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殷姓

 天涯待归客 2014-12-26

殷姓

殷姓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74位。源出于子姓,是殷商王族的后裔,商朝于第十代君王盘庚时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史称殷商。周武王灭商后,商纣的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即殷氏。
10
本词条 正文缺少必要目录或最新动态,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10个积分。

基本介绍

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殷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殷姓约占全国汉族殷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历史来源

我国的殷姓,正如《世本》所记载的“周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是殷商王室的后代。当然,“殷”虽然是始见于3300多年前的盘庚之后,但是往上推溯,后世的殷姓人士自然也是传自以仁德见称的子姓成汤了。

关于殷姓的姓氏来源,《姓纂》上还有一段更为详尽的记述说:“殷姓,成汤国号也,22代,44王,629年,为周所灭,子孙以国为姓,汝南。”周武王灭纣,是在公元前1122年,换言之,后世的殷姓,是在距今3100年以前就出现了的,他们的最初发源地,也在北方的河南和河北一带。

另外,还有一支殷姓,也是发源于河南境内。这是根据汉代史游所著《急就篇》姓字注所说的“殷水在颍川,居之者以为氏。”这批“以地命氏”的殷姓人士,使后世殷氏的阵容,坚强庞大不少。

殷商被武王所灭以后,虽然“子孙分散,以国为氏”,但是,根据后来其子孙的活动情况,他们主要仍繁衍于我国的北方,因为,从汉代以迄唐宋的漫长时期,在历史上著名的殷姓人士,几乎完全都是北方人,其中以又以河南长平的殷家最为出类拔萃,古时的长平,就在今河南省的西华县东北(今河南省西华县东夏亭镇)。 《水经注·沙水》:“沙水又东南迳东华城西……。又南与广漕渠合,上承庞官坡,云邓艾所开也。虽水流兴废,沟渎尚夥。昔贾逵为豫州刺史,通运渠二百余里,亦所谓贾侯渠也。而川渠迳覆,交错畛陌,无以辨元。河水又东迳长平故城北,又东南迳陈城北……。”其中东华城按《水经注·颍水》所载:“颍水(即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又过西华县北……,有东故言西也。”西华与东华是相互为名,必在西华附近。中国方志丛书·西华县续志·疆域志》据《水经注》进行考察,认为东华城就在今西华县城东北的东夏亭。上引《水经注·沙水》说沙水迳东华城西,南流至陈城(治今河南淮阳)北。按《中国方志丛书·淮阳县志·舆地志》载:“长平故城,在县西北七十里。”此地即今之东夏亭镇。长平殷家的出人头地,是开始于晋代曾官至光禄勋的殷羡。殷羡的字洪乔,曾经创造出一个有名的成语“付诸洪乔”,使他的大名在我国民间更加流传不断。 原来,殷羡的性格十分耿介正直,当他被任为豫章太守赴任时,京城里有许多人托他带书函转达,数日多达100余封,可是当他走到石头城的时候,竟把所有的书函统统丢进河里,并且说:“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于是,后世就把寄书遗失者,泛称为“付诸洪乔”或“洪乔之误”了。 发源于北方的殷姓,后来传到山东一带,曾经蜕变成为另外一个姓氏“衣”。这段渊源,《康熙字典》上记载得十分清楚说:“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者,殷之胄,见礼记注疏。”换言之,现在的衣姓,是由于读音相近而从殷姓分出来的,姓衣与姓殷的人,本来是一家人呢。

迁徙分布

殷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殷姓发祥于今河南省境,自从西周得姓之后,至秦统一六国,他们大多繁衍于这一带。秦末时,殷姓大多居于河内野王(今河南省武陟、沁阳一带),汉初迁汝南(今属河南省),至汉北地太守殷续,又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并以此为中心,不断繁衍,发展成为一个较大家族。除此之外,在秦汉之际殷姓见诸史册的人物还有:会稽假守殷通,琅琊博士殷崇,雁门人殷谟,弘农功曹殷肃、东海人殷嘉,左冯翊殷周,可见此际今浙江、山东、山西、陕西等地均有殷姓人活动的身影。三国时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参,吴人殷政,可见已有殷姓人南迁于今江苏、四川一带。

