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半幅联语 据传某地修了一座“尚友阁”,中刻有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及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门前双楹刻有一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尚友阁尚友作尚友阁中尚友作友作双馨友阁双馨。 人称此联为佳作,妙对。读了一下,觉得不敢恭维。 一、此联出句,乃剿袭成都崇丽阁中半副联语,所谓绝对者,无对者。下愚在有关此句拙文中说过,此句之绝,非其不可对,而是当地无与之匹配之景观,虽对而不切题。尚友阁中此联,与望江楼何干,与江流何干?所谓八竿子打不着者也。挂在尚友阁前不知所云,挂在崇丽阁中亦不知所云,谁知尚友阁何在?尚友作何物?有人称之为无情对,无情可以成对,写在纸上可以,挂在两楹前,总得与当地有点关系,有点情缘吧。不能在大成殿前写阿弥陀佛吧! 二、崇丽阁或望江楼建成百有余年,为成都地标性建筑,国际知名,尚友阁不过近年新造之景,下愚惭惶,忝为邻里,尚且不知,遑论世界?与望江楼差之天壤。且有因事造景之嫌。此景此联,让人难脱泊凑之猜。 三、此联成对否? 1、此联对句仄声太多,前九字皆仄声。且唯一七字句“尚友阁中尚友作”唯中字为平声。犯孤平且为三仄尾,为诗家联家大忌。此联上下句各二十一字,算不得长联,且重复用字太多,上下联不同字仅十六个,尤应避忌。 2、上联之“江流千古江楼千古”,“江流”与“江楼”,各为一物,江流二字,无流不成江,无江不成流,故“江流”一物也,如溪流、涧流,寒流,洋流、潮流等。江楼亦一物,江边之楼,临江之楼也。杜诗“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他如山楼、云楼、绣楼,玉楼等,皆一物。将江、楼析为二,则江楼之“江”,与上句之“江流”犯复,非联家笔致。 3、“友阁”一词,若作偏正结构,友为定语。则属生造。有山阁、水阁、风阁、暖阁、绣阁等;友阁何所取义?朋友所建之阁乎?朋友所居之阁乎。国人起名,友常作动词。如友松、友菊,友仁等。元末名人有陈友谅,近代作家有邓友梅,现代川中诗人有刘友竹,越南前领导人有阮友寿等,皆用此义。友阁,以阁为友乎?友、阁只能是并列二名词,无从属关系。其实,何必赘述?“双馨”二字,已经说明“友作”、“友阁”为友与作,友与阁,皆为二事二物。 4、2、3两条说明“友作”对“江流”,“友阁”对“江楼”,皆为二物对一物,联律所不许。下愚在评介某迎春征联中提到,若二物事可对一物事,则三物事也可对一物事,如天地人可对金毛吼,对联尚成其为对联? 综此,此联上下句不能成对。 四、双馨对千古,亦非佳对。从李渔《笠翁对韵》等所示范例看,物有类别,韵有平仄,如云对雨,雪对风;青来剑外对绿到江南等,都是按物类依平仄对句。如联语写成“天飞骤雪,地卷飘风”则可。“天飞孤鹤,地出双馨”,则隔。孤鹤与双馨,可以成对,但难称佳对。楹联对仗在词性要求上比诗词更加严格。因为只此一联。“双馨”对“千古”馨与古,一属嗅觉,一属时间,难称佳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