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文献综述

 johnney908 2014-12-26

 五运六气学说是《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后七篇大论构成了运气学说的主体。五运六气学说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运六气学说在历史上影响深远,著述颇多。但对于五运六气的来源,五运六气预测气候的机理,以及五运六气与伤寒六经的关系,各医家、学者分歧较多,意见不一。当代亦有大家从不同方面研究论述,越来越引起大家重视。现综述如下:

1.五运六气七篇大论来源及成书年代

五运六气七篇大论为唐代王冰依据民间收藏书册录入《内经·素问》,认为其为素问遗失篇目。宋代林亿校考内经,认为运气七篇即是古书《阴阳大论》,素问第七卷已佚失,认为王冰把《阴阳大论》并入素问,当做佚失的第七卷。此言一出,历史因此争论不休。当代学者方药中先生先生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书籍流散于民间极多,后来复出也是可能的。王冰治学严谨,不可能随意杜撰,且秘本保存者有名有姓。本身素问诸篇有长有短,不能以运气七篇较长否定为素问所有。而且运气七篇与素问余篇基本精神相通,息息相关互为补充[2]。

2.历史各家对运气学说的评价

运气学说自诞生始,有赞同者,亦有否定者,但赞同持肯定意见的占主流。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称“医教要乎五运六气”, 沈括《梦溪笔谈》卷七说:“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气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亦随气运盛衰[3]。”明·马莳称《素问》的七篇大论为“医籍中至宝”。明·朱权《乾坤生意》说:“运气证治者, 所以参天地阴阳之理, 明五行衰旺之机。考气候之寒温, 察民病之凶吉, 推加临补泻之法, 施寒热温凉之剂。古人云: 治时病不知运气, 如涉海问津,诚哉言也。” 历史上众多医家如张介宾、赵献可、黄元御、汪机、马培之、万密斋、秦昌遇、吴鞠通、雷少逸等, 都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五运六气诊病治病,如虎添翼。而否定者,如张飞畴《伤寒兼证析义·运气》:“四时有非时之化,百步之内,晴雨不同,千里之外,寒暄各异,岂可以一定之法而测非常之变[4]。”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司天运气论》:“当时圣人不过言天地之气运行旋转如此尔,至于人之得病,则岂能一一与之尽合,一岁之中不许有一个生它病乎[5]。”

3.当代学者对运气学说的研究

3.1.从气象方面研究五运六气

首先,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预测气候灾害的学问,是司岁备物之学。其预测原理是以天干地支相合而形成的六十甲子为基础,再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相结合,推测气候的年、季节变化规律,进一步推断人体疾病的发生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于预测比较准确,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用运气推算来年气候的悠久传统。当代一些学者试图通过统计历史气象资料来回顾验证运气学说的有效性,刘玉芝将郑州地区30年气象要素资料距平值与运气学说推论性气候相比较,中运、司天、在泉、六气符合率分别为100%、98.6%、100%、98.3%,并认为如此高的符合率可能与运气学说产于黄河中下游有关[6]。因此认为运气学说可以推测气候变化。但是,也有相反的结论,张年顺对河南三千年气象资料总结分析后,认为运气学说推断的符合率最高仅为21.4%,提出运气学说不能用来推断河南的气候变化,得出运气学说不能用来推断河南省的异常气候变化[7]。前者使用的是现代气象记录的气温、降雨量、风速数据,后者采用的是古代文献。前者采用的地区较局限,年限较短,但数据精确,后者反之。得出的结论迥异,令人困惑,显然有待更深入的科学研究。运气学说研究的对象是60甲子年周期内不同年的气候变化,他描述预测的气候种类是一种比较关系,是在宏观水平对60年周期气候归纳分类的结果,其使用的指标是风寒暑湿燥火,而不是现代气象学中通常所使用温度、湿度等要素。因此,如果我们要从现代气象学角度来考察运气学说的准确性,就要用统计学方法把温度湿度等数据平均化,再将其转化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类型,最后再比较60年内的气候变化,这样所得到的结果,可能才是运气学说可比较的对象。

