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经验——夏少农

 学中医书馆 2014-12-27

证治经验

 一、气阴学说在外科的应用

    气血、阴阳乃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元气,系先天之肾精,后天之胃气及天地中之大气三者结合而成。元气流布于脏腑,则为脏腑之气而成五脏六腑气化之功能;流行于肌肤,则为卫气,有温养分肉,防御外邪之作用。人之阴,乃精血、津液之总称,来源于先天之精及后天水谷之精微,但是主要都藏蛰于肾。汉代仲景之后,金元期间,李东垣谓: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认为劳倦则能伤脾,以致元气受损,诸恙丛生,所以创立了“补气”学说。朱震亨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提出滋阴降火的治疗观点。他们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张景岳则以人参、熟地相配,制订两仪膏,合奏益气养阴之功。《冯氏锦囊》外科部分,也颇重视益气养阴之法。但历代以气阴二伤作为指导临床的重要理论者,并不多见。外科疾患,临床上多以阳证、热证为多,故易伤阴劫液。阴证及寒痰凝聚成恙者虽也有之,但较之前者,总属少数。在正气不足者,医家多认为阴虚而生内热、血虚而生风邪、阳虚而成内寒。至于益气之法,多用于托疮生肌,在其他方面应用较少;而以益气养阴之法为主以治疗多种外科疾病,更属少见。

    在多年临床中,本人发现外科疾病属气阴二伤者并不少见,运用益气滋阴方法每多奏效,始信内经所谓“少火生气,壮火食气”、“阳生阴长”之说,确具指导意义。外科虽以实热及阴虚内热者为多见,但气虚亦不少见,因热邪不仅伤阴而且耗气,同时,阴津之滋长又赖元气之充裕,且病情迁移日久者,多有气虚,此即内经所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义。因此,气阴二伤在外科临床上甚为常见,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或以益气养阴治本为主。下面是本人用气阴学说指导临床的一些实践的体会。

    (一)用于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瘤中医称为“血瘤”,分动脉和静脉二类,本病属于静脉性血管瘤。《外科正宗》认为血瘤的病因是:“心主血……火旺迫血沸腾,加以外邪所搏而成。”《外科金鉴》按以上病因订立了“养血、凉血、抑火、滋阴”的治法。

    但临床上用上法治疗血管瘤,常疗效欠佳。根据在气阴学说的理论,可认为:血管瘤的病因是气阴二虚,血热夹毒而成。气虚不能帅血,则血无可依;阴虚则火旺,血热而迫血妄行,妄行之血上不溢为吐衄,下不渗为便血,而瘀滞于静脉之中,逐渐静脉扩张而成血瘤。凡顽固难愈之外证,是为夹毒。故宜益气养阴为主,凉血化瘀攻毒为佐。

    [经验方药] 黄芪30g  党参15g  白芍12g  生地12g  紫草9g  丹皮9g  土茯苓15g   蜀羊泉30g  木馒头30g

    自1973年来用此法治疗33例。结果;血管瘤完全消失,无自觉症状者2例;血管瘤较原来缩小50%以上,症状明显改善者16例;血管瘤缩小20%以上,自觉症状减轻者10例;血管瘤缩小不到20%或无变化者5例;总有效率84.8%。

    [病例] 时××  女  26岁 

    右颞部发现血管瘤八个月,头痛及肿块胀痛,经上海某医院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因不能手术,转本科门诊。连服上方药三月余,血瘤消退全愈。近年来发现上方如加用仙灵脾9g,玄参9g,疗效更为显著。取仙灵脾以促使阳生阴长,用玄参以监制其温性也。

    (二)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症,祖国医药文献中虽无此病名,但多数“甲亢”患者伴有甲状腺肿大或结节肿块及消谷善饥、形体消瘦之症,故属中医“瘿瘤”及“中消”范围。一般多用化痰、软坚、消散瘿瘤之法来治疗本病,但往往效果欠佳。我们通过几年临床实践,对全身症状结合131I吸碘超过正常标准,吸碘率及基础代谢同时高达+30%以上的56位“甲亢”病员,进行了细致的辨证

求因,认为乏力、自汗等属于气虚;口干、烦热、心悸、震颤及善饥等属阴虚火旺;甲状腺肿大及肿块属痰凝气滞。可用益气养阴为主,化痰疏气为佐的治则。其结果治愈率达32.1%,总有效率达96.4%。

    [经验方药] 甲亢一方:黄芪30g  党参20g  鳖甲15g  龟板12g  首乌12g  生地12g  白芍12g  淮山药12g  夏枯草30g  制香附12g  适用于一般甲亢病人。

    甲亢二方:黄芪30g  党参15g  淮山药12g  白芍12g  鳖甲12g  焦建曲12g  白术15g  余粮石30g  夏枯草30g  制香附12g 

适用于甲亢伴大便溏薄的病员,此乃属脾阳受损,故在一方中减少养阴药而增加健脾阳药物。在便溏已止而次数尚多者可在甲亢一方中加白术20g   炮姜3g  建曲15g治之,待脾阳得健,大便正常后则改用甲亢一方。

    [病例] 俞××  女  32岁 

    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消中善饥,口渴烦热,131I吸碘试验增高,基础代谢以+30%以上,某医院诊断为“甲亢”,曾用他巴唑等治疗无效。来曙光医院中医外科门诊,用甲亢一方治疗半年余,症状消失,吸碘及基础代谢正常而恢复工作,随访八年,未见反复。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中药治疗“甲亢”的作用原理,本人曾与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组同志一起进行了研究,认为此病气阴二虚阴虚火旺之火,又可分心火、肝火、胃火三类;使阴损及阳,脾阳不健而致大便溏薄,次数增多。这一阴虚之中兼有脾阳受戕的症状,在生化试验上找到了依据;在治疗其便溏症状方面,发现炮姜、白术与香连丸合用有很好的疗效。在此期间,我们据此又治疗了50例甲亢病员,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三)用于皮肌炎

    本症以皮肤、肌肉炎性酸痛为临床特征,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外科金鉴》及《疡医大全》均列有“酸痛”门,因此皮肤炎属于中医“肌肤酸痛症”的范畴。发病时可伴有全身乏力,皮肌出现多型样红斑、结节性红斑或坚固永久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脉象多见细小而微数,舌质红嫩。按辨证应属气阴两虚,血热沸腾。在临床上遇到不少病例,经西药激素治疗,疗效不够理想,而改用益气养阴佐以凉血清热治疗后好转。

    [经验方药]黄芪30g  党参15g  首乌12g  北沙参12g  麦冬15g  大生地12g  紫草9g  丹皮9g  蒲公英30g

    [病例]陆××  男  40岁 

    十年前在上海某医院皮肤科明确诊断为皮肌炎,一直用激素治疗,症状未能控制。当时面部发红,肌肉酸痛,认为病人恐难以拖延五年,后因面部浮肿、乏力、两臂酸痛,转来我院治疗。经检查:面部颧颊呈黯红色,双睑浮肿,近端关节肌肉明显压痛,左上臂近肘关节处有表浅黄豆大坚硬之皮下小结节,脉象沉细,舌质淡红,尿肌酸化验

386mg/24h。用上方治疗二年余,面部红色减淡,肌肉酸痛渐减,尿肌酸检查正常,同时恢复全天工作。

    (四)用于亚急性红斑性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分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类,可出现皮肤关节及心、肺、肝、肾、脑等多器官损伤。本节主要论述中医中药治疗亚急性红斑性狼疮的经验体会。本病特点为面颊部红斑色如茱萸,亦如蝶状。巢氏病源“丹候”章中有茱萸丹(亦名赤丹)的记载,称本丹“发疹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如鸡冠肌理……”,与此病之皮肤斑疹形态、色素相似。本症全身出现神疲乏力,时有低热,肢节酸楚,脉多细数,舌质常呈红嫩,辨证求因属于正气虚弱,阴分不足。用益气养阴,佐以凉血退蒸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

    [经验方药]黄芪40g  党参20g  黄精15g  麦冬15g  北沙参12g  白芍12g  地骨皮30g  青蒿梗30g  银柴胡9g  大生地12g    草30g  丹皮9g

    [病例]全××  女  35岁 

    在前三年,面颧部及上下肢出现红斑,乏力,浮肿,午后潮热,关节酸痛等症。经上海某医院皮肤科检查,找到红斑性狼疮细胞,诊断为“亚急性红斑性狼疮”。用强的松治疗,病情不能稳定,出现心律不齐,尿常规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血沉加快,同时发生心悸,腰楚等症状。用上方治疗后低热有所下降,面部红斑色素减淡,精神稍振。在一次月经临行时,突发癫痫摔倒,神志短时期昏迷,以后每逢经行时发作。作者认为癫痫在经行时期发作,恐与冲任有关,故在益气养阴法中加重补心肾,佐以调冲任等药物,上方加杜仲15g   金毛狗脊20g  青龙齿30g  蒲公英20g  留行子15g  路路通10g等治疗二年,目前低热退去,红斑消失,癫痫停发,精神振作,已能从事半天轻工作。但血色素偏低,血沉稍快,仍须与益气养阴为主,继续治疗,以善其后。

