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小爱吃的大马美食全攻略

 真友书屋 2014-12-26

小爱絮语:爱吃妈妈的美食秘籍是神马?就是无时不刻都拿着小本在记的爱吃精神!希希母子这次去大马,品尝了30多顿当地多元文化的美食,整理出20多道最值得推荐的美食!小爱彻底折服了,泣血推荐!马年品尝大马美食了,每道美食都有适合宝宝的星级哦~


文、图/@希希妈


为期两周的马来西亚之行是我和希希赠予彼此的一份礼物——我的礼物是带他暂时离开寒冷雾霾的帝都,在大马初夏般的阳光中感受异域风情和妈妈百分百的陪伴。他送我的礼物,则是按照妈妈的方式来旅游——有工作亦有休闲,有阳春白雪亦有下里巴人,走夜市挤庙会吃排档尝路边摊,充分感受大马的市井生活。我以这种方式向两岁两个月的希希介绍这个世界,也介绍我自己。


在回程的候机大厅里,我发了这么一则微信:“要回家了。尽管小猪半夜高烧不退的时候我后悔过,小猪病后情绪敏感大吼大叫的时候我偷哭过,尽管我这两周每天的平均睡眠只有45个小时,但他的确是非常棒的旅伴。我们成了更相知的好朋友。期待宝爸明年加入我们的旅程。”


这次去马来西亚属于临时起意,大马同事SY盛情邀约加上亚航机票打折,让我厚着脸皮请了一周假又申请一周work from home,凑了这奢侈的两周用于兑现我“一年一次亲子旅程”的承诺。


同事SY和他太太也算是超级吃货,他们觉得两周很有必要,因为要尝遍大马各种族的代表性美食,没有个30来顿没法实现。一天三顿,这样算下来怎么也得10天吧。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以早餐、中餐和晚餐为时间坐标,第一周在SY夫妇吉隆坡的家办公,基本每天醒来洗漱完毕就开车出去吃早餐,回来后工作一早上,中午再开车出去觅食。第二周在美食之都槟城的三天更夸张,每天四顿——早中晚三餐加一夜宵。


听说SY夫妇和他们的朋友们每年都会几次开车四五小时去槟城,什么都不为就为解口馋,一天五顿都是常态,几乎所有的摊铺都给他们尝遍了。他们夫妻的口味又极具包容性,马来餐印度餐华人餐样样都赏识。此行有这两位美食向导,我和希希实在口福不浅。


吃是一种历史和文化,这是槟城街头的老姐妹面摊,非常有名,两个姐妹快80岁了,一生未嫁一生卖面


我估计你心里在问了——你家孩子受得了吗?两岁孩子的旅行难道不应该是星级酒店和沙滩大海吗?


首先希希随我,是个热爱美食也热爱新奇体验的小吃货,很少有他不爱的食物(除了辣),也从来不知积食为何物。从他8个月开始我就尽量不给他喂饭,让他锻炼独立进餐,所以希希很小就习惯于自己坐在儿童餐椅上,套着饭兜,操着学习筷或者叉子、勺子,津津有味地吃。在饮食问题上,他的确非常非常地省心,我唯一要注意的是控制他的食量和结构(比如控制油炸食品和糖的摄入)。


这次旅程,希希最伤心的一天不是肚痛、高烧39度不退(不小心喝到游泳池的水导致病毒感染)、被我夜里每隔一小时揪起来喝水降温,而是次日被当地诊所的医生告知24小时内不准吃饭不准喝奶只能靠生理盐水饮料补充能量。这个禁食令可能是希希迄今为止面临的最大的意志力挑战。


记得那晚我们一行人跑街串巷去吃驰名的猪肚汤和炒苦瓜,怕希希眼馋我给他买了闪光玩具分散注意力。开饭的时候,希希忽然嘱咐我将玩具收起来,自己一言不发端坐在儿童椅上看我们吃,不闹,也不做任何尝试性请求,这样隐忍实在让人不忍心。我提议我也不吃了,陪他离席逛逛;他摇头,但嘴角分明下撇,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转啊转啊却不下来,着实让人心疼。


24小时之后,希希症状全无,但情感却脆弱起来,特别特别地黏我,分分秒秒都不愿离开,一有不如意就会大哭大闹。最让我崩溃的是到槟城的第一夜,他睡到半夜噩梦惊醒,歇斯底里地哭喊尖叫,完全不接受抚慰,仿佛要把前几天的病痛就医的恐惧和对陌生环境的紧张全部倾泻。等他闹腾完毕睡去,我哭了——我已经好几夜没怎么合眼,精神压力也很大,对宝宝的愧疚、对打扰同行同事的不好意思…….