两晋南北朝时,陈郡尤以长平之殷姓人发展迅速,族大人众,名人辈出,并发展成为殷姓陈郡郡望。此际,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官职调升等原因,殷姓又有南迁润州(今江苏省镇江)、歙州(今安徽省休宁)、豫章(今江西省南昌)等江南之地者。如陈郡长平人殷羡、殷浩父子均仕宦于晋,后贬为庶人,徙于东阳之信安县(今浙江省衢州)。隋唐时期,殷姓除继续昌盛于陈郡长平外,分布更为广泛,并有殷盈孙在唐僖宗年间仕宦成都诸曹参军且落籍当地。

宋元之际,随着金兵和蒙古骑兵南下,中原、华东等地战火连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不惜颠沛流离四处逃难,于是殷姓分布更广,南方的广东、福建,北方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均成为殷姓难民避难所。明初,殷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明末,殷姓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清代,殷姓人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并有山东、河北之殷姓闯关东谋生入居东三省。如今,殷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殷姓约占全国汉族殷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宗族特征

1. 少数姓氏中以国为姓,属商代王室后裔。

2. 殷姓是个历史悠久的姓氏,也是拥有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

3. 殷姓南迁要比其他姓氏早得多,为他姓所不可比拟。

4. 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河南殷姓一直为天下殷姓之主流,他支所不能撼。

5. 派生出衣姓。据《康熙字典》所载:“齐人言殷,声如‘衣’,今姓有衣,殷之胄。”胄即后代子孙,由此可知,今山东省境内的衣姓,是由殷姓转音而派生出来的。

历史典故

〖第一〗

东晋政声远播的荥阳令殷褒 字符祚,是陈郡长平殷氏魏晋以后有史可考的第一人,也是西汉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太守殷续之后陈郡长平殷氏的又一位历史名人。其祖先由野王(今河南沁阳一带)徙居汝南(郡治在今河南汝南县),后又移居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殷褒之后的陈郡殷氏十分强调家庭教育,走文化显名立身入仕之路,文武相继,名人辈出,魏晋以后成为望族。殷褒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政绩卓著的有为之士。《殷氏世传》记载,殷褒赴荥阳令时正赶上当地遭受连年水患,积水成灾,百姓饥寒交迫。殷褒到任后率领百姓兴修水渠40多里,将积水导入黄河,解除了水患,当地百姓将此渠命名为“殷沟”以示纪念。在百姓安定下来以后,殷褒广筑学馆,组织百姓子弟入馆学习,百姓们编成歌谣称颂他:“荥阳县令,有卓异政绩,办学校,百姓们从此受到教育,使后世子孙耻于讼争。”这首歌谣被后世多部典籍收录,殷褒作为一代名吏,其事迹流传深广。《艺文类聚》第五十三卷有殷褒推举同郡朱伦的荐表,文辞典雅;《新唐书》录有《殷褒集》二卷。

〖第二〗

魏晋风度代表人物之一的殷羡 字洪乔,东晋陈郡长平人。曾任长沙太守、豫章太守、光禄勋等职。史书上说殷羡资性耿直,在任长沙太守转迁豫章太守时,都中人士托他给亲友带书信一百多封,他走到石头城把信全扔到水里,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因为殷羡字洪乔,“付诸洪乔”于是成为了一个典故,意谓遗失书信。后人多认为殷羡性格古怪,其实这正是魏晋名士的做派。敢于按照“真我”行事,对别人如何评价毫不在乎,表现了殷羡独立特行的人格。史籍把这些记载下来,本意也只是记录前人非比寻常的做法,并无贬责之意,后人也应该更宽容的看待。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现象,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对此有过专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强调精神自由,追求真挚、真诚和自我存在,不娇饰、不虚伪,体现了人的个性的风姿和生命的情调。殷羡的名气大,性格又异于常人,因此后世民间传说中他的故事很多。殷羡历史上是一位有识见、有才能的人,如苏峻叛乱,把晋成帝挟持到了石头城,殷羡时任大将军陶侃的长史,两军对垒,陶侃军大部派往苏峻后方烧其军粮,忽闻苏峻急攻京口一带大业堡垒,陶侃想派兵驰援,殷羡建议说:“此时派兵救援,兵力更为分散,不如乘苏峻的石头城空虚,直捣其老巢。”陶侃采纳了这个建议,一举平定了叛乱。