    (五)用于紫癜

    紫癜中医统称“斑疹”。一般分二类,一类是血小板减少引起;一类是非血小板减少症。本节所要论述介绍的为血小板减少的紫癜。本症好发于下肢,一般初起多出现于下肢伸侧,逐渐延及躯干。此病因由正气不足,则血失所帅,阴虚则血热,血热妄行,外溢脉外,瘀滞于皮肤之内,故而出现紫斑。治宜益气养阴为主,佐以凉血,疗效较好。

    [经验方药]黄芪30g  党参20g  大生地12g  白芍12g  紫草9g  丹皮9g  蒲公英20g  茯苓12g

    [病例]史××  男  26岁 

    小腿伸侧出现出血性瘀斑,散布于皮肤表面,无不适感觉,但平时牙龈及鼻膜易出血,经某中心医院检验血小板减少,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西药维生素C、维生素K及其他止血药治疗,疗效欠佳。曾经输血,而紫癜隐退,但不久又反复出现,转来本科,用上方治疗二月余,紫癜逐渐隐退。后嘱服八珍丸以巩固之。对非血小板减少紫癜症,如病期较长或伴发腹痛,也可用本法加疏气药治之,也有疗效。

    (六)用于口腔扁平苔癣

    本病病变以舌部为主,因其口舌生疮,形如苔癣,故中医称为“舌疳”。是一种慢性而顽固的疾病,发病后很难消退。其病因多数认为系阴虚火旺,但如把本症单纯认为阴虚火旺,治以养阴清火之法,虽有疗效,但常欠理想,以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最妥。

    [经验方药]金雀根30g  党参12g  川黄连6g  枸杞子12g  玄参12g  麦冬12g  知母9g  龟板12g  丹皮9g  土茯苓30g  凤尾草15g  灯芯5g

    [病例]金××  女  27岁 

    口腔腮内患有白色扁平苔癣,舌质肥大变形,覆盖白色损害。自1972年起在上海不少医院口腔科诊治无效,病情日益增剧,舌质增大,活动欠利,饮食困难,言语不清,脉细微数,舌质红嫩。来本科治疗,认为病因属肾水不足,心火旺盛,但病久壮火则可食气,故在壮水制火药中宜加用益气之品。同时病情顽固属毒,应稍加清热攻毒之药。进上方治疗十个月余,口腔及舌部白色渐退,舌胖渐消,言语已清,后分配到饮食业工作。

    (七)用于颈动脉瘤

    颈动脉瘤属血管瘤之一,中医属“血瘤”范畴。由于本病上通脑部,故手术较难,中药治愈亦不易。多数认为其病因为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瘀凝脉络所致,但用以上治则治疗,疗效不够理想。以气阴学说为指导,结合顽固病属毒的辨证,用益气养阴、攻毒之法治疗,疗效有所提高。

    [经验方药]黄芪30g  党参15g  枸杞子12g  龟板12g  麦冬15g  北沙参15g  夏枯草30g  制香附12g  土茯苓30g  蜀羊泉30g  土木鳖3g去壳切片

    [病例]吴××  男  35岁 

    患颈动脉瘤曾在本市某医院血管专科二度住院行割除手术,不久又反复,嘱第三次手术,遭患者拒绝,来本科门诊。当时左颈动脉瘤块大10×12cm,动脉搏动亢进,稍有酸痛,神疲肢软,时有头晕,脉细小带弦,苔薄。用上方治疗一年后,肿块缩小,精神振作。

    (八)用于白塞氏综合征

    白塞氏综合征又称皮肤粘膜眼睛综合征。有医者据《金匮要略》狐惑病之“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等记载,认为应属中医狐惑病,但无皮肤症状之描述。《外科金鉴》描写“青腿牙疳”之证为:牙龈腮部疳腐、两腿大小不一之紫黑云片等,与本病更为相近。本症的特点有皮肤起发皮疹,结节红斑;口腔、阴部粘膜破溃;眼睛病变,视力模糊等。在诊断上只要三者有其二,就可诊断。但本病皮肤粘膜眼睛等处病变,可全部出现,也可轮流出现。在治疗上,不论中、西医,均尚无很好的疗法。本人按中医辨证求因认为,病久难愈,其气必虚;小腿结节红斑、粘膜溃烂属阴虚火旺;位在下部为挟湿,故对本症用益气养阴、清热理湿法为主治疗,有一定疗效。

    [经验方药]黄芪30g  党参15g  首乌10g   北沙参15g  知母9g  玄参9g  川黄柏9g  银花12g  丹皮9g  土茯苓20g

    [病例]魏××  女  37岁 

    患本病三年,经中、西药治疗三个月来,病情未见减轻,后入本院皮肤科病房。经服上方治疗二个月后,小腿结节红斑消退,口腔粘膜疳疮收口痛除,入院时阴唇部粘膜溃腐范围较大,疼痛较剧,后也相继腐脱新生,疮口缩小,逐渐收敛,出院门诊随访。

可见气阴学说在中医外科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益气养阴疗法对很多中医外科疾患有良好疗效。

    二、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法

    (一)清热凉血法治多发性疖

    疖肿易被认为是小病而被轻视,多发性疖因其反复发作,缠绵顽固,治疗后往往不能防止其复发,从而引起患者与医家的注意。多发性疖发于项后发际肉厚而多折纹处,故又名发际疮。

    [经验方药]黄连6g  黄芩6g  黄柏9g  山栀9g  广西角3g  鲜生地30g  赤芍6g  粉丹皮9g  白术6g

    治此病欲取得疗效,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治疗需清气凉血同用,故选黄连解毒汤与犀角地黄汤合方,前者可苦寒泻火解毒,后者可凉血清热散瘀,非一般轻剂可治。无犀角故代以广西角或水牛角。但本方频服较长时期,恐清凉药伤脾胃,故加用白术。

    ②必须注意祛邪务尽,不可因疖肿暂时消失而轻易改弦易辙,一般此病需服上药三个月左右,特别是在疖肿消除后,必须继续服药三周,若没有新发,方可认为痊愈。若未到三周,应按上法至此疖消除后,再续服三周,如此类推,多数可以治愈。此二点必须在治疗前对病员讲清,以便配合。

    临床上多发性疖的治疗尚需与热疖、暑疖、顽疖相区别。疖肿发于暑天名“暑疖”,发于其他季节名“热疖”,糖尿病并发者名“顽疖”。一般热疖宜用清热解毒法,以黄连解毒汤为主方。暑疖因暑必挟湿,故必须清暑理湿,以《温病条辨》的清络饮为主方,而用治热疖之法则疗效不显,反之亦然。顽疖则首先应控制糖尿,后加用清热解毒法方可获效。

    (二)轻可去实法治暑湿流注

    流注属阳证,与阴症之流痰为相对之病。流注大体可分三种:一种是余毒流注,因疔疮、痧子、痢疾等余毒所引起,一般以疔疮引起为最常见,故又叫“疔毒流注”;一种是瘀血流注,由外伤瘀阻或产妇瘀滞造成;一种是暑湿流注,发于暑天,因暑湿之邪外不出于皮肤而为痱疖,内不入于脏腑而为痧胀,阻于肌肉之内,经络之中,营气不从则成本病。

    暑湿流注虽属阳证,发病快,肿痛剧,体温高,但也有类似阴证之表现,如肿为漫肿,痛为酸痛,皮色不变等。如不辨明起发季节,不掌握发病迅速等特点,常易被误认为阴证。在治疗上也有它的特点,它虽为阳证,但不能单纯用清热药治疗,否则很难见效,需用“轻可去实”法,内服清暑宣达、理湿和营之品,外敷白降丹布膏。

    [经验方药]大豆黄卷12g  淡豆豉12g  青蒿梗30g  荷叶9g  西瓜翠12g  冬瓜皮7g   当归12g  赤芍白芍(各)12g  益元散(包)12g  炙甲片9g  忍冬藤花各15g

    [病例]朱××  男  38岁 

    四肢及臀背结块六枚,高热酸痛,收住西医外科病房诊断为“多发性深部脓肿”,用抗生素无效,后邀会诊。中医诊断为“暑湿流注”用“轻可去实法”治疗。服上方十剂左右,肿块消散,唯臀部一枚出稍些脓液,用拔毒收口药而愈。