后来我自己也做了深刻反省,改进如下:


1. 砍减次日的行程和驱车时间,晚饭和夜宵就不随大家去了,我留在住地陪希希把旅行节奏慢下来,散散步聊聊天早早入睡;


2. 任何安排都和他事先商量,让他参与决策——比如“妈妈明天早上要有电话会议,你是否愿意让**陪你?”、“我们计划明天7点半出发吃早茶,你愿意早起参加还是pass了睡睡懒觉?”


我后来发现希希是个非常有契约精神的小朋友。但凡他想明白说“好”的事情他大抵都会遵守。有意思的是,尽管后面我有意缩减每日安排,但随着身体状况的好转和适应能力的增强,希希什么都要参与,一刻也没有掉过链子——


我们一起爬上了位于槟城亚依淡山中的东南亚最大庙宇极乐寺;我们一起逛吉隆坡大夜市感受那份市井生活的朝气;我们分花生给皇家山的野生银叶猴,喂胡萝卜给小兔,追逐小猫小鸟小蝴蝶;我们在一个电闪雷鸣大雨未至的夜晚乘着小舟在瓜拉雪兰莪县看萤火虫的绿光点亮丛林;大宝森节那天我们追随拥堵熙攘的人群见证虔诚的印度教徒用银针穿刺双颊和背负巨大刚制枷锁的方式进行赎罪和祈福………


我和希希在极乐寺里跪拜


小猪不再夜里惊醒大呼大叫了,旅途的后半程他变成我的小甜心,会出人意料地给我一个吻,或者奶声奶气用小大人的强调说:“妈妈,你快坐下,我们聊聊吧。”


我第一次听他使用比喻句——“姐姐,你的白裙子像风一样,像白云一样”;


我第一次听他“做诗”——“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大灰狼叫了,双子塔的灯亮了”;


我第一次领略他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声音?车为什么停了?绿灯怎么还不亮?这个好不好吃?那个辣不辣?冰为什么融化?和尚叔叔为什么给我手环?我们还要去哪里?……


回到北京之后,我爸妈都说希希好像变了一个人,他实在成长了许多。


这么长一段引子之后,我和希希开始正式介绍您带宝宝来大马不得不尝的美食!想了半天,我很难向你介绍一家家具体的餐馆,而只能根据菜式来介绍,因为好吃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SY夫妇总是在我们赞许美味之后淡然笑笑:这只是冰山一角……


我发现,在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又十分讲究吃的地方,真正的美食是藏匿于民间的。旅游攻略网站上那些排名最高的餐馆不是因为口味最佳而是因为座落于最繁华的路段、定位游客。在美食天堂的槟城,真正的美味恰恰都是没有醒目招牌的档口,大家完全靠路牌来定位(说来你不信,有的人是靠GPS定位)。对于没有美食向导的游客来说,最简单易行的秘籍就寻人多队长的地方,大抵没错。



槟城街头大家排队吃ice cacang


马来西亚的饮食基本分三大类:马来、华人和印度(大马的人口结构是马来族占63%,华人占25%,印度人占7%)。在此之上,这三大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又相互影响,菜式不断融合创新。华餐大家可想而知,有客家式的、福建式的、粤式的,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譬如SY夫妇都是爷爷奶奶辈从福建下的南洋),这些菜肴寄托了浓浓思乡之情又不断迎合热带的气候特点、应用本土材料不断进行改良,形成别具一格的风味。


吉隆坡一家著名的港式早茶铺,真的有百多号人挤在一个大堂里吃,颇为壮观


1.不得不尝的马来美食:


