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照相机镜头性能特点的话题多多,但以下这些不经意提及的话题也许常常会被大家所忽略,而这些性能特点恰恰又是非常之重要的。现特提出来与朋友们共同分享:
一、变焦比越小越好
所谓变焦比是指变焦镜头的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例如,35-70mm 的变焦镜头,它的变焦比就是 2:1,俗称 2 倍变焦比。这是一个适度的变焦比,因为 35mm 的焦距是属于广角镜头了。而在最短焦距时,如果镜头的视角大于 70 度(相当于最短焦距为 28mm 或更短),在设计和生产上都有相当的难度,对于这种变焦镜头检验时要格外留意。变焦比在3:1 以上的镜头,一般称为高变焦比镜头。选择此类变焦镜头时,应特别注意其最短焦距是否有令人满意的较窄视角。
二、口径(光圈)小一些更好
在一般情况下,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其最大口径应该为 F4,但通常用到 F3.5 也还可以接受。对口径再大的变焦镜头(例如
F2.8)就值得怀疑了。必须记住,现代单镜头反光相机总是在光圈开足的情况下调焦的,因此,如光圈收小到实际拍摄所需值时,焦点稍有偏移,都会造成影像不够清晰。通常,口径大的变焦镜头更会造成焦点偏移,从而导致影像不清。
三、结构简单的比复杂的好
在比较类似的变焦镜头时,应留意规格中所标明的透镜组数,也就是说,假如其他方面都相同的话,则以挑选空气及玻璃的接触面较少的为好。一般的 35-70mm 的变焦镜头,大约由 12 片10组透镜组成,每一组都有两个接触面,因此 10 组便有 20 个接触面,这已足以产生惊人的 190 次轴向反射(通常称作“幻像”)。而结构较简单一些的变焦镜头,只有 9 组透镜,也就是只有 18 个接触面,产生 153 个幻像。而由11 组透镜组成的变焦镜头,则有 22 个接触面和 231 个幻像。如果再加上滤光镜,造成反射的次数更会显著增加。
四、镜筒较长的好
如要想取得最佳的成像性能,变焦镜头的前后镜片间的距离应大致等于该镜头的最大焦距的两倍。以 35-70mm 变焦镜头为例,前后镜片的距离,也即镜筒的长度最好在140mm 左右。可惜,这也意味着最新一代超小型变焦镜头在大光圈,甚至在中等光圈时的性能不及早期的镜筒较长的变焦镜头。至于两者的差别是否值得重视,则主要取决于怎样选择最佳的变焦镜头。
五、要避免对焦距离太近
一个镜头既要对焦又要变焦,其结构自然要复杂得多。因此,最近对焦距离(按照从底片到主体的距离计算)通常至少应该是镜头的最长焦距的 10 倍。以 35-70mm 的变焦镜头为例,最近对焦距离应为 0.7M,此时能获得 1:8 的放大比。如果对焦距离再靠近时,影像的清晰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见,许多微距变焦镜头虽有 1:4 的近摄能力,但实际上是以牺牲光学性能为代价的。
以上这些作为摄影爱好者不仅仅是应该知晓,更重要的是会在实践中加以正确的运用。同时这些知识也是今后我们在选购照相机镜头时,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