画龙点睛,以增加吸引力。

2、根据需要使用的插图、图表要清晰、准确,布局合理。

3、除倍数、约数如七八倍、七十几年、三十多年等外,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4、如有计量单位,将计量单位换算成国内通用的计量用法,如码、英尺换算成米等。

 

案例编写参考样例

版画

江苏省无锡市厚桥中心小学

 

    一、学校与课程开发背景

    江苏省无锡市厚桥中心小学的前身是北上小学,由清朝同治年间举人浦祝春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学校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厚桥镇,历经百年的沧桑和几代人艰苦的努力,学校规模由小变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质量也逐步提高。

学校占地面积1534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442平方米,操场面积5715平方米,绿化面积3009.15平方米。学校不但把三机一幕搬进每个教室,还建成了闭路电视系统,且建有计算机房、多功能阶梯教室、舞蹈房、多媒体电教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音乐室等专用教室和供师生活动用的三个篮球场。整个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初见现代化气息,并于1999年12月通过教育现代化工程达标验收。

学校以“团结、求实、文明、向上”为校风,以“严、慈、实、活”为教风,以“勤劳、俭朴、文明、好学”为学风。现有33个教学班,1503名学生,教职工98人,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教师28人,正在大专学习31人,本科进修12人。区教学能手2人,区教学新秀6人,高级教师53人。

近年来,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探索“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为加强特色教学,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为整体提高办学水平的切入点,成立了一系列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虽然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兴趣小组活动不占课时,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因而活动的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并且有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兴趣小组活动由于师资、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只能面向少数学生,普及的难度较大。第三,兴趣小组的活动由于缺乏评价标准,指导老师往往凭个人经验,教育的随意性很大,活动质量难以保证。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校认识到,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2001年,厚桥中心小学作为全区唯一的规模办学一步到位的得益者,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5月份学校新校舍开始启用。全镇1500余名小学生享受到了平等、优质的教育。规模办学的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课程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更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必须努力探索符合镇情、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在学校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版画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构建版画特色,以特色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版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现代民间版画,它继承传统,融合世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和现代气息,深受群众喜爱。在锡山地区,活跃着一批民间版画艺术的爱好者,开发版画课程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学校的美术教师就是版画艺术的爱好者,内部条件也十分成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小学生从小学习版画,可以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融民族性、时代性、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版画,不受年龄限制,入门容易,学生初学就可在版画创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更自由的、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同时,版画创作过程的情趣性、实践性、表现内容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能提供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版画教学所蕴涵的这些积极的教育价值也正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

 

    二、课程开发大事记

    在上述背景之下,厚桥中心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此有条不紊地展开了,为了使新的课程顺利有效地进行,学校决定要充分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其它学校类似,厚桥中心小学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围绕师资培训、相关的教学研究、基础物质设施的投放、营造课程实施内外部环境等几个关键方面进行,依据时间的顺序,主要做出了这样一些努力:

2001年6月

学校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根据学校规模办学的实际情况,商讨学校发展大计,筹划开展特色教学,提高办学品位。针对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的研究讨论并结合学校教师的特长,决定开展版画特色教学,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路子。

2001年9月

学校美术教研组尝试开展儿童版画兴趣小组活动,学生按照自愿原则报名参加,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学习兴趣很浓。

2001年9月

学校投入经费3万余元,建设专用版画创作室、展览室,添置了电化教学设备,定制了25张美术专用桌,购买了版画专用的吹塑纸、滤纸、颜料、画笔、水桶、喷水壶、画板等教学器材。

2001年9月底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社会宣传版画教育成果,营造社区重视、关心、支持学校开展版画特色课程的良好氛围。

2001年10月

选派两名专职美术教师参加区文体局组织的为期一周的版画培训班学习,深入了解版画艺术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版画创作的技法。为使版画教育做到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利用周三的业务学习时间对学校全体教师也进行版画知识的介绍,对兼职美术老师进行版画创作的培训。