椰浆饭Nasi Lemak



适合小朋友度★★★★★


顾名思义在煮饭的时候加入椰浆,吃起来自然香喷喷的,有些马来人还喜欢加入班兰叶以增添风味。很多去Madam Kwans(很有名的马来餐连锁店,在KLCC大厦和大多数购物中心都有分店)的旅客必点的就是椰浆饭(配咖喱鸡和炒香的江鱼仔)或者三色饭(配炸鸡腿)。


沙爹肉串Satay



适合小朋友度:★★★★


大家对沙爹的了解应该源于沙爹牛肉干吧?沙爹的味道其实就是花生酱、椰浆和各种香料的混杂。羊肉、牛肉和鸡肉切块腌渍串好,放在炭火上烧烤。吃的时候搭配新鲜的黄瓜片、洋葱片、沙爹酱和马来米糕(Ketupat)。马来米糕是非常传统的马来食物,看上去颇像国内的粽子,只是人家用的不是糯米。马来米糕本身没甜味,需要沾沙爹酱吃。


啰吔Rojak



适合小朋友度:★★★


有的人翻译成“罗惹”,简而言之它是一种淋着黑黑厚厚的花生虾酱和花生碎的蔬果沙拉。典型的蔬果组合有菠萝、黄瓜、沙葛、生芒果、青苹果、莲雾等。如果酱不辣,小朋友可以吃,但个人认为花生虾酱太浓太甜。槟城的啰吔格外有名,每条美食街都比有几家档口,值得一试。喜欢花生碎的同学可以叮嘱店家多来一勺哦。


参巴马来盏 Sambal Belacan


适合小朋友度


直白翻译就是马来辣虾酱,是大马餐饮精华之所在。不仅马来餐里频繁使用,华人的汤面里也都会加一勺黑漆漆的参巴马来盏。基本做法是将炒香了的干虾膏和多种辣椒、姜、蒜、干葱头、香茅末等混杂在一起。该酱初闻起来有海产腥臭味,有的人对此非常不适应,甚至闻着就恶心,但一旦习惯了,则欲罢不能。我的当地朋友半开玩笑说,如果你不爱参巴马来盏就不要凑热闹去槟城了,因为无酱不成餐。


2.不得不尝的印度美食:


印度煎饼Roti Canai



适合小朋友度:★★★★


到了mamak档,印度煎饼和拉茶是必点项目。mamak档是由淡米尔裔(印度)穆斯林经营的路边摊。阿牛的《mamak档》是这样唱的:“几支大雨伞,几块大木板,搭在车水马龙的路边……因为话很多,因为夜漫长,所以我们都去mamak档。是什么让我们黑了眼眶,讲到兴高采烈,脸油油发光,热烘烘像roti canai一样。”


roti canai是原味,加沙丁鱼的叫roti sadin,加鸡蛋的叫roti telur,加香蕉的叫roti pisang,加鸡肉的叫roti ayam。我和希希最爱的是roti tissue,饼入其名,薄如纸巾,呈金字塔形架在餐盘上,边缘还淋着些牛油,咬一口那个酥脆香甜啊,教人欲罢不能。


印度炒面Mee Goreng



适合小朋友度:★★★


其实在国内,我就很喜欢在星光天地B1层的food court吃印度麻麻面(我估计麻麻就是mamak的音译吧)——蒸熟/煮熟沥干的油面和鸡蛋丁、豆泡丁、蔬菜丁,加以酱汁和糖大火炒成,口味鲜鲜甜甜,像极了我家乡的芜湖炒面。


在这里,我再次吃到思乡的味道,也无限感慨世界虽大虽多远,但对美味的追求却可能殊途同归。在槟城的一个印度排档,我吃到的一碗印度辣面,口味居然也与我芜湖老家楼下的一家麻辣烫口味出奇地相似。可以叮嘱店家在炒面里不放辣,这样小朋友也会非常喜欢吃。