    此方取豆卷通达宣利,又能清解湿热,合豆豉以增透达之力。青蒿、荷叶、益元散、西瓜翠、冬瓜皮清暑理湿,当归、白芍和营,忍冬花藤清热;炮山甲,《纲目》谓能通经脉、消痈肿,以助流注之消退,《便读》称其有脓则托,无脓可散之功。临床上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用上法常可取效。

    (三)引火归原法治慢性咽喉炎

    慢性咽喉炎常见于文艺、教育工作者及工人,虽非大病但不易治愈。其证:咽喉经常干痒燥痛,有时吞咽有梗塞感,查其咽喉潮红。一般多用养阴清热利咽润喉之法,如增液汤、养阴清肺汤等出入。家传认为此病虽为阴虚喉痹,但却属火不归原所致。因咽喉虽是肺胃之门户,却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循行所过,肾中龙火寓之,肝中雷火寄之,肾阴不足则水不寓火而龙雷升腾,烁灼津液而成阴虚喉痹。此时仅用养阴清热难奏良效,必须引浮动之虚火归入肾原,方属治本之法。

    [经验方药]肉桂粉(另吞)3g  大生地12g  麦冬20g  北沙参15g  金石斛9g  龟板12g  磁石或牡蛎30g  炒黄柏12g

    [病例]辛××  男  59岁 

    患慢性咽喉炎已三年,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中医曾用大剂壮水制火法亦无良效。改用引火归原法,治疗二周余,咽喉干痛消失而愈。

    朱丹溪创大补阴丸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尤在泾立肉桂七味丸治阴虚阳浮、下寒上热之证;魏玉璜制一贯煎,宗“乙癸同源”以治肝肾阴虚、木不条达诸病。家传此方乃参合各方之意,在养阴清热基础上加肉桂以同性之热药引火归原,更佐以重镇收敛之磁石、牡蛎,使归原之火不致重行上浮,故其效更佳。

    (四)滋阴清透法治额窦炎

    额窦炎欲名“脑漏”,属中医鼻渊中的一种疾病。其证:鼻流秽脓浊涕,色黄腥臭,头额隐痛,眩晕健忘。其病因,多认为系风热袭肺、胆热移于脑所致。《疡科心得集》论其病源属“肾阴虚而不能纳气归原,故火无所畏,上逼肺金,由是津液之气不得降下,并于空窍,转为浊涕,津液为之逆流矣。”家传治此病,集诸家之说,制订滋阴清透法,以滋肾阴为主,清透风热为佐。一般治疗1~2月,多数病例浊涕转清,腥臭可除,头清鼻适。

    [经验方药]大生地12g  潼蒺藜、白蒺藜各9g  甘枸杞子12g  北沙参15g  金石斛9g  炒白芍12g  辛荑花9g  冬桑叶9g  桑白皮20g  金银花12g  粉丹皮9g

    [病例]施××  男  40岁 

    鼻孔时流浊涕,呈黄绿色,有臭味,眉心部胀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脉弦细,舌苔薄黄腻。其病因肺热及胆火上攻于脑所致。治宜养肺清胆。用上方治疗二个月左右,症状消失而愈。

    本方以生地、潼蒺藜为君,甘枸杞子、白芍、沙参、石斛为臣,乃参六味地黄合一贯煎之意,滋肾阴兼以柔肝濡肺。桑叶、桑白皮、银花、丹皮泻肺凉肝清金制木以治胆热为佐,辛荑辛透肺脑之风热,通透鼻窍为使。

    (五)釜底抽薪治疗阳明实证

    外科临床上治疗实火之法,可分为二种:一种清火法,即扬汤止沸法;一种是泻火法,即釜底抽薪法。如热在阳明经,则用清火法,热在阳明府,则用泻火法。在外科中属于阳明有关之病,釜底抽薪是常用法。如面部丹毒,咽喉部的喉风,以及乳房的乳痈等,上述诸证多属阳明,用扬汤止沸每多无效,而用釜底抽薪,其效显著。同时热在大肠之肠痈,胆道病府气梗阻不通,非用清泻阳明不可,使上部及肠道之火随大便分泄。

    [经验方药一]生大黄(另浸冲)12g  芒硝12g  薄荷6g  大力子12g  僵蛹10g  银花12g  丹皮12g  赤芍6g

    [病例1]朱××  男性  32岁 

    面部起发丹毒,红肿热痛,身热脉数,用祛风清热法,症情未减,相反延蔓,大便不畅,加用釜底抽薪法,用上方(大承气汤)攻下,腑通则红肿消退。连服4帖,症消病愈。

    [经验方药二]羊蹄根30g  老苏梗12g  忍冬花、忍冬藤各15g  赤芍、白芍各12g  蒲公英30g  生大黄(另浸冲)15g  芒硝(另冲)12g  留行子15g  路路通12g  制香附12g

    [病例2]李××  女性  26岁 

    左乳房结肿疼痛,皮色不变,形寒身热,经用清热行瘀,和营通络之法,一块未退,又起一块,形成传囊乳痈之势,身热渐高,大便不畅,用釜底抽薪治之,服上方后大便通畅,身热得减,结块逐见消失,肿痛即减,经7帖治疗后,块消肿散,症获痊愈。

    [经验方药三]射干6g  马勃3g 西藏果5g  挂金灯5g  薄荷9g  大力子12g  银花12g  丹皮10g  生大黄(另浸冲)15g

    [病例3]马××  男性  35岁 

    风束太阳,身热脉数,火升阳明,咽喉红肿,风火相搏,咽红且痛,壮热不已,治拟釜底抽薪,以上方攻下治之,病得痊愈。

    [按]咽喉肿痛一般以清火法治之,本例原先应用清火法,用之无效,改用泻火法,服三帖,药到病除,收效显著。

    (六)壮骨托毒法治慢性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中医称“附骨疽”。其证:局部漫肿坚硬,皮色不变,痛在深部。初起可有身热脉数,若治疗及时,可使邪去病除,如治之不当或拖延时日,则由急性转化慢性,进而骨髓损伤,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影响病部功能,治愈困难。《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骨属肾,肾阴不足则骨弱,而寒湿之邪易于侵袭,稍久则蕴蒸化热致成本病。其治疗宜用滋肾壮骨、益气和营之药以扶正补托,佐以清热凉血之品拔毒生肌,可获一定疗效。

    [经验方药]大生地12g  补骨脂15g  骨碎补12g  川续断12g  生黄芪12g  全当归12g  大白芍12g  象牙屑12g  金银花12g  丹皮9g

    [病例]张××  女  28岁 

    左小腿胫骨患骨髓炎已近年,初起局部酸痛,伴发高热,经用抗生素治疗后,身热退,但左胫骨部存留肿块未能消除,行动不利,久立或行动则疼痛增剧,经X摄片证实为骨质损坏。经上方治疗二月,酸痛显减,X片复查骨质损坏区缩小,续以原法治疗近半年,肿痛消失,又经X摄片,证实骨质骨膜已向好的方向转变。

    “附骨疽”乃难治之外科疾患之一。处方中生地甘寒滋肾,合以补骨脂、川续断、骨碎补益肾强骨之品,共成补肾壮骨之功;生黄芪益气补托,归、芍养血和营,丹皮、银花凉血清热,合奏托毒清热之效;象牙屑甘寒清热,《开宝本草》谓:“诸铁及杂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之立出”。其为拔毒生肌之要药。多年来用此法治慢性骨髓炎,使症状常有改善。

    三、皮肤病的经验治法

    (一)重镇法治疗皮肤病痒痛及疣

    重镇法具有镇惊安神、降逆止呕及平肝熄风作用。北宋徐之才归纳为“重可镇怯”。一般在外科中并不常用。多年临床中,运用镇逆平肝清化软坚的重镇药物,结合辨证治疗皮肤痒痛的疾病,如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辄能取得意外疗效。

    1.疣 

    又名瘊子,好发于青少年的面部,疣面作痒,色呈紫红,有些病人常因精神紧张而发作增剧。疣生于足底,因着地疼痛而妨碍行动和工作。临床上针对病因加入重镇药物,可获较好疗效。

