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雀新书《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之干支时空篇

 数术穷天地 2014-12-26

孔雀新书《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之干支时空篇

干支时空

前面讲了天文星象、地理风水及阴阳八卦和预测占卜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了天文昭于上,地理应于下,在天论躔舍,在地论方位,那么天文星象之气下注于地,气行于地中,即所谓的地气,地有山川河岳,气因其势而行,则有聚、散、行、止之分;天地之气为两仪,交而生四象,又交而生八卦,又交而生万物,故天地万物皆从两仪而生。所以,天文星象是占卜预测的根本,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文星象产生的气是否在地上成形,具体成什么样的形,还要看对应方位的底下原来蕴含什么样的气,地理地势是聚气还是散气,如果成形,则成形时候还有什么样的变化,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依然受到天地之气的影响。下面主要讲天地之气是如何交融运行的。

前面我们知道星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恒星命名形式。一个星官是一个恒星组合,其中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颗,多到数十颗。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那么相应的天文星象之气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世上万物在稳定的状态下基本不会发生什么改变的。但事实上我们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公转,与此同时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位置关系相对于地球来说时时在发生变化。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天星之气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

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我们知道,地球及其他太阳系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当某个时刻,整个太阳系运转到天球中不同的二十八星宿位置时,当前的星宿势必会对太阳系长生一种属于本星宿的独特影响,“宿”者,过宫,驿馆也。顾名思义,是指太阳系路过此处,而不是永久停在此处。而下一个时刻,太阳系运转到了下一个星宿处,这里的星宿又会对太阳系产生特定的影响。这是从大的范畴来理解。而太阳系内部离地球很近的五大行星,尤其质量最大的木星(也叫岁星),因为各自的围绕太阳的公转而产生相对地球位置的不断变化,进而会搅动来自星宿的场力,进而对地球长生一种复杂的综合力场的影响。打个比喻,如果进行数学建模的话,太阳系就是一个常量,二十八星宿就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的二十八个常量,而太阳系内最活跃的五大行星的运转变化就是这个函数的变量,而二十八星宿的性质可以通过长期的观察进行总结和把握,而五大行星的运转变化又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并进行数学的定位,以求得它们在不同时间,不同方位对地球影响力的变化规律。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就形成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易学和道家天人合一的理论,就衍生出了历法,星占学,地理学,星命学等等。这些知识上可以推导自然灾害,预知一个民族,国家的气运浮沉,下可以推演个人的命运,人与事的变迁与运筹,也可以用来指导风水术的操作。唐李淳风的《乙巳占》,宋赖布衣的《催官篇》以及当下流行的紫微斗数,七政四余无不运用此类知识。

而关于天干地支的起源,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说的是早在公元前两千六百多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黄帝命大挠氏制作历法,大桡氏观察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探察天地之气机,采用五行的基本属性(金木水火土),创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为天为日为阳,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为地为月为阴,干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根据历法知识我们知道,月的划分是根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标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我国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义应该也是来源于此。

干支是在古代天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用来表示以岁星(也就是木星)为代表的天球相对于地球位置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并最终被人们用来计算时间。“干”表示的是天球相对于地球位置变化纵向也就是纬度的变化,该变化的轨迹呈椭圆形分布,且运行的周期轨道以及视野相对较窄。“支”表示的是天球相对地球位置横向方面的变化,也就是经度的变化,该变化的轨迹呈圆形分布,且运行的周期轨道以及视野相对宽阔。而“岁星”(木星)在“干”,“支”间的的运行,是不能总是同时处在同一个位置上的,如果它需要处于同一个“甲子”(天球经纬度)位置上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这就形成了60年为一个完整周期的表述方法——“六十甲子”,也称为“一元”。一元分为“三运”,一运为20年。而同样时刻(精确度到30分钟),同一位置上的立春,则需要180年才能回归到同一经纬度上。这就形成了180年为一个完整周期的表述方法。又称为一个“正元”。“正元”又分为上,中,下“三元”。每“一元”各含“三运”。因此,每一个“正元”含有“三元”,共“九运”,每运20年。而同样时刻(精确度到分),同一位置上的立春,则需要540年才能回归到同一经纬度上。这就又形成了540年为一个完整周期的表述方法。历法研究者称其为“大元”。一个“大元”,含上,中,下三个“正元”,九个“元”,二十七个“运”,每“运”20年。

对于一“运”这个小的周期,古人又以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为顺序划分为更小的周期,以统筹到年,月,日,甚至流时。并依次按照“后天八卦”的能量传递路线,进行循环排列,以确定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甚至每一时天星气场的变化,并用以进行推演预测,指导社会生活。这就是三元九运玄空风水术的理论根据之一。

