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家族与现代艺术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富豪家族,在美国短短两百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抛开石油大王的名号不谈,在现代艺术领域,洛克菲勒也是一个重要的名字。 位于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包括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直到现在,其艺术品数量已达15万件之多。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梵高的《星空》,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莫内的《睡莲》,马谛斯的《舞》,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塞尚的《沐浴者》,卡萝的《断发的自画像》。每年有数百万游客参观这间博物馆。 而这间博物馆背后的赞助者就是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甚至博物馆建馆之初的收藏品就来自洛克菲勒第二代继承人的妻子艾比。而除了这间博物馆之外,洛克菲勒家族本身爱好艺术的传统也使得家族成员持续收藏艺术品。 近年来,洛克菲勒第五代掌门人逐渐将家族事业拓展至中国,而艺术领域也是他非常关注的重点。他本人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每天都会练习中国书法,他和他的儿子分别在纽约建有两家艺术馆,专门收藏和展示各国艺术品。 其实早在1956年,洛克菲勒三世约翰·洛克菲勒就已经资助成立了亚洲协会,负责亚洲地区与美国在学术、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1963年成立的亚洲文化理事会也是在他的资助下成立,至今,已经有三千多亚洲艺术家得到该基金会的帮助,其中就包括陈凯歌、谭盾、金星等。 2013年,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国成立了罗斯洛克文化艺术集团,希望能够搭建美术馆、艺术中心、艺术酒店、文化园区、文化艺术基金管理,发现并支持艺术家,参与整个产业链的打造。 盐商与“扬州八怪” 一般而言,学界都赞同,中国古代宫廷对画师的供养与西方的“艺术赞助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将艺术家体制化为公务员,而后者则是一种较为平等的雇佣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艺术赞助人”,清代盐商对“扬州八怪”等画家的资助就是其中一例。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富甲天下的盐商在获得财富之后还希望获得更高的社会和文化地位,因此,他们往往不惜重金购买艺术品。 扬州是清代水陆交通的枢纽,聚集了大批盐商,他们不仅喜好收藏艺术品,还活跃了艺术品市场,提高了艺术品价格,譬如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当时就开出了艺术作品以尺寸论价的先河。同时,这些盐商们喜好结交艺术家,在家中举办雅集、为画家提供食宿、向艺术家开放借阅自己的收藏品、资助他们进修游历等等。而另一方面,借住在盐商家中的艺术家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盐商后代的艺术家教,使得商贾之家出了不少文人、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