    [经验方药]定名“四重汤”:灵磁石30g  代赭石30g  紫贝齿30g  左牡蛎30g

    2.带状疱疹  属心脾毒火,当以清火解毒佐以重镇。

    [经验方药]黄连5g  银花12g  丹皮9g  蒲公英20g  绿豆衣9g  川黄柏9g  加四重汤

    [病例]吕××  女  41岁 

    三天前腰胯部皮肉自觉刺痛,旋即出现成簇小水泡,渐向胸肋部蔓延,形如蛇缠,皮肤红、微痒、刺痛,服上方后,痒痛即减,皮损终止蔓延并渐痊愈。

    3.带状疱疹后遗疼痛  属余热未清、营血不和,治予清热和营佐以重镇。

    [经验方药]忍冬藤12g  忍冬花12g  赤芍12g  白芍12g  丹皮12g  丹参12g  当归12g  加四重汤。

    [病例]陈××  女  60岁

    四年前腰肋部曾患带状疱疹,消退后皮肉刺痛持续,痛极难忍,曾服中西药物无效,夜寐不安,精神不安。投以上方,三周后疼痛消失。

    4.老年瘙痒症 

    是一种发于老年人,以皮肤瘙痒较剧,发作时无明显皮损的疾病。症属血虚风燥,皮肤失濡,宜养血活血佐以重镇。

    [经验方药]当归12g  丹参12g  白芍12g  生地12g  熟地12g  首乌12g  加四重汤。

    [病例]朱××  女  50岁 

    患瘙痒证三年,天冷更剧,皮肤干燥脱屑。先用养血活血法治疗经久无效,后加重镇法,服药二周,瘙痒全除。

    5.扁平疣  属血热火升之证,宜清火凉血佐以重镇。

    [经验方药]紫草15g  白芍12g  桑叶6g  升麻9g  川黄柏9g  加四重汤。

    治扁平疣63例,治愈率52.4%,有效率80.9%,1963年第10期中医杂志。

    6.zhe疣  属血热瘀滞之证,宜凉血活血佐以重镇。

    [经验方药]地骨皮30g  牛膝9g  红花3g  桃仁9g  山慈菇9g  加四重汤。

    [病例] ×××  女  22岁 

    左zhe疣二周,增长迅速,疼痛妨碍行走,疣形绿豆大计12颗,微高出皮肤,色黄,表面发亮,有成群倾向,压痛明显,属多数性zhe疣。用上方二剂后,zhe疣转软;六剂后表面硬皮剥落,行走不痛。检查疣已全平,质软无压痛,再予原方六剂,随访一年,未见复发。1964年曾与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协作,加用重镇法,共同治疗14例zhe疣,获较好疗效。此方治寻常疣也有一定疗效。

    灵磁石辛寒能镇惊宁神;代赭石苦寒,牡蛎咸寒可平肝镇逆;贝齿咸平镇肝熄风,与牡蛎又能清化痰热;共成镇惊平肝清化软坚之功。西医认为痛痒属神经兴奋范畴,中医属风属火,故用寒性重镇药物有效,对带状疱疹尚有控制初发疱疹蔓延、缩短病程及避免后遗疼痛之功。疣属血热瘀滞,用凉血化瘀佐以镇静软坚,疗效更佳。

    (二)温中疏气法治荨麻疹

    荨麻疹民间称“风疹块”,是一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故有的中医据此称此病为“瘾疹”,后世中医著作多称之为“pei瘰”。《外科金鉴》描述其证:“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甚合临床见症。较重者除皮疹外,尚可见脘腹胀痛,嗳气,呕恶诸证。本病时发时退,一日间可反复发作,数月或数年不能痊愈除根,故有人说:“风疹不时举发,致成终身之累”。究其原因,《活人录》认为由风邪外中、湿热并发于表所致。故后世多以皮疹多变而痒盛属风,斑红属血热,疹状突起作痒属湿,而用疏风理湿、凉血清热之剂治疗。而对肠胃诸证多不加细究,故对一些反复发作肠胃症状明显之荨麻疹常出现有时效,有时无效。本人在多年临床中,对皮疹外有脘腹胀痛者,归为肠胃型荨麻疹,细加辨证,认为其寒湿气滞互阻中州,乃其病之本,遇风引发逆于肌表乃病之标,故用温中疏气,调理中焦之法给予治疗,对久治不愈者也辄能奏效。在临证中,按其不同表现,又分为三型:

    1.胃寒型  除皮疹外,以胃脘疼痛,得暖则减,泛吐清水,苔白腻,脉弦缓为主证,病属寒湿中阻,治用温中化湿之法。

    [经验方药]肉桂粉3g(另吞)  白术12g  砂壳6g  吴茱萸3g  青皮6g  陈皮6g

    [病例]周××  女  25岁 

    风疹时发时退已经一月,兼见胃寒诸症,用疏风清利之法疗效不显。服上方十帖,脘痛消失,风疹渐减而愈。

    2.气郁型 

    除皮疹外,以腹胀腹痛连及两胁,嗳气频频,情志抑郁,苔薄脉弦为主证,治用疏肝理气之法。

    [经验方药]制香附12g  广郁金9g  陈皮12g  炒枳壳6g  蔻仁3g

    [病例]胡××  女  71岁 

    风疹四月不愈,每发于傍晚,兼见肝气郁结诸证。服上方一周,症状消失。

    3.混合型  为兼见寒湿及气郁症状者,治用温中疏气法。

    [经验方药]吴茱萸5g  肉桂粉3g(另吞)  姜半夏9g  砂壳6g  制香附12g

    [病例]施××  女  21岁 

    风疹屡发,已历十余年,曾经中西多种药物治疗未效。后由急诊转入皮肤科病房,辨证为混合型,用温中疏气法六剂,风疹停发。出院后经门诊随访三月,未见发作,一日服冷饮后,风疹又起,仍用上方加川厚朴9g,服药三剂,又获消退。

    风疹虽系小恙,但有时不易速愈,一般在辨证时多重皮疹而认为风湿热之为患,而忽肠胃之寒湿气滞。本人认为在腹胀腹痛等症明显时,应以此为主要辨证依据,不应拘泥于皮肤之红痒,不仅不用疏风理湿凉血清热之品,反用温中疏气之法常辄奏效。各方选药虽极平淡无奇,但都属“治病必求其本”之法,故其疗效显著。

    (三)从阴引阳法治银屑病

    银屑病系一顽痼难愈之皮肤病,中医属“白qi”、 “松皮癣”范畴,其形态或呈点状,或如钱币,或成红片状,上有鳞屑极易脱落。虽四季可发但以冬季较剧,至夏多能缓解和瘾退。其病因,属阴血不足,血不养肤,而病顽难治则为毒。治疗以养阴补血攻毒为法,但有时有效有时无效。细究其冬剧夏减之由,可知冬寒时腠理致密,肤燥无汗,阴血难于外行而润肌肤,故而易发,夏令则反之。故本人在前法之基础上试加辛温发散之品,用治14例儿童银屑病,均获较好疗效,后用于成人也可取效。

    [经验方药]生麻黄15g  桂枝15g  当归12g  白芍12g  大生地12g  北沙参12g

    此方以养血之四物去川芎加沙参而成,以养阴补血之剂为基础加入辛温发散之品。

    麻、桂相伍乃仲景辛温发汗之重剂,不但辛温宣肺,而且能温通血脉,《内经》谓肺主皮毛而司开阖,故能带原养血滋阴诸药,从阴引阳,开腠理,透毛孔、润肌肤而得效。治银屑病时麻桂剂量较大,成人每味为15g,儿童每味为9g并未见大汗出,但腠理必开,银屑皮损常能很快消减,而麻桂用治外感风寒,用量过重确有汗多损伤阴阳之弊,曾作自身试验不假也。

    (四)益肾法治利氏黑皮病

    利氏黑皮病,属于中医“黧黑斑”范畴。好发于面部,《外科金鉴》描述该病初起如尘垢,日久黑如煤形,枯暗不泽。其黑斑之形态有大、小、长、圆等不同,但与皮肤相平,与利氏黑皮病的记载颇相类似。玄属肾之本色,且患此病者多有肾虚之见证,故当用益肾法治之,按其证候之不同,可分为三型。

    1.阳虚型  除皮肤黑斑外,可见阳萎,形寒等阳虚诸证。

    [经验方药]仙灵脾12g  巴戟肉12g  黄精12g  大熟地12g  淮山药12g  当归15g  白芍12g  补骨脂15g

    2.阴虚火旺型  皮肤黑斑伴有灼热感微痒,面有升火或五心烦热。

    [经验方药]大生地12g  首乌12g  麦冬12g  北沙参12g  夏枯草20g  川芎6g  银花12g  丹皮9g  知母9g

    3.肾虚型  除皮肤黑斑外,可无全身阴虚或阳虚见证。

    [经验方药]生地15g  熟地15g  玉竹12g  菟丝子12g  当归15g  白芍12g  夏枯草20g  桑叶9g  补骨脂9g

    对利氏黑皮病之治,要在抓住肾色上泛之法,用益肾之品每可取效,但病属缠绵,疗程较长,在益肾之同时并宜重视养血和营为要。

    (五)清利化瘀法治结节红斑

    结节红斑好发于小腿,家传称为“赤垒”。西医根据病理变化不同,一般分为脂膜炎及动脉周围炎两大类型。因其病损处皮色鲜红故属热,凝聚成节故为瘀,位在下肢故挟湿,所以多用清热利湿、凉血化瘀之法治之。曾与市华山医院皮肤科协作治“赤垒”数百例,深感治此病必须加重行瘀活血之品,同时当与辨病相结合。治动脉周围炎当以凉血清热为主,治脂膜炎当以清气分之热为主,则疗效较高,反之,则疗效较差。