因此,“甲子”表示的是指五大行星排列在地球同一侧,且是排列一线时对地球长生的力场的影响。(当然绝对的一线是不可能的,因为各行星的公转轨道并不在绝对的同一平面上)我们知道水星的公转周期最短,只需要84天。因此“乙丑”则表示的是24小时候,该五大行星产生的新的位移变化后对地球影响力场的综合考量,“丙寅,”“丁卯”以此类推。

以上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下面我们用另一种形式讲解。因为干支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太阳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前面讲过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如果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比如子宫)交会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更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因为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细心地读者会发现,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这就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对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也就是相对于日月五星的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结果,这就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

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实际上我们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由于轨道和运转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也就是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古代阴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五星相对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根据五星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

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这是由于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匀,这就相当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变成了漩涡,周而复始,循环一周,从而产生六十甲子的往复循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天之气下注到地上,中间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陆球是运动的,这就造成了天地之气的不同步,而且上面的钟表模型是平面状态,并不是立体空间的,如何将天地之气这种立体空间的分布状态进行定位呢?这就要用到前面的河洛知识,河图中讲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种天生地成的关系就是天地之气相对应的关系,用干支表示就是天干的五合关系;由于天之气下注过程中有衰减,所以用地支表示就是五行之气的生旺墓,即地支的三合关系。由此可知,五合关系代表的是空间上的能量分布,三合关系代表的是时间上的能量分布,天地之气交融所遵循的规律就是三五合关系,即“三五之道”。

我们小时候都玩过魔方,可以用一个魔方模型来来解释上面抽象的“三五之道”,这也是后面学习大六壬的基础知识。魔方横竖分三层,共有六个面,每个面九个格,其中,每个面的中间的格是固定的,是我们转动魔方调整颜色的标志;共有八个角,每个角有三个面共三种颜色,这也是我们调整魔方颜色的依据。我们可以把魔方的三层看做天地人三才,六个面分开来看,上下两面和前后左右四个面,上下两面分别代表天和地,前后左右四个面代表四维,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中,上层魔方的中间位置为天门,为戊土,四个角代表四孟,即寅申巳亥;下层魔方中间的位置为地户,为己土,四个角代表四季,即辰戌丑未;中层魔方的四个面的中间位置分别代表四仲,即子午卯酉;这时我们魔方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代表了寅午戌、申子辰、亥卯未、巳酉丑,然后我们按照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法则来模拟天地之间的转动,即逆时针平行转动魔方的上层(天)到120度角,顺时针平行转动魔方的下层(地)到120度角,魔方中层(人)保持固定不变,然后自上而下俯瞰魔方,把各个地支在同一平面标示出来,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十二地支分布图(如图所示)。这样就可以解释地支藏干的基本原理了,即上下层带有三种颜色的共八个角分别代表寅申巳亥辰戌丑未中个藏有三个天干,中间子午卯酉只藏有一个天干,共藏二十八干,与二十八星宿相应(实际上地支亥中藏有壬甲两个天干,地支午中藏有丁己两个天干,这和天门地户的位置以及先后天乾卦的位置有着紧密关系,其中另有深意,不再详述)。魔方模型也可以解释地支三合的生旺墓关系,即四孟为天之气,万事万物的生发之气,为生气;四仲为天之气下降,为世间万事万物所用,为旺气;四季为气之所终,暂时蛰伏地下,待时而动,为墓气。

 

       通过上面的魔方模型我们把天地交融之气立体化了,然后再把十个天干依次加入到这个魔方模型,根据五合关系找到地支间能量相互转化的时间和空间,即三合平面之间能量转化规律。例如,乙亥合庚辰,亥为天之生气,辰为地之暮气,这样天地之气就通过乙庚相合直接发生了作用,至于何时作用,如何转换,结果如何,就要再进行具体分析了。天干化合,地支化合,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五运六气,下一章会详解,读者可以自己先进行思考。

        综上所述,古人所创的天干地支及其所生成的六十甲子,不仅仅是时间的代表,而是代表了一个时空的能量的分布状态及其规律。一个干支组合就代表了一个时间内空间的能量状态,六十甲子的循环往复就是这种能量分布状态及变化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十二地支代表空间方位的能量分布,十天干的作用就是时间的指针,指针走到什么地方,就带动那个地方的能量产生相应的事件。所以,干支是一种全方位的对宇宙时空的解读,熟练掌握其中的规律,便能随时随地占卜预测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