3.不得不尝的华人美食


肉骨茶BakKut The



适合小朋友度:★★★★


吃过肉骨茶的人都知道,它和茶没有半毛钱关系,基本就是用药材和猪骨、猪肉熬成的汤。汤色淡淡酱黑又散发药材味道,十分之鲜美,是肉食动物的不二选择。一般肉骨茶里会有排骨、猪蹄、猪肚、猪肠等。很多人也会另叫一碟豆腐卜或油条(共通之处是可以吸收汤汁的精华)。肉骨茶汤泡饭实在是太下饭了,教你一边叫撑却一边将最后一滴汤和最后一粒饭扒进嘴里!希希喜欢那是不用说的。


酿豆腐



适合小朋友度:★★★★


酿豆腐是客家菜。我们在吉隆坡的第一餐就是吃的怡保律酿豆腐。酿豆腐的特色是将鲜肉馅儿(由于穆斯林禁食猪肉所以很多地方都是鱼泥代替)塞入软软的白豆腐,在油中略略一煎;通常除了在白豆腐里加馅儿,人们还在苦瓜、茄子、红辣椒、苦瓜里加肉馅,上桌的时候红红绿绿白白一大盘煞是热闹。由于口味清淡,还算适合小孩子;口味重的人可以自主加入辣椒酱或海鲜酱。


广府鸳鸯面



适合小朋友度:★★★★


都是改良的福建特色,最出名的是1927年的老字号王金莲。广府鸳鸯炒面也有人叫“肉羹汤滑蛋鸳鸯面”,河粉是软溜的、米粉是烘脆的,两者参杂再淋上鲜美的肉羹滑蛋芡汁,实在是口感丰富。另一种必尝的面食是炭火福建炒面,浓郁的黑色酱油加炒香的猪油渣,卖相一般但口感不错。因为福建面爱勾芡,总给我油腻的感觉,所以吃起来还是有点点顾忌。


炒粿条CharKway Teow


适合小朋友度:★★★★


粿条就是河粉,通常是粿条加蛋末、豆芽、血蚶、虾、老抽、猪油等大火快炒。在马来西亚吃过好几次炒粿条,相较之下槟城的风味还是略胜一筹。我和希希都喜欢看大厨挥汗在昏黄的灯光下炒裸条,那个拼命三郎的劲头哦。看我们咯咯笑,大厨委屈地解释:“不用力快炒,这么大的火,裸条和打蛋就粘底了嘛!”炒好的粿条,看上去干干香香的,吃起来又滑嫩可口,着实让人上瘾。小朋友吃炒粿条没有问题,但考虑到炒面吃多了还是会上火,所以我一般我都会给希希要一碗粿条汤,清清淡淡的又美味又好消化。


瓦煲老鼠粉



适合小朋友度:★★★★


这名字起的!老鼠粉就是广东人很熟悉的晶莹剔透、粗粗短短的银针粉。银针粉加了老抽和麻油,看上去的确有点像…在瓦煲里加点粗米粉炖一炖,再打一颗生鸡蛋,这热气腾腾的美味会让你即时忘了它恶心的名字。


kaya 黄油烤面包


适合小朋友度:★★★★★


这是典型的大马早餐。第一次点它完全是为了应付小朋友——烤面包片嘛,看起来最西式最安全。但我咬了一口,就没法忘记它的味道。刚出烤箱的面包片,本来就是热热香香两面略酥,再涂上Kaya——由椰浆、椰汁、鸡蛋、砂糖、黄油、班兰叶等制成的甜酱,配上一杯大马特色白咖啡,真是简单的美好。记住啦,若你和我们一样坐着红眼航班去大马,下飞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机场出口的旧街场(oldtown coffee)连锁咖啡速食店,要一份kaya烤面包。


白切鸡


适合小朋友度:★★★★★


我实在是白切鸡的超级粉丝,在国内就超爱海南鸡,到了大马更是鱼儿回到水中。同事推荐的是安邦乐园鸡饭店。据说鸡肉如此之鲜嫩是因为煮熟后就放在一大盆冰块中,鸡肉在冷热刺激之下更有弹性。通常白切鸡会配粥(比如鱼片粥、猪肉粥)或鸡油淋的白米饭。在怡保,炒芽菜也常常和白切鸡配在一起。