    1.脂膜炎结节红斑

    [经验方药]川黄柏12g  川萆?Z12g  防己9g  生米仁30g  牛膝9g  忍冬藤忍冬花各12g  丹皮9g  泽兰9g  蒲公英30g

    [病例]黄××  女  31岁 

    两小腿结节红斑?{红疼痛,痛剧时行动欠利,身热脉数,西医诊断为“脂膜炎”。病经六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无效。用上法三月余,结节红斑逐渐瘾退。

    2.动脉周围炎结节红斑

    [经验方药]鲜生地30g  水牛角30g  蒲公英30g  丹皮12g  赤芍9g  泽兰9g  留行子15g  桃仁12g  牛膝12g  赤小豆30g

    [病例]阮××  女  30岁 

    两小腿结节红斑,此起彼落,无身热,脉弦数,舌尖红,苔黄腻,西医诊断为“动脉周围炎”,病历五载。经上法治疗不久,结节全部消退,随访至今,未曾发作。

    脂膜炎之结节红斑起发时多有全身发热,而动脉周围炎之结节红斑则常无发热。治疗上同是凉血清利,但实践发现前者当以重在清利气分,故选川黄柏、萆?Z、米仁、防己为主,四者相配伍对下焦湿热诸证常有较好疗效;而后者重在凉血,故以犀角地黄汤为主。而蒲公英既可清气凉血,又能消肿散结,为外科要药,故均用以重剂。

    四、养阴疏化法治甲状腺腺瘤、囊肿和慢性腮腺炎

    甲状腺腺瘤和囊肿在外科并非少见,中医归在“瘿瘤”中,多认为系肝经风热痰凝气滞之阳证。一般治疗多从疏肝理气、软坚化痰之法,以海藻玉壶汤为主方,然后结合五种瘿瘤分属五脏而行加减。通过长期临床探索,本人对本病产生了新的看法。此病虽发于颈项两侧属厥阴肝经循行所过,但肝脏体阴用阳,易升易亢,欲使肝阳不致妄动,必赖肾水之涵养,故应属阴虚痰瘀气滞之阴证,宜用养阴疏气化痰之法。曾于临床治疗30例病人,治愈率达30%左右,总有效率90%以上。

    腮腺炎中医称“痄腮”,有急慢之分,急性者易起易消,有传染性;慢性者虽不传染,但消散治愈较难。其证:腮部漫肿隐痛,皮色不变,起病缓慢缠绵难愈,可有牙关开合不利之感,如仿急性者而用普济消毒饮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之剂,多难取效,宜用养阴疏气化痰之法治之。

   [经验方药]甲状腺腺瘤及囊肿方:白芍15g  玄参9g  夏枯草30g  海浮石30g 制香附12  白芥子12g

    慢性腮腺炎方:白芍12g  北沙参15g  夏枯草30g  桑叶6g  制香附12g  僵蚕12g  海浮石30g  瓦楞子20g

    治甲状腺腺瘤和囊肿方,在软坚化痰药中,不用含碘的海藻、昆布等药物与一般治法迥异,且有利于应用同位素检查进行动态观察。在临床治疗30例病人的疗效基础上,又在上方中加入僵蚕12g以搜经络之风痰,泽漆15g以增化痰之力,七叶一枝花20g清热攻毒,疗效及消散率又有提高。

    治慢性腮腺炎经验方,一般服用3~6月炎肿即可消散。

    五、其他疑难杂病的经验治法

    (一)壮阳法治外科疑难病

    壮阳法原是一种用温补肾阳之品,以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治疗方法。本人经数十年探索,认为此法不仅可治肾阳虚衰之患,在辨证基础上,与其他治法同用可具调冲任、通气血,甘温治大热之功,而用治真性脂膜炎、肠粘连、肢端皮炎、乳房小叶增生等。经用一般治法无效之外科疑难杂病,以本法治疗,常可获意外之效。

    [经验方药]仙茅12g  仙灵脾12g  巴戟肉12g  甜苁蓉12g  知母9g  黄柏9g  玄参9g  生牡蛎30g  灵磁石30g

    此方用仙茅、仙灵脾、巴戟、苁蓉四味壮阳药为主,壮阳调冲任力大。知、柏、玄参三清滋药为辅,以阴阳共济,共成调补冲任之功;且可监温燥之性,以免伤阴之弊。佐以二味重镇药以抑壮阳药温热之性上扰,免除头晕、咽燥等不良反应。为便于应用,名曰“壮阳二、三、四”方,加入原辨证论治方剂中使用。

    1.用治真性脂膜炎

    [经验方药]当归15g  赤芍12g  白芍12g  蒲公英30g  紫草9g  加“壮阳二、三、四”方

    [病例]姚××  女  38岁 

    遍体起发结节红斑疼痛,经行失调,反复高热,经久不退,经华山医院病理切片,诊断为“真性脂膜炎”。曾用激素及清热凉血法治疗无效,后在原清热凉血方中加用“二、三、四方”,发热渐退,结节红斑相继消去。

    真性脂膜炎与脂膜炎都可见结节红斑,但真性脂膜炎有反复高热,经久不退,病理切片可资鉴别。患真性脂膜炎女性患者多有月经不调症状,此乃冲任不调之表现,而冲、任、督、带四脉与肝肾经脉相连。高热红斑用清热凉血久久不退,乃王冰所谓“寒之不寒”之象,合其冲任不调,乃引动肝肾之阴火上潜。治气虚之阴火当用补中益气法甘温除热,治此肝肾之阴火可用壮阳调冲任之法。

    2.用治肠粘连

    [经验方药]玄胡索12g  川楝子12g  青皮9g  陈皮9g  枳壳6g  当归12g  丹参12g   赤芍12g  白芍12g  加“二、三、四”方

    [病例] ×××  女  25岁 

    因急性阑尾炎在上海某市级医院手术,后因严重肠粘连,疼痛颇剧,前后共经三次手术及服西药治疗,但疼痛不能缓解,来邀会诊。查腹部柔软,痛势时缓时剧,转侧不安。先投疏肝理气、和营止痛之剂无效,后在上剂中加用“壮阳二、三、四”方,服药一周,疼痛显减,二周出院,后在门诊随访二次,痛止而缓解。

    肠粘连乃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时治疗颇为棘手,一般因其腹部胀痛而多用理气和营之法治疗,也有用通便攻下者,但不少仍难取效。思痛乃气血失其调畅所致,所谓“不通则痛”。《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可知清·叶桂所云“阳动则运”之义。故用壮阳之法,合以理气活血之品,以疏通其气血,较之一般用法更胜一筹。

    3.用治肢端皮炎

    [经验方药]广西角9g  鲜生地20g  银花12g  丹皮9g  川黄连9g  生石膏20g  鲜石斛20g  加“二、三、四”方。

    [病例]×××  男  1岁 

    两手指及面唇部起发脓疱溃烂,高热,体温达40℃左右,病已三月,经重用激素及大量维生素E治疗,高热不退,脉来细数,舌起红刺,症属气血两亏。投以大剂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但治疗无效,邀予会诊,改用上方治疗,一周后体温降至正常,皮损逐渐消退。

    此方乃清瘟败毒饮变化而来,具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功,合以“壮阳二、三、四”方,乃因其高热日久,寒之不寒,属引动肝肾阴火,立意与治真性脂膜炎相同。

    4.用治乳房小叶增生 

    乳房小叶增生,中医属“乳痞”。其症状为乳房结块呈不规则形状,按之表面光滑,可以移动,多数不痛,偶可胀痛,与皮肤不相连着,皮色不变,也不发热,也不破溃,西医多取手术方法,中医可冀内消。

    [经验方药]仙灵脾9g  甜苁蓉9g  玄参9g  白芍9g  橘核橘叶(各)9g  广郁金10g  陈香橼20g  佛手6g  当归12g

    [病例]朱××  女  25岁 

    二年来左乳外侧发现不规则肿块,每逢行经前则局部胀痛,臂难高举,经净之后,胀痛逐渐缓解,但肿块不能全消,经用上方治疗三个月,块消痛止而愈。

    此乃疏肝理气、和营消肿合部分“壮阳二、三、四”方而成,以调其冲任,因乳房属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所循,肝经多血少气,胃经多气多血,故气易滞,血易聚,用疏肝和营本系对症之法,但此症多与经期有关,故宜合调理冲任为治。

