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复习要点

 悦品人生 2014-12-25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复习要点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作者是怀着自豪和赞美的感情写的。课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小动物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三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2 金色的草地

    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因为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3 爬天都峰

     课文的叙述顺序:爬天都峰之前──爬上了天都峰──爬上天都峰之后;还可以概括为:面对天都峰天险──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天险。

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一是他们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居然” 的意思是出乎意料。

5 灰雀

     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婉转地歌唱”,这是灰雀让人喜爱之处。

他欣赏灰雀的歌唱,给它们带来食物。“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它们体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

当灰雀消失之后,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这表明他对灰雀的着急和担心。

在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如“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它怕冷”和“可惜”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体现了列宁的担心和惋惜。

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时,他为什么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个不会说话也不懂得人话的鸟儿呢?列宁在想些什么呢?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个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1)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2)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3)送回灰雀以后,“那个男孩站在白烨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6 小摄影师

      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章的叙述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1)门卫不放孩子进去见高尔基,他就从窗户扔进去一个纸团,请高尔基本人帮忙。这表明男孩很聪明,会想办法;很大胆。

2)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男孩在回答的同时,“鞠了个躬”,这里的“鞠躬”,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礼貌,他这样做,是出于无奈。

3)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4)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5)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这反映了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

明媚”,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明媚”在这里形容的是早晨的阳光,联系生活中对早晨阳光的观察,可以知道它指的是(阳光)明亮,结合语境,“明媚”还带有感情色

7 奇怪的大石头

    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本文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课文的叙述顺序:李四光与同学玩捉迷藏对巨石由来产生疑问;向师长请教和去英国留学,才逐渐明白了其中原因;回到家乡考察,取得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10 风筝

   本文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写的。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课文开门见山点明,做风筝和放风筝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

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

11 秋天的雨

   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大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前四个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又是这一段的总启,下面分别进行分述。主要意思就是每段开头的一句话。

17 孔子拜师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不怕吃苦,有礼貌的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拜访”是敬辞,“访问” 的意思。“拜见” 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18 盘古开天地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意思相反的词“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19 赵州桥

    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

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1)“赵州桥非常雄伟。”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美观”。 这个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21 古诗两首

    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介绍。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

第四自然段介绍海底的鱼,先总述鱼“成群结队” 突出鱼多,再分别叙述各种鱼的样子;最后总述“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又如,第六自然段有四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鸟多)来写的。这几句话的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乌必多)--鸟蛋多(鸟多鸟蛋必然也多)--鸟粪多,使人确定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的特点。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重点语句的理解:

1、“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

2、“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

3、“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

4、“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是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来形容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

24“东方之珠”

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

25 矛和盾的集合

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道理。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26 科利亚的木匣

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厦──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抄写课文段落二再背下来。

27 陶罐和铁罐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

重点词语的理解:

奚落”,是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的意思,课文中陶罐铁罐虽然都是盛东西用的,但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自己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

“和睦相处”,相处得平安和谐,不争吵。通过读上文陶罐的话,就能理解“和睦相处”的意思。

28 狮子和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29掌声

     英子开始是一个自卑,胆小,忧郁,缺乏自信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自信的孩子。

本课让我们知道人于之间都要互相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课文中的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体现大家对英子的鼓励和信任。第二次除了对英资的鼓励外,还有赞扬。

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文章可分为从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

试验的成功主要是三个方面:小女孩的先人后己,沉着冷静,还有同伴们的团结合作。

词语:1、“顺利” 实际上含有“迅速的,没有任何阻碍的” 的意思。

2、“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

重点句子: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这句话主要讲了教育家被女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了。

31 给予树

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兴高采烈”可以和后面的“沉默不语”一起来理解,这是买完礼物后哥哥姐姐和金吉姬完全相反的神态,哥哥姐姐们兴致很高,非常高兴,但金吉娅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一方面,她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妈妈的责怪。

妈妈心情变化:开始有些生气,同时又有些疑惑;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又感到高兴、激动。

重点句子的理解:

1、“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这里可以看出金基亚的善良和仁爱。

32好汉查理

查理既调皮又善良,喜欢帮助人,举止言行很有“好汉”的做派;作为残疾人的杰西心态非常健康,她没有自艾自怨,真诚又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