咖哩叻沙汤面Curry Laksa



适合小朋友度:


就是咖喱汤面,汤底是各式香料(辣椒、蒜蓉、虾米、香茅、南姜等)加椰浆熬成的辣味浓汤。汤底的浓郁程度直接影响了当地人对它的好评度。通常一碗咖哩叻沙汤面,面不多,但汤里很多配菜,比如蚶、鱼丸、豆腐卜。真正的吃货,会把浓浓的汤底也喝得一滴不剩。希希非常馋这个面,可惜对小朋友来说太辣太浓郁。


4.不得不尝的饮料和水果


各种热带水果,希希吃红色火龙果


椰子



适合小朋友度:★★★★★


通常餐厅点的椰子都是泰国进口的,比较小只,汁水很甜。当地人更喜欢光顾路边的本地椰子铺。成百上千刚刚从椰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椰子堆在一起,有大有小。你挑一个,店家便举起砍刀三下五除二砍开顶帽,插上吸管。当地新鲜椰子较泰国进口椰子甜味稍逊,但汁水更多,价格也只有大约一半。喝光了椰汁还可以用小勺慢慢刮椰肉,真是鲜啊。


榴莲和山竹


适合小朋友度:★★★★


榴莲是果王,山竹是果后。据说榴莲是热性的,山竹是凉性的,所以怕榴莲吃多了上火可以再来几颗山竹(偷笑)。我原本不爱榴莲,但在吉隆坡central market二楼久负盛名的娘惹菜餐厅Precious Old China吃了榴莲冰激淋后,就立马被勾引了。据说如果五六月份榴莲季去吉隆坡,可以花20多元人民币吃榴莲自助——eatall you can!。山竹可以在吉隆坡去槟城的路上买,价格十分之便宜——20元人民币3公斤。


马来西亚式刨冰 Ice Kacang 和煎蕊 Cendol



适合小朋友度:★★★★


也有人叫晶露:一碗刨冰上面淋上透烂的红豆、黑糖、班兰汁浸绿的米粉,再加一勺香浓的椰浆。在炎热的槟城街头排着长队只为买一小碗ice kacang,刨冰吸收了椰浆和其他甜料迅速融化,吃了第一口便再也停不下来。我在吉隆坡的某大商厦里也买过一碗ice kacang,那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市井的美味,要在市井中品尝。


洛神花茶



适合小朋友度:★★★


对洛神花茶心向往之久矣。这次在Precious Old China,毫不犹豫地点了一杯,果然惊艳。一朵血色的洛神花(也就是玫瑰茄)漂浮在半透明的红色玻璃杯中,花香和陈皮香相混杂,酸酸甜甜,实在是生津止渴的最佳饮品。听当地人说,洛神花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c,对心脏病、高血压都有疗效,几年前懂点中医的人都爱买回去做日常饮品,但这几年它的功效广为人知,价格便很快哄抬上去了。


拉茶(Teh Tarik)和白咖啡


适合小朋友度:


这两种饮料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吧。拉茶就是印度人的奶茶或者“飞茶”,做的时候很有表演性。


白咖啡的得名也不是因为它是白色的,而是因为经过轻度低温烘培及特殊工艺加工后大量去除咖啡碱,将咖啡的苦酸味和咖啡因降到很低,颜色和普通咖啡相比更为清淡柔和。很多人都会在离开大马前去超市买几袋旧街场的速溶白咖啡回去送给朋友们品尝。


希希妈的大马亲子游独家tips


1.机票:去马来西亚最便宜的航班是亚航(Air Asia),常有打折特价机票。一般折后价北京-吉隆坡往返1000-1500人民币之间。有计划去大马旅游可提前半年关注该航空公司网站。


2.换汇:不用提前换汇。在机场找适用银联卡的ATM机,取出的直接是马币,汇率合算又方便。几乎所有大商场也都有这种ATM机,所以一次不用取太多。


3.推车:孩子三岁以下强烈建议带简易轻便的小推车。半年前我带希希去厦门,这次带他去大马,一个人搞得定绝对有小推车的功劳。它可以在宝宝困的时候应急,可以“爬”楼梯,可以上下扶梯,实在太方便了。