    (二)阴阳寒热转化证治验

    《内经》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此言阴阳偏胜之一般表现,若偏胜太过则可互相转化,而见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之象,致使病情错综复杂。有人认为这种阴阳寒热转化的情况,在外科中并不多见。然个人在临床上感到在外科的某些疾病中,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硬皮病、骨结核等一些疑难杂证中决非少见,此时多属病之后期,局部出现脓腐、溃破糜烂,在治疗上若仅治其阴或单治其阳,疗效往往欠佳,而必须阴阳兼顾,寒热同治,方可奏效。

    1.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脉管闭塞症大抵可分二类:一类为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一类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后者多见于老年人,由动脉粥样斑块的发展所造成。其病多见于腿部,一般先有患处皮肤苍白和皮温降低,病人常有形寒怕冷的全身症状,久之则局部肤色青紫,进而转为黑腐,下肢疼痛难忍,行动不利。中医辨证乃属老年气阳虚衰,阳虚生寒,寒盛瘀阻,日久则阳损及阴,阴虚火旺,寒极生热,热盛则肉腐成脓,损筋坏骨。治疗应益气和阳,养阴清热,和营活血,以阴阳兼顾,寒热并用。

    [经验方药]生黄芪15g  党参15g  鹿角霜12g  淮山药12g  大生地12g  全当归12g   赤芍9g  白芍9g  泽兰叶9g  单桃仁9g  粉丹皮9g  银花12g

    [病例]郭××  男  75岁 

    二年前两小腿怕冷,皮色初苍白,继而紫滞,行动过多则有隐痛,后左足痛势增剧,初以为冻疮,故未治疗,天气转暖则诸证减轻。近年疼痛剧增,左足第四趾背部溃破疼痛日夜不止,难以行动,溃疡大2.5×2cm,苔薄腻,质微红,脉细小。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会诊检查,并作超声波血管搏动测验:左足背动脉搏动完全消失,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经用上方连服二月余,溃疡腐脱新生,完全愈合,足冷转温,足背动脉恢复轻微搏动,继续服药三个月,已能行动自如。

    2.硬皮病 

    本病以皮肤板硬为特点,形态有滴状、片状、节状及弥漫型等多种,病情分为三期:初期为浮肿期,中期为硬化期,后期为萎缩期。祖国医学有“皮痹”病,载有“皮肤顽厚,肌肉酸痛,寒搏皮肤则皮肤急”等症状,与此病相似,认为系寒凝为患,需用温通法,但见局部溃破糜烂者临床用之,疗效并不显著,改用阴阳兼顾,寒热并用,时可获效。

    [经验方药]补骨脂15g  仙灵脾15g  黄芪30g  麦冬15g  首乌15g  天花粉15g  广西角粉2g(另吞)  丹皮9g  赤芍12g  白芍12g  当归20g

    [病例]华××  女  35岁 

    患弥漫性硬皮病,经西药治疗,疗效不显,改服中药。开始因神疲形寒,皮肤板硬,肌肉关节酸痛,认为系气阳不足,寒凝瘀阻,治予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法,治疗一年余,皮肤板硬逐渐转软,肌肉渐丰,但后右踝部溃破糜烂疼痛,久不愈合,后经反复辨证,始感此病初起虽为阳虚寒凝瘀阻,但久则阳损及阴,寒化为热,故单用温阳行瘀或清热解毒均不合拍,应改用上法治疗,服药一段时间后,溃腐渐去,疮口渐敛,取得较好效果。

    3.骨结核 

    中医称“骨痨”,又称“穿骨流痰”,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初起常无特殊不适,局部皮色不变,久之或可出现酸痛。如生于腿部,可有行动乏力,故常被患者忽视,在偶一不慎而跌扑之后,则突然疼痛,肿势明显。此因该病病灶在深部,当骨质破坏,疾病透及皮肉时,方出现肿势,实则内已化脓。辨证上,初起属阳虚寒痰凝阻,治以阳和汤为主,可有疗效。待溃脓之后,则已阳损及阴,寒已化热,治则当予转变,除减少和阳散寒之药外,必须加用养阴佐以清热之品。

    [经验方药]早期:鹿角霜15g  补骨脂15g  骨碎补12g  大熟地15g  麻黄1.5g  白芥子12g  炮姜3g  当归15g  杜仲12g  川续断12g

    后期:鹿角霜12g  生地12g  熟地12g  补骨脂12g  骨碎补12g  象牙屑12g  首乌12g  白芍12g  杜仲15g  北沙参15g  生黄芪30g  白芥子12g  蒲公英20g  丹皮9g

    以上三种疾病,初起都是阳虚而寒盛,久之则阳损及阴,阴虚生火,寒化为热,此与一般内科之阴阳两虚,虚火上浮不同,其所化之热可使病处肉腐化脓,损筋坏骨,乃外科之一特点,故《疡医大全》对此点,在内经病机十九条之基础上有所发展,提出“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之说,其义不仅限于疮疡之初起,更主要在阐明虽阳虚寒盛之证,到后期也可有火化之变,乃不可不知也。

    (三)通补督脉法治脊椎肥大

    脊椎肥大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其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发于颈椎则颈部活动不利,进而手臂麻木或见眩晕,发于腰椎则腰背酸痛,牵掣下肢而妨于行动,此病在中医可属于“痹症”、“腰痛”范畴,《难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可见脊椎乃督脉经循行之部,而“督脉督一身之阳”, “督为阳脉之海”,元阳不足则风寒湿邪易于侵袭,以致营血涩而不行而成此病,所谓“痹者闭也”。治疗上宜用通畅督脉之法,虽不能使肥大之脊椎复常,但却可能使症状消失。

    [经验方药]鹿角霜12g  杜仲12g  川续断12g  狗脊20g  补骨脂12g  黄芪20g  淮山药12g  麦冬15g  当归12g  赤芍9g  白芍9g  威灵仙15g

    [病例]黄××  女  47岁 

    二年前曾行甲状腺腺瘤手术,后觉颈项部牵掣不舒,两手麻木,初以为术后粘连所致,治疗数月无效,经X摄片,发现第4、5、6颈椎增生肥大,椎体高突,局部压痛,右手麻木,用上法治疗二月,症状消失。

    清·叶桂立通补法,治奇经空虚之腰髀酸痛,常用鹿角、甘枸杞、炒黑小茴香等为主药,师其意,增入益气和营、祛风通络、强筋健骨之品,多数患者在服药三至六月内,症状可冀好转或消除。

    (四)引血归经法治血肿

    引血归经是家传治疗“血肿”的治法,适应于外伤皮肉,特别伤在头部引起皮下血管破裂,血液外溢的血肿,家传称为“血涌”。对本病中、西医治疗多用抽血压迫法,但难以很快消退,家传之内服引血归经结合外敷,疗效较好。

    [经验方药]内服:黄芪30g  丹皮12g  当归12g  赤芍12g  白芍12g  青葱管二根

    外敷:金黄散  醋调

    [病例]吕××  女  30岁 

    因铁板撞及头顶,头部突起肿块,按之绵软,边缘可触及头骨,局部有胀痛感,经中、西药治疗半年,血肿未消,由外地来沪治疗。经用家传治法内服、外敷,三周血肿消退,愉快返乡。

    方以黄芪益气使气能帅血而不外溢;丹皮凉血,使血缓行;归芍和营理血,使营血正常运行;主要借青葱管辛温透发之力,引血归经,使溢血归络。金黄散为外科之常用药,有清热消肿、活血散瘀之功,借醋调敷,不仅能助药力之透入,且具酸以收敛,敛极散之力。家传治法,历代相袭,愈人颇多。

    (五)分型施治法治乳岩

    乳岩以其乳部肿块高低不平,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形如岩石而名之,因此病难消难愈,每多危及生命,故《疡科心得集》称之为四大绝症之一。乳岩之发病多由内伤七情,忧郁过度引起,而乳头又属足厥阴肝经循行之所,故与肝郁气滞有关,又因其病常与月经、生育有一定联系,且顽固难愈,故辨证上又可属冲任失调或属“毒”。以其症状之不同,临床上可分为四型:

