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

 雨林修养馆 2014-12-25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

↑(1)辉煌紫禁城(三接片)。


上一篇给大家介绍了图片合成的操作程序,以及“荷花童子”的制作过程,今天给大家介绍接片技术。接片的程序,某些方面和图片合成有相同之处。

但要说在Ps中如何接片,还得先讲一讲拍摄接片要注意的几个要点,掌握了这几个要点,对后期在Ps中的接片,便是打下了一个良好地基础。

    首先是曝光要一致。由于是横接片,从一侧到另一侧的范围比较广,天空的亮度是不一致的。靠近太阳的一边,天空会亮一些。远离太阳的一边天空则相对暗一些。如果用数码相机自动曝光的话,由于每一张的天空(包括景物)的亮度不同,形成的曝光组合也不同,这样就会产生接片处的色调、明暗不一致。所以在拍摄接片时,最好用M档感光。先测出一个中间曝光组合,无论接三张片还是四张片,都用一个曝光组合感光,这样,片和片的衔接处,色调就基本一致了。

其次是接缝处的建筑(或树木)要保持在其中一张内是完整的。这是因为相机的镜头,在拍摄成像是,越是图片边缘越是会有变形。而两张图片的接缝处,一张是图右,一张是图左,变形的斜度正好相反。如果接缝处的建筑正巧在两图中各占一半,那就接不上了。保持了一张图片中的建筑或树木是完整的,那就容易接上了。广角镜头拍摄图片时,四周变形最明显,所以最好不要用广角镜头来拍接片(见图2)。

再次是拍摄接片时要注意保持地平线的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片和片之间会错开很大空间,当让可以通过剪裁裁去上下不起的部分,但会造成画面中某些要素的损失(见图2)。

所以说,接片的关键,不是在Ps中的操作,而是在拍摄时,这是能接好图片的关键。有些具体的方面,我就用图片和图片的文字说明来对照介绍,这样会更清楚一些,也便于各位的理解和掌握。

还是那句话:大家在操作的过程中,遇上解决不了的新问题,请留评或发纸条交流。也欢迎高手光临指点,一定虚心向你学习、讨教。谢谢!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图(1)的那张三接片,就是这三张用长焦镜头拍摄的变形较少的图片接成的。在拍摄图片时,我先选择了中图所取得范围,发现两侧午门上的城楼都只拍到半个楼。于是我就必须在拍摄左右两图时,必须保持午门城楼的完整。同时也尽量保持三张图片天空留空基本一致,也就是地平线一致。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3)先将需要相接的图片拖入Ps中(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4)先选定用哪张图作背景图(我使用左侧的图为背景图),于是中图变成了第一接片图了。选定第一接片图后,操作Ps软件的“选择”“全部”(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5)此时,已选定的第一接片图四周出现虚线框(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6)对图(5)操作Ps软件的“编辑”“拷贝”(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7)关闭第一接片图,点中背景图,操作Ps软件的“图像”“画布大小”(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8)此时会弹出一个“画布大小窗口”。窗口中上半部分为当前(画布)大小,下半部分为新建(画布)大小。(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9)“当前大小”是固定的,而在“新建大小”中画布的宽、高都可更改,自定数据,其“定位”也有操作者自定。由于我是从左向右接片,所以在“定位”处,我选择用鼠标点击左侧的空格(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0)当前的图片大小:宽为36.31厘米,高度为24.11厘米。由于我们有三张图片要接,所以在“新建大小”中,需要改变画布的宽度(高度不变就不用改变了)。三张宽36.31厘米的图片接在一起,宽度应该有110厘米。考虑到图片衔接处有重叠部分,是当地减少一些,就为100厘米吧(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1)点击了“画布大小”窗口中的“确定”后,背景图框的右侧出现了一块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供接片所留的(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2)用鼠标点住背景图框下方移动块,图片可以左右移位(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3)操作Ps软件的“编辑”“粘贴”(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4)操作“粘贴”后,背景图框的背景图上,出现了第一接片图(即三接片的中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5)选择Ps软件的“工具框”中的“移动工具”(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6)然后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移动“粘贴”过来的“第一接片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7)将放大后的接缝处,与图(14)对比看,原本对不上的午门城楼,经过“移动工具”现已经接得天衣无缝(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8)选择Ps软件的“工具框”中的“橡皮擦工具”(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19)此时鼠标指针变成一个圆形的“圈”(如图)。这个“圈”是通过键盘上的大括号来调节大小的。按右侧“}”放大,按左侧“{”缩小。(注:此操作文字输入需在英文状态下才行!)。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0)在使用“橡皮擦”时,可点击“画笔”的小箭头,调节橡皮“圈”“硬度”的百分比。“硬度”小于10%时,擦出的痕迹比较自然,这和合成图片中橡皮擦使用原理一样。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1)用橡皮擦工具”,擦去第一接片图与背景图的衔接处。露出背景图中完整的午门城楼,又保留住第一接片图中三大殿的屋顶。使背景图和第一接片图中的各个建筑物都保持相对完整(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2)完成了背景图与第一接片图的对接后,对第二接片图(右图),进行与“第一接片图”相同的操作程序。操作Ps软件的“选择”“全部”;点击“编辑”“拷贝”; “编辑”“粘贴”等。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3)操作“粘贴”后,背景图框的背景图上,出现了第二接片图(即三接片的右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4)和操作第一接片图与背景图接片时一样的操作程序,运用“工具框”中的“移动工具”,将第二接片图与第一接片图,相衔接吻合处对准(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5)同样用“橡皮擦工具”将第二接片图与第一接片图衔接处重叠的建筑擦去,保持片中各自建筑的完整性,此擦出的是第一接片图中的三大殿等的屋顶(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6)完成擦图后,双击“工具栏”中的“抓手工具”(如图),画面变化如下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7)一张初步接好的三接片全图,展现在你的面前(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8)选择“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29)选择了“裁剪工具”后,此时的鼠标指针变为一个裁剪框状(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30)用“裁剪工具”将“画布”的多余部分裁去,只留下接好的图片(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31)操作Ps软件的“图层”→点击“拼合图象”(如图)后,三张图片合为一张。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32)完成接片后,发现第一接片图和第二接片图的天空部分与背景图有一些错开(见图30)运用“工具栏”中的“仿制图章工具”对天空缺失部分作相应的补救(如图)。

[转载]图片后期加工Ps技术(5)↑(33)点击“文件” →“另存为”,改编原图的“文件名”(如果不改变文件名,新合成的图将替代原图,原图便不存在了),此时三接片完成了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