2001年10月

锡山区文体局副局长、锡山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曹俊伦来校指导版画创作。

2002年1月

学校为创造版画课程开发的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申报锡山区儿童版画学校。

2002年1月

锡山区兄弟学校的美术骨干教师上门指导,开展版画教学研讨活动。

2002年2月

学校成立版画课程开发小组,由校长周祖裕任组长,美术老师司马贤任副组长,就学校开发版画课程进行专题讨论。版画课程开发小组开始着手制订版画课程目标、教学原则、课程内容、阶段要求、实施方案、评价办法。并决定调整课时,在地方课程中开设一节版画课。最后决定,成立学校、年级、班级版画组,就版画的成熟、提高、普及设置不同的目标;还确立了低、中、高年级不同的形象风格和色调风格作为版画创作的特色。

2002年2月

学校经过锡山区教育局审批,被命名为“锡山区儿童版画学校”。

2002年3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博士应邀来校考察和指导版画课程建设。

2002年3月

学校通过校电视台、业务学习等形式集中培训学校所有教师,使学校所有教师对版画的历史,版画的发展,版画的类型以及版画的创作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学校还向教师提出进行版画创作的要求。让他们在学中教,教中学。

2002年4月

锡山区音乐、美术课程改革研讨活动在学校开展,参加活动的老师参观了版画室,观摩了浦晓岚老师执教的版画课。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改革的目标,厚桥中心小学的“版画”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         使学生掌握版画的相关知识

·         了解版画的一般制作过程

·         掌握版画创作技法

·         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版画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         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课程内容

1、背景研究

收集有关版画历史背景、艺术发展的资料,了解版画的历史发展以及纸版画、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等版画艺术门类。

2、艺术考察

参观无锡民间艺术博物馆,访问民间艺人,搜集相关的民间传说,了解历代艺术大师及代表作。了解版画制作材料及工具。

3、艺术欣赏、评价

参观各种展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现代版画艺术欣赏、评价。

4、展览、拍卖

组织学生开展社区版画展览、展销,开展校内模拟拍卖活动。

5、版画制作

版画内容的选择原则:

(1)民族性:体现民族特色,发扬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发展趋势,利用现代美术资源。

(3)趣味性: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寓教于乐。

(4)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版画系列课程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总体要求见下表:

 

年级段  项目
 尺寸
 表现形式
 表现手法
 表现内容
 
低年级
 20X20CM以内
 藏书票纸版画
 临摹和想像
 想像画为主
 
中年级
 60X60CM
 吹塑纸版画
 写生和创作
 校园生活画为主
 
高年级
 60X60CM
 吹塑纸版画
 研究和创作
 民族民间风情画
 

 

    四、课程实施

    (一)实施层次

    学校在抓好美术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版画教学向课处延伸,组建校级、班级版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课程实施分三个层次:

1、面向全体学生。在小学阶段各年级开展版画教学,每周在地方课程中开设一节版画课。三年级起利用活动课时间开展版画研究创作活动。

2、班级兴趣小组。各班开展版画兴趣小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版画。开展班际版画交流评比。

3、校级兴趣小组。选拔优秀苗子,进一步训练提高,利用周六活动进行版画创作,研究版画艺术。开展社区版画展览、鉴赏、模拟拍卖活动。

(二)课程评价

评价分两部分:

其一是精品展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学生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

其二是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内容包括:(见表一)

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版画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

2、作品集: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作品或照片,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等。如《服装城》这幅画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画面上靓丽的服装能体现人们的好心情;《一家子》表现的是父母和孩子割不断的亲情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感情,鲜艳的色彩体现了这是一个快乐的“家”,整个画面散发着幸福和温馨。

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

4、期末评语:记录“家长说”、“老师说”、“同学说”、“自己说”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表一  版画学习情况评价表

年级  姓名

     评价者

评价项目
 自评
 互评
 家长评
 教师评

 
 
