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捷安特老板的一句闲话

 以己之名 2014-12-24

  有一次,台湾最知名的自行车品牌捷安特(Giant)的老板刘金标先生来电,希望在台北与我见面。我客气地回答,我愿南下台中,请他不用移驾,但他客气地坚持前来台北。我心中十分纳闷,有什么事需要刘先生如此慎重呢?

  见面后,刘董事长首先表示歉意,因为台湾《经济日报》记者以第三者的角度写了一本捷安特的成功传奇,即将出版,而他在盛情之下,也为之作序。刘董事长自承,几年前曾答应我,如果要出书,一定委托我的出版社出版,虽然这本书并非出于公司意愿出版,但怕我误会,特地前来说明,并表达歉意。

  对刘董事长的歉意,我不敢受也不能受。他走后,我终于慢慢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我力邀捷安特作企业传记,刘先生婉拒,但闲谈中承诺,他日如要作传,定交给我出版。这只是闲话一句,根本谈不上承诺,连我这个被承诺人都没有当真,几乎完全忘了这一回事,而刘先生铭记在心,始终不忘。

  刘先生离开后,我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复。我几乎不能相信,商场上还有这样信守承诺的人(事实上那只是一句闲话),而刘董事长专程前来拜访,只为了不经意的一句话。更何况,那是别人出的书,与他无关,但他仍然在乎我的感受,怕引起我的误解,不惜专程从台中前来,只为了五分钟的说明。

  我除了尊敬之外,再也说不出别的感受。或许这些年来,我们看到捷安特从台湾出发,变成国际知名品牌,产品销遍全世界,其真正的奥秘,就在这对“闲话一句的承诺”的坚持。因为信守承诺,所以有诚信;因为有诚信,所以产品追逐最高境界;也因为有诚信,从供货商、经销商,到消费者,没有人不认同捷安特。而这些都源自于老板刘金标的为人、信念、坚持、上行下效、风行草偃,而形成捷安特的组织文化。

  我有几次和国外厂商往来的经验,任何一个小合约,甚至签约前的保密协议,都是厚厚一沓,有次我忍不住问外国伙伴为何要如此麻烦,他们笑称,这都是历经各种教训后,不断增加的结果。显然不只台湾如此,全世界亦是,只有见诸白纸黑字的法律文件,才是承诺,才要遵守。反而为人最基本的诚信,都被大家遗忘了。这也难怪与刘金标先生的会面,会让我惊异莫名。

  郑重//摘自《第一财经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