    1.肝郁气滞型 

    凡发病有寡居、分居、离婚、年轻伤偶、晚年失子以及精神刺激者属本型。

    [经验方药]制香附12g  橘核6g  橘叶6g  八月札9g  青皮6g  白芍12g  陈香橼15g

    2.冲任失调型 

    凡患者兼有不育症或多产或临经前乳胀痛,或发病在更年期者称本型。

    [经验方药]

    ①温性:仙茅12g  仙灵脾12g  苁蓉12g  巴戟肉12g

    ②凉性:蒲公英30g  留行子15g  丝瓜络12g  路路通12g

    ③平性:当归15g  白芍12g  熟地12g  川芎9g

    临床上根据不同表现,选用第一、三组或第二、三组,但温性与凉性很少合用。

    3.恶毒蕴结型  凡发病与以上两型无明显关系者就称本型。

    [经验方药]

    ①全蝎6g  露蜂房12g  蛇衣5g  蜈蚣2条  土木鳖(去壳切片)3g  外科蟾酥丸

    ②鹿衔草20g  凤尾草20g  白毛藤30g  刘寄奴15g  铁树叶30g

    以上二组药合用。

    4.混合型  兼见肝郁气滞及冲任失调二型的症状,治疗上也综合二型的药物同用。

    临床上使用疏肝理气药应按不同的发病部位来选用。一般治颈、胁、乳部宜用香附、橘叶、青皮、枸橘李、路路通等;用于小腹及睾丸部宜用延胡索、川楝子、乌药、荔枝核、茴香等。

    攻毒药可分二类。一类为以毒攻毒药,如治恶毒蕴结型的第一组药;一类为清热攻毒药,如此型的第二组药。

    调冲任的药物,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壮阳药,如治冲任不调型的第一组药或“壮阳二、三、四”方;一类为清热通乳络药物,如此型第二组药,此组药物也可用于亚急性红斑狼疮;一类为和营理血药,如此型第三组药,即以四物汤为代表。

    根据33例病人的临床观察,乳岩早期以疏肝、调冲任法疗效较快,晚期以疏肝攻毒法疗效较好,其中显效者3例,进步12例,稳定15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45.5%。

    (六)养阴攻毒法治腮腺混合瘤

    腮腺混合瘤是一种由粘液性组织及骨组织等多种组织混合而成的肿瘤。初起多属良性,但也有部分病例可转变成恶性,本病西医多需手术治疗,缺点是少数病例肿瘤组织摘除不净,仍可复起。此病辨证属慢性阴证,系阴分不足。局部皮色不变属痰凝;病久顽固难愈属毒;且用养阴化痰攻毒法。日久正气必虚,应稍加益气之品。

    [经验方药]白芍20g  麦冬20g 玄参9g  夏枯草20g  白芥子12g  黄芪30g  制香附12g  土茯苓20g  龙葵15g  蜀羊泉20g  土木鳖(去壳切片)3g

    [病例]吴××  女  51岁 

左腮起发肿块后二年,曾经某大医院手术,切片诊断为“腮腺混合瘤”。四年后肿块又起,嘱再手术,患者拒绝,要求服用中药,行非手术治疗,当时发现左腮有肿块四枚,大小不一,质介于木石之间,牙关开合欠利。用上方治疗二月,肿块缩小70%以上,牙关开合自如。

    曾用此法在临床上治疗不少病例,一般服药二至三月后,症状多可较明显减轻,肿块不久能逐渐缩小甚至消散。

医案

案一、毛细血管瘤

    陶××,女,40岁

    初诊:背部红丝密布,自幼迄今,近年来逐渐扩大延及整个背部,虽经中西医治疗均无效。诊见整个背部皮肤呈紫红色斑片,按之无痛感,此为气虚失帅血之权,血得热则妄行,遇瘀而郁于肌表致成本病,图治之法当与益气养阴凉血和荣行瘀。

    黄芪15g  党参15g  白芍12g  当归9g  红花6g  丹皮9g  丹参12g  生地12g  蒲公英15g  赤芍9g  紫草12g           14剂

    二诊:背部紫红色斑片转淡,血瘀得行之兆,治与原法加味。

    处方同上加土茯苓15g。按上方连服两个月,背部红斑全部消失。

    案二、甲状腺囊肿

    何×,女,35岁

    初诊:左颈侧起发肿块,经同位数扫描为“冷结节”,患者拒绝手术,要求中药治疗,诊得肿块约3×3厘米,质介馒木之间(中等度),随吞咽而上下,按之微有疼痛,皮色不变,诊断为“甲状腺囊肿”。位在上部属厥阴支脉所循行之处,属气滞痰凝之阴症,治以养阴疏气豁痰。

    白芍12g  玄参9g  制香附12g  夏枯草30g  白芥子12g  海浮石30g        7剂

    二诊:块形消散近半,前法既合再从之。

    原方加僵蛹6g。服上方三周,肿块全部消散,数年未见复发。

    案三、肺脓疡

    冯×,男,40岁

    初诊:咳吐脓血已半年,经治疗少效。形体消瘦,面色 

白,精神萎靡,胸胁隐痛,咳嗽气喘,咳吐脓血,痰稠腥臭。脉数。肺家蕴热,外束寒邪,郁久热盛而化脓,病久元阴耗损,指螺均如蛾腹,治拟养肺阴清肺家之热,佐以解毒。

    鲜沙参30g  金石斛12g  太子参12g  鲜芦根30g  银花12g  丹皮9g  炙紫菀4.5g  款冬花4.5g  桔梗4.5g  枇杷叶4.5g  川贝4.5g  象贝4.5g  百部9g  十灰丸9g(分吞)           7剂

    二诊:脓痰较少,胸痛减轻,但低热未退,痰中仍杂血迹,肺热未清,肺阴未复,连进上方以冀获效。

    上方加天花粉12g。5剂。

    三诊:肺家咳吐脓痰腥味及血迹显著减少,此肺阴渐得清肃之故,但病久元阴已伤,难以急效。

    上方去川贝加白芨9g。7剂

    四诊:脓痰已无,腥味消失,纳香,形体渐丰,脉缓,舌质微嫩,蛾腹指消平,肺家邪化新生,正气渐复,肺热已趋退净,治以培元养阴为主,以冀全善。

    五诊:今突然大吐鲜血约近1000ml,此系脓疡之后损及肺络,络脉突然破裂,血上溢而吐,后经输血及服用独参汤,六小时后血吐停止,再进扶正清热止血等法,不数日脓血全无,脉和纳醒而愈。

按:(1)肺脓疡治则以养肺阴,清肺热,肃肺气,解毒止血为法,所列方药是家传经验方,疗效较好。(2)肺脓疡在发病之后指螺必胖,肿如蛾腹,胖肿程度可随病情增减,以此诊断肺脓疡及观察肺脓疡病情,有其重要意义,系祖传之经验。

    案四、慢性喉炎(喉痹)

    邵××,男,30岁

    初诊: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咽喉红丝布露,吞咽唾液干燥裂痛,进食却无不舒,此阴虚火旺之虚症可知,病经五个月,虽经多方治疗,咽喉干痛未除,脉细,舌尖微红,治宜壮肾水以降虚火。

    南沙参9g  北沙参9g  生地12g  玄参9g  黄柏9g  麦冬12g  金果榄4.5g  射干6g   龟板12g  石斛12g            14剂

    二诊:前进壮水制火法,咽喉干燥较减,吞咽梗阻亦减轻。肺肾同源,喉属于肺,肾水一壮肺液增长,上润于喉之故,前法颇合,增味再进。

    同上加知母6g,天花粉12g        14剂

    三诊:咽喉干痛已减七八,此水壮火降之佳象,再以原法继进以冀痊愈。

服药近三个月,症情全消。

    案五、慢性喉炎(喉痹)

    李×,女,28岁

    初诊:咽喉干燥已经两年余,多方治疗无效。咽喉红丝布露,吞咽唾液干燥梗痛,声音不扬,形容消瘦,脉细稍带数,舌质尖微红,此肾水不足,龙雷之火上炎所致,治宜以壮水制火法。

    北沙参15g  生地15g  麦冬12g  玄参9g  石斛12g  知母9g  黄柏9g  蝉衣4.5g  龟版12g  射干6g  金果榄4.5g            14剂

    二诊:连服上方一个月,咽喉干燥及声音不扬等症均未消失,恐系火浮难归之故,加用“引火归原”法冀其奏效。

    上方加肉桂3g、灵磁石30g。7剂。

    三诊:服上药后,咽喉干燥显著减轻,红丝较淡,声音已大有好转,再进上方十四剂。

按:阴虚喉痹相当于西医所称慢性喉炎,多系肾水不足,水少火多之故,一般用壮水制火法是有效的,部分病例服上方无效加用“引火归原”法多奏效。龙火属肾,雷火属肝,肝肾之火上炎,扰于肺脏,喉属肺,故喉干声哑。肉桂乃温热之品,有助火之弊,一般不能超过三周,配磁石重镇之品,以监佐肉桂之温热不致升而不降。