〖第三〗

东晋建武将军殷浩 (?~356)字渊源,陈郡长平人,殷羡的儿子。年轻时就有美名,喜读《老子》、《庄子》,擅谈玄;史书载殷浩的叔父殷融本也喜欢《易》、《老》之学,但是和殷浩一起交谈的时候,总是谈不过殷浩。时任宰相的王导曾与殷浩谈玄由白天而至半夜,两人谈来兴趣盎然,而当时在座的其他名士,对他们谈的内容则如坠云里雾中,由此可见其谈玄水平冠于一时,因而成为声望很高的名士。有人问殷浩:“常听说将要做官的人总爱梦见棺材,而发财的人总梦见大粪,这是什么缘故?”殷浩回答说:“官本来就腐臭,所以将要得到官职,就梦见尸体;钱本来就像粪土一般,所以将要得到钱财,就梦见大粪。”殷浩的回答,一时间成了名言。

〖第四〗

殷浩本来对做官并不热衷,晋成帝时,征西将军庾亮请他做记室参军,迁司徒长史;后来安西将军庾翼多次邀请入幕,殷浩均以病为由坚辞。其时桓温既灭蜀,威势倾朝野,朝廷非常忌惮。当时殷浩有盛名,朝野信服。为利用殷浩的名声对抗权倾朝廷的军伐桓温,会稽王司马昱于穆帝永和二年(346)召殷浩入幕,引为心膂。后拜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成为司马昱的有力支持者,也因此得罪了当时的实权派人物桓温。北方后赵因石虎死引发内乱,殷浩以平定中原、统一全国为己任,上疏力主北伐,353年被任命为中军将军,都督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五州军事,统军北伐。殷浩以淮南太守陈逵、兖州刺史蔡裔为前锋,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进屯寿春。北方诸降将是殷浩北伐的重要倚重力量。然而,谢尚不能抚慰降将张遇,张遇大怒,以所据许昌归附前秦,并遣手下将领上官恩占据洛阳,乐弘攻督护戴施于仓垣。谢尚之军无法前进,蹉跎于寿春一带。正在殷浩无计可施之际,在北方连挫于前秦、无法立足的姚襄率部归晋。增添了数万生兵的晋军于是在谢尚、姚襄指挥下进攻许昌。然而在前秦两万援军和张遇合击下,晋军大败,死亡上万。谢尚奔还寿春。  

〖第五〗  

经明清两代迁徙,殷姓人士遍布全国各地。清代以后殷姓陆续又有渡海赴台及扬帆南洋的。近代以来,随着留学、经商、对外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国华侨华人中殷姓人士也越来越多,殷姓子孙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当代的殷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0.16%,近210万人,列第104位,以山东、云南、四川、河北、陕西等最多。当代殷姓中也不乏名人,如云南陆良县人、护国军陆军上将殷承谳曾任蔡锷参谋长,反袁护法中战功彪炳;江苏人殷明珠,演《海誓》而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影星;河北安国人殷希彭,赴日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参加八路军,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苍南人、台商殷之浩是亚洲巨富,上世纪九十年代选任世界营造业联合会会长和不动产总会会长;其女殷琪承父业,是世界巾帼二十巨富之一。

词条标签: 文化 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