学习
 兴趣
  
  
  
  
 
情 况
 技能
  
  
  
  
 
态度
  
  
  
  
 
优秀作 品集
 1
  
 
2
  
 
3
  
 
获奖情 况
 1
  
 
2
  
 
3
  
 
作品评 论
 1
  
  
  
  
 
2
  
  
  
  
 
3
  
  
  
  
 
综合评 定
  
  
  
  
  
 
       

 

    五、成果与体会

(一)成果

版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时间虽然比较短暂,但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作品多次参展:

    2001年11月,无锡市金桥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版画特色教育,并参观了版画室。

    2001年12月,宜兴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考察团来校考察版画特色教育,考察团一行对学生的版画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001年12月,学生版画作品向参加锡山区课程改革研讨会的领导、老师展示。

    2002年1月,学生二十余幅优秀版画作品被区教育局选送参加锡山区迎春版画展。

    2002年3月,学生版画作品在学校明星楼二、三、四楼长廊内展出。

2002年3月,部分学生作品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上发表。

2002年4月,上海宝山区教育考察团、江苏宿迁市教育考察团到校参观版画室。

    2002年5月,宁夏银川、浙江义乌教育考察团到校参观版画室。

(二)体会

参观者一致认为,学生的版画作品以儿童独特的视角,刻画出江南水乡现代化农村的火热生活,表现手法丰富浪漫,形成独特风格。

学生家长更是喜形于色,他们在欣赏自己孩子优美的版画作品的同时,对孩子的转变也大加赞扬。“这孩子,以前做事总是丢三拉四,学习了版画,做事比以前仔细多了。”“想不到一幅版画作品的完成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我孩子能创作好这么一幅版画,原来他也是有特长的。”“这孩子,我叫他不要来画版画了,既费时,又麻烦。可他却说,版画可以装饰居室,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我一定要学会它。我还准备把我的小卧室用版画来装饰呢!”……

对于学生的感受,那就更丰富了。他们在日记中说“从老师那里得知,我的画将要发表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发表作品,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成功的欢乐。“我在底版上描呀描,再把稿纸翻过来拓,再描,再拓印……渐渐地,我感到不耐烦了,真想扔下画,不再画了。可一想到老师对我们讲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一想到老师告诉我们要想学会一样本领就得不怕困难,我还是坚持着,描呀描呀,……终于,一幅漂亮的版画作品从我的手中诞生了。”——学生从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做作业时,我边做边玩的老毛病又犯了,可一看到挂在墙壁上的版画,似乎在对我说,‘快做呀,快做呀!’我赶紧加快手中的笔,一口气把作业完成了。”——学生改掉了做做玩玩的毛病,养成了认真作业的习惯。

其他老师认为学生通过版画创作,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特别是一些后进学生,因为版画给了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由此获得的自信使他获得巨大的动力。

版画指导老师觉得自己的业余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促进了美术教学的研究,同时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校长认为:版画学习不但满足了儿童涂鸦、玩耍的需要,而且版画创作的“条条框框”很少,学生可以大胆想像、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尊重。通过版画学习,不仅仅学会版画的创作技巧,还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学会观察生活,懂得热爱生活。同时受到艺术熏陶,情操陶冶,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版画教学是符合素质教育“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的要求的,也是和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理念相吻合的。版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学校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在开展版画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也碰到不少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不知如何解决;版画课程与美术、音乐、语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如何有机整合;如何转变家长的观念,让他们支持学生参加版画创作;怎样把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与版画教学有机的结合;有版画特长的学生毕业后如何继续深造;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

“锡山区儿童版画学校”是厚桥中心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新起点,有理由相信,通过他们的实践、探索,将进一步发挥版画特色的优势,以版画课程开发作为校本课程研究的突破口,发挥校本课程的特有功能,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用版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用版画来绘就厚桥小学发展的崭新蓝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