3.2.从天文学方面研究五运六气

五运六气的核心就是阴阳五行,正好暗合日月五星,而太阳、月亮、五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重要天文因素,因此很容易使人产生联想:运气学说的天文基础可能就是日月五星运动。现代许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日地、月地、日月地、木星方面。赵明镜、黄慧杰等对太阳黑子活动与五运六气的相关性做了统计学处理后,认为五运六气包含了太阳黑子的周期活动[8][9]。太阳黑子活动有11年,22年的峰谷年周期。太阳黑子增多时,离子束辐射增强,进而影响地球磁场和大气运动,导致气候波动。傅立勤认为:60年甲子周期相当于一个朔近月会合周期,一个朔近月会合周期含有十五种近点月、十二种邻点月、十种对点月周期,古人所言十二地支相当于邻点月运动周期,十天干相当于对点月运动周期。认为五运六气的实质即朔望月与近点月共同影响日地关系而产生摆动的基本周期,指出研究运气学说要从月亮运动中寻找干支运气规律[10]。一些学者根据现代天文学、气象学研究,占太阳系质量99.8%的太阳只有1%的角动量,而质量不到0.2%的行星角动量为99%,五星对地球和太阳具有明显作用。依据行星会和周期计算了五大行星的相似周期,进而利用相似周期及其叠加值,预报太阳黑子活动、地球自转速度及降雨量等气候变化,与实际情况相符。认为运气学对地球气候太过不及的论述尚较粗略,但却具有深刻的天体物理背景[11]。但是这些研究均无法解释运气学中干支蕴含的寒热燥湿变化,只是发现日月星辰运动有近似的周期。比如天干化五运,为何甲己化土,而土代表着此年气候以湿润多雨为主。那么相应的甲年日月五星运动有何具体变化?日月五星又如何影响地球接受的辐射量、洋流运动,进而形成具体的气候?甲年究竟代表太阳黑子强活动,弱活动,还是中等活动? 目前现代科学还不能建立准确的气候模型来预测长期气候变化,对气候形成的复杂过程知之甚少,显然要圆满解释运气学说预测气候的机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显然古人并不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纬度等微观因素的基础上,进而建立气候模型的。因此,必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从当时古人的认知水平去思考五运六气,才能理解其真正内涵。

3.3从干支纪年方面研究五运六气

学术界主流认为干支纪年起源于太岁纪年,而太岁是假想天体,与木星运转方向相反,绕天球一周12年。太岁的出现是由于古人发现木星绕日周期为11.86年,每年岁首其位置都要超前一点,即存在岁星超辰问题,因而假想了一个天体太岁来解决这一问题。据张闻玉考证,中国战国以前都是观象授时,纪年早期为帝王纪年,后出现短暂的木星纪年,由于存在岁星超辰问题,改用假想的太岁纪年,开始用十二地支将天球赤道均分为12等分。这就是十二地支纪年的开始,开始脱离实际天象的推算式纪年。由于存在干支计日的悠久历史,很自然的过度到干支纪年。因此,干支纪年与实际天象无关[12]。江晓原等研究左传和国语,利用现代天文学方法计算对比,发现很多木星记录天象与实际天象并不符合。说明这些记录已是类似干支纪年的符号记录,并不代表实际天象[13]

4.伤寒六经与五运六气学说关系研究

对于伤寒六经的来源问题,由于仲景在自序中说撰用素问,加之《素问·热论》中说:“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与伤寒论中六经病排列顺序相同。大多数学者认为伤寒六经来源于内经六经。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伤寒六经病与内经中六经病证候有诸多区别,排列次序也不尽相同,因而不能混淆二者。冯世纶认为在学术上伤寒论更多源自《汤液经》,而非《黄帝内经》,医经、经方自古有别,伤寒六经来自八纲,两个六经不能混淆[14]。陈伯涛氏说:“《伤寒论》所说六经,是从《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与《内经》六经的涵义不完全相同。学术在不断更新,《内经》热论的三阳证候,都是仲景的太阳证,热论的三阴经证候都是仲景的阳明经承气证,而仲景的少阳证和三阴证,热论里没有谈到[15]。”

总之,伤寒六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自成体系,又源自内经,与五运六气之六经既相关又有区别,因此必须综合分析梳理,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