    案六、风疹块(肠胃型)

    吴×,女,21岁

    初诊:遍体起发风疹块,搔痒甚剧,发作时伴脘腹疼痛,病已半年,与季节气候无关,经治疗无效,近日来每天发作2~3次,发作痒搔之更剧,脉细涩,舌苔薄腻。盖因肠胃寒湿阻逆,气失疏泄,加以风邪客于肌肤而成,治以温散寒邪为主,疏气为辅,佐以祛风之品。

    吴茱萸6g  肉桂3g  砂壳4.5g  紫背浮萍30g  白术9g  西河柳30g  青皮9g  陈皮9g            7剂

    二诊:前法和胃疏肝祛风,风疹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搔痒减轻,伴发之肠胃疼痛随之减除。肠胃寒湿之邪已有温化之兆,肝郁之气已得疏通,风邪亦有外达之机,再以原方续进。

    三诊:胃脘疼痛已失,风疹块亦停发,症情向愈。

    继续服上方五剂巩固之。

    按:风疹块虽是一种皮肤常见病,但其病因复杂,治疗甚为棘手。肠胃型风疹块多肠胃寒湿气滞疼痛兼夹风邪而发风疹块。故以治疗肠胃痛为主,痛止风疹块即停发而愈。

    案七、发背(背痈)

    冯×,男,58岁

    初诊:背部正中,初起脓疹“未脓先溃,未溃先糜”,他医认为症势不重,用清热解毒等法无效。疮肿逐渐扩大,后又经某医诊为火毒之病,用泻药泻火,致大便日4~5次,精神极为萎靡,疮肿原来高突肿痛,突然转为平塌,寻余诊之,火毒不在肠胃,泻火反损胃气,高年正气本虚,一泻正气更虚,故疮形平塌,为防火毒之邪“内陷”,急宜大补正气以托其毒。正复毒邪方可外达。

    移山参3g  黄芪30g  皂角刺15g  银花15g  丹皮9g  紫花地丁9g  当归12g  赤芍9g  白术12g            2剂

    二诊:服上方后,腹泻止,精神较振,疮顶亦稍增高,脓液增多,此正气渐得增强,火毒之邪已有外达之征。但年高之体仍须扶正托毒为主。

    上方加鲜生地30g。3剂

    三诊:脓液渐流,腐肉渐脱,痛轻纳香,此正复邪化之象,脓为热盛所化,必伤气阴,治宜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黄芪30g  白芍12g  党参12g  银花12g  丹皮9g  川石斛9g  香谷芽30g  蒲公英15g  天花粉12g            3剂

    按:本诊初因误泻而致气虚内陷,即行扶正祛邪法,气阴得以充足,火毒之邪得以外达,转危为安,后疮肿溃脓,脓腐脱尽,生肌收口而痊愈。

    案八、暑湿流注(多发性脓肿)

    丁×,男,35岁

    初诊:秋凉后,臂、腿、臀、背等部起发肿块五处,皮色不变,肿势散温,压之疼痛,身热,脉数,病经三日,经用西药治疗又三日后,身热未退,其中三处已化脓而切开排脓,但在胸背部又连起三处,身热更高,边溃边起,缠绵二周,已有五处溃脓,来诊时背部及腿部尚有肿块三处,按之稍有应指感,身热仍未消退。症属暑湿之邪外不达于肌肤为痱为疖,内不入于脏腑为痧为胀,逆于肌肉之内,经络之中,营气不从,发为流注,脉濡数,舌苔薄腻,治拟轻可去实法,佐以和营以冀肿者消散,以免再发。

    清水豆卷15g  淡豆豉15g  香薷12g  青蒿梗30g  连翘12g  忍冬藤15g  忍冬花15g  丹皮9g  天花粉12g  当归9g  六一散12g(包)  生米仁30g  赤芍9g  白芍9g  藿香9g  佩兰9g        3剂

    二诊:服清轻达邪、和营活血法,块形虽仍起发一处,但原肿块酸痛显减,身热稍有减退,此暑湿之邪得宣化之征,营气亦得调和之兆,仍步原法进退之。

    上方加鲜金石斛30g,鲜芦根30g。3剂。

    服上方十数帖后,流注溃者均减,肿块均消,未见新发。

    案九、丹毒(流火)

    夏×,男

    左腿流火时发时退,发作时小腿红肿疼痛,身热脉数,虽经治疗,不能根除,后在发作时用白降丹腐蚀法,治疗后至今数十年未见复发。

治疗法:在流火发作时在患部红肿疼痛最剧处,外用厚型布膏药,撒上白降丹粉,在酒精灯上烘热,将白降丹粉糊于药肉内以不见为度,贴于最痛处,24小时左右因白降丹之刺激,疼痛稍有增剧,贴两天后揭去膏药则皮肤起发水泡,溃破处肌肤有糜烂,改用二宝丹外敷,约一周后腐脱新生,两周后用生肌之品桃花散外贴薄型太乙膏,结痂而愈。

    案十、蛇丹(带状疱疹)

    黄×,男,成年

    “蛇丹”发于左胸背及左臂,水疱刺痛,继续延蔓,此由心经毒火为患。治以清解,佐以重镇法。

    黄柏9g  丹皮6g  半枝莲12g  灯芯6g  蒲公英15g  代赭石30g  牡蛎30g  灵磁石30g  珍珠母30g

    按:带状疱疹俗名蛇丹,刺痛颇剧,一般止痛药只能暂止,但服重镇药非但能很快止痛,并能制止疱疹扩大,应用重镇止痛药,必须在原有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入使用,其效更好。

    案十一、皮痹(弥漫性硬皮病)

    徐×,女,24岁

    初诊:1970年10月26日。皮肤板硬萎缩十年余,面部及四肢逐渐板硬萎缩,且伴心悸气逆,时有指端溃烂,经久不愈。外院诊断“弥漫性硬皮病”,曾经多种中西医治疗。肺部X光伴硬皮、

病在肺内之表现。脉细而弱,舌尖红,苔薄腻,气血双亏,寒凝气滞。治拟益气养阴,和营通络,佐以清解。

    黄芪15g  党参12g  白芍12g  当归12g  留行子12g  生地9g  熟地9g  丹皮9g  紫花地丁9g

    病员以上药为基本方,临诊时随症加减,心悸气逆,畏寒等症状好转,溃疡大部痊愈,皮肤较前好转,按之较柔软。

    案十二、皮痹(弥漫性硬皮病)

    窦×,男,67岁。

    初诊:1974年11月26日。皮肤萎缩板硬四年余。四年前觉面、手皮肤活动不便,逐渐变硬,以后逐年增剧。伴明显畏寒、纳呆。外院诊断:“弥漫性硬皮病”,经多种中西医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检查:面部、四肢、前胸皮肤板硬萎缩,紧贴于骨骼,呈淡褐色色素沉着,鼻耳缩小变尖,双手如鸡爪样。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化验:蛋白(++),红细胞(+),血沉38毫米/小时。心电图异常:1.窦性心律不齐伴游走性节律。2.房性早搏。3.室性早搏。4.顺钟转向。肝功能正常。脉结代而沉细,舌质淡,苔薄白。症属阳虚、寒凝瘀阻。治拟益气温阳,和营活血。

    仙茅12g  仙灵脾12g  补骨脂12g  苁蓉9g  当归12g  赤芍9g  白芍9g  黄芪12g  党参9g  鸡血藤30g  红花9g  车前子15g  车前草15g  泽泻15g

    服上药后畏寒明显减轻,皮肤较软,心电图复查除房性早搏外无其他异常。

    按:硬皮病属胶原组织疾患中的一种。除皮肤外,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胶原组织均可累及而产生不同的全身症状,如上案肺部受侵犯,本案心肾等受累。

    中医认为硬皮病属“皮痹”,多由阴阳气血失调致病。早期患者阳虚为多见。阳虚则生寒,血得寒则凝,血凝则脉络不通,肤失濡养,故临床多为形寒,肢冷,手指麻木刺痛,皮肤板硬等症。以上病例通过温阳和营,活血通络法后,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随着病情的发展,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互生的辨证病机传变,病员可出现阳损及阴,阴虚生热的症状,此其一;其二是寒邪日久,郁而化热,热盛损筋,腐肉化脓,可见趾、踝、指等部位发生溃烂,此时因久病阴阳两虚,气血亏损,当宜峻补气血。但又因郁而化热,故需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临床必须根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阴阳寒热的转化,并结合患者的素质,气血虚实施治,发挥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