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初中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昵称21202645 2014-12-26
浅谈初中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上传: 邓井英     更新时间:2013-1-10 22:37:24

浅谈初中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江西奉新二中舒菁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面对作文,大多数学生总会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感叹每天的生活都很枯燥,平淡无奇,根本没有什么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引进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难,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针对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谈几点建议。

一、从课本读本中积累

        立足课本,让课本成为作文的主要材料。这是作文素材积累的一个主要途径。我们所学的课文以及语文读本中有着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例、经典言论,有着无数精美的词汇语句。学生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材,教材自然成为最直接的素材来源。各科课本和读本的内容丰富,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有许多鲜活的材料可供作文时选用,尤其是语文课本和读本更是千淘万漉之后的文字精华,我们必须熟读成诵,烂记于心。首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知识。就文章的内容看,学生能博采众长,将诗词歌赋、文学经典、名家名言、典故轶事点缀在自己的文章里,不仅能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还是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使文章神采飞扬。而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不就是作文最好的材料来源吗?

       其次,初中十几门学科累加起来的一叠厚厚的教科书,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库。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资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各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生动的历史故事、广博的地理知识、丰富的电脑世界,甚至深奥的理化知识,都能成为作文“入味之药”,再现于作文中,那么,学生的作文一定不是干瘪之作,而是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的“大气”之作了。

二、从生活中积累

  生活是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的,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一个学生又怎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与社会隔离呢!学生平时看报纸,听新闻,上网,不正是了解这个社会的好时候?课余三五成群谈天论地时,不正是拓展视野,提高认识能力的时候?因此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首先,应相机而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从奥运风云到抗冰雪抗震,从构建和谐社会到感动中国人物,从台湾问题到“嫦娥”奔月,从韩寒、郭敬明到姚明、刘翔等,只有关注这些社会热点话题,焦点人物,才能灌输学生一种为人的责任感,才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之能纵观古今中外,笑谈天下风云。作文才能紧贴时代生活,与时俱进。比如:以“体验”为话题作文,学生就以抗震抗冰的事例,体验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爱,体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

        其次,学生要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和随时记录的习惯。无论是观察到的、听到的还是亲身做过的实践活动,都应及时记录下来,建立一个素材仓库。多关注每天课堂和课间的生活细节,每天寝室生活的有趣细节,每天校园的新变化、新事件等等。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随感笔录、心得体会。指导学生透过一点点生活浪花,窥及市井百态,了解人生大舞台,明白生活底蕴。学生处于敏感的年龄阶段,他们对生活往往有许多独特而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恰恰是在激情驱动下的刹那火花,如果不及时把它记下来,也就瞬息即逝,因此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写随笔的好习惯,把每天新颖而独特的感受都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就为考场作文建立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库。 比如:当今有些青年上网成瘾荒废学业,父母给子女下跪求子女戒掉网瘾的荒唐事例,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怎么教育子女,理解父母的苦心,这个材料就可以积累起来用到作文中,让学生发表其看法。

三、从自然中积累

        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虫蚁,都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与启迪。首先,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对自然多加观察,多加留心,用心灵与自然对话交流,指导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观察事物,从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写观察日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引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东流之水引发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给人以启示:客观事物是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得出不同的结论。雨过会有彩虹,云开会有雾散,这些现象昭示人生的天空不可能是永远黑暗的,终有走出困境重获光明的一天;月亮的阴晴圆缺,天空的灿烂或阴霾,河流的蜿蜒曲折,又昭示着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有曲折、波动。思接千载,.那悠悠远远的飘渺的云,使同学们联想到远方的游子回归的身影,联想到祖国的统一大业;那蓊蓊郁郁苍翠的树,使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旺盛;还有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宏大背景中所展示的生命的壮美,以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阐释的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永恒。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其次,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善于观察外部世界,还要敏于感知,勤于思考。一花知春,一叶知秋,一事一物都有必然的前因后果。不仅要观察记录,还要发掘其内在的深刻意义,渗透自己的观点。文成于思,思源于识,没有对周围生活的观察思考就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无“思”无“识”,文思就会枯竭,文章就少思想的光芒。只要我们认真思索,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奔涌眼底,让思维的触角多方接触,并用心去和大自然沟通,把自然属性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会给我们的写作提供无限契机,并在与自然的心灵碰撞中绽放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写出立意深远的习作来。

        总之,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不停思考的大脑,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作文必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问渠哪得清如许”——有了生活之活水,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有了阅读的养料,作文之花便长久开放;有了思想来导航,写作就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