4.就医用药:一定要带常备药。比如温度计、创可贴、妈咪爱、美林等等。出门在外的找到一家药店买到你用得习惯和放心的药并不是那么容易。在马来西亚孩子头疼脑热的千万别犹豫,自己搞不定就去街边的私人诊所。据我好几个当地朋友说,他们从小到大都是由小诊所伴随,除非真的有大问题一般不去大医院,取医院还需预约。这次我带希希去诊所的体验非常好,华人医生那个细致温柔,最后医疗费加药费也不过80元人民币。


5.当地交通:如果在当地没有朋友自己又不会驾车,如果想亲子自由行可能得依靠地铁+打的。当地出租车数量不及国内,并非想打车就有车,要做好心理准备和事先谋划。


6.关于吃:如果是吃货却因为带着孩子没有时间和精力慢慢探寻,最讨巧的办法是去最好的商场food court,类似北京新光天地B1层,只是食物质量好很多,家家都是老字号。我强烈推荐的foodcourt美食集中地叫Publika,位于Petaling(距离吉隆坡市中心15-20分钟车程),我上面提到的美食,差不多一半以上都可以在这里领略。


7.关于看萤火虫:其实我在安排行程的时候,考虑过吉隆坡国家动物园和双威礁湖游乐园(Sunway Lagoon,其实就是水上世界),但最后都放弃了。放弃前者是因为据说没有特色,放弃后者完全因为希希第一周的病情。


但幸运的是,我们没有错过去瓜拉雪兰莪县看萤火虫,这也是我向所有亲子游家庭强烈推荐的项目,那种神秘的静谧的美的体验,真的是太美好了。


线路可以这样安排:吉隆坡出发,然后在1)蝴蝶园经停看蝴蝶(非常美,各种各样的蝴蝶在热带园林中翩翩起舞),中间经过2)瓜雪皇家山的小型动物园,其实主要是看黑黑的银叶猴,这些猴子亲近人类,会从你手里拿花生和长豆角吃,却没有进攻性,比较适合和孩子亲密接触。从一个猴山到另一个猴山可以坐“小火车”,小朋友非常开心,路上不妨再在3码头海鲜楼(JetiSeafood Restaurant吃顿海鲜,我推荐的菜有咸蛋黄炒螃蟹和炒大虾,当地人还很喜欢叫几块鱼饼和一大袋炸虾片、炸紫薯片做饭后零食。酒足饭饱差不多天快黑了,嘿,萤火虫正等着你和宝宝呢。



8.关于休闲:即使是文化美食之旅,带着孩子也要张弛有度,总得找个海滩,吹吹海风,坐坐渔船,好好松弛一下神经嘛。


我强烈推荐的适合亲子的度假旅店叫作PortDickson Resort距离吉隆坡市区车距一个半小时。这里差不多算四五星酒店吧,推荐住一到两夜。推荐原因有二:


1海上别墅别具一格,夜里伴着退潮涨潮的声音入睡该是多么的浪漫。水上water chalet大约800元人民币一晚。我和希希秉着节约精神住的beach house,价格是water chalet的一半,少的是奢侈,但一样非常舒服,窗外就是沙滩和海水,感觉也很好,一般一个标准间可以住至少三个大人,因为有两张标准床和一个午休的床榻。


2这里有儿童泳池、儿童游乐场和儿童动物园。每天早晨10点多是动物喂食时间,小朋友们可以进动物园亲子喂兔子、鸽子、海龟、孔雀和大公鸡。


9.关于一般物价:吉隆坡的物价水平比北京便宜至少三分之一。槟城的美食和水果就更是便宜了,一碗面67元人民币,一杯饮料23元人民币,基本你想点什么就点什么,不用太担心超支问题。


10.关于手信:如果从马来西亚买糕点带回国,买"张洪"牌,很多商场都有,老字号,当地人都很认。


11. 一个教训:出门要带小零食和小朋友熟悉喜欢的书,必要时抚慰情绪。我这次自作聪明本英文新绘本,死重,小朋友还不喜欢。穷途末路的感觉。


文章发表于:2014年1月2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