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末回眸|2014年期货市场大事记

 培根阅读 2014-12-27



2014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品种持续增加,产业链不断完善,夜盘逐渐成为主流,期权产品紧锣密鼓筹备当中;市场上,多数大宗商品开始进入熊市周期,国内监管层逐步停止市场干预使得棉花等品种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但PVC、甲醇逼仓等事件也表明,国内期货市场还有许多需要反思和完善的地方。本文总结2014年期货市场大事记市场篇如下:


  **全球大宗商品进入熊市


  **期货、衍生品不断扩围


  **夜盘品种范围急速扩大


  **股票期权、股指期权、农产品期权等品种准备就绪


  **农产品直补政策试点出炉,政府停止市场干预


  **青岛港融资铜、铝事件


  **PVC事件


  **甲醇逼仓事件



  详细版:


  **全球大宗商品进入熊市

  美国停止QE3后,美元指数强势上升,导致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持续承压,加上全球需求弱复苏,黄金、原油、铜、农产品等品种本年度均遭受重创,各大投行纷纷下调对上述商品在2015年的价格预期。原材料方面,普氏62%铁矿石指数从年初的134美元/吨下滑至70美元/吨,几近腰斩,国内煤焦钢黑色产业链品种由于供需严重失衡,本年度成为商品市场领跌品种。


  **期货品种结构持续完善,外汇期货开始仿真,国债期货成交回暖,原油期货获批

  2014年期货新品种不断推出:2月28日,聚丙烯期货上市;3月21日,热轧卷板期货上市;7月8日,晚籼稻期货上市;8月8日,铁合金期货上市;12月19日,玉米淀粉期货上市。此外,拟上市品种还有棉纱期货和锡镍期货,而作为全球第一大大宗商品的原油期货已获监管层批准,商品期货品种结构的不断完善为国内大宗商品及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了重要的风险对冲工具。

  金融期货方面,中金所正全面推进股指、国债、汇率类三大主线产品的筹备。目前股指期货除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推出外,上证50和中证500指数期货已经开始模拟仿真交易;10年期和短期国债期货亦在积极筹备中,5年期国债期货交投明显活跃,日均成交由初期的不到千手增加至目前日均万手成交;外汇方面,中金所于10月29日面向全市场开展欧元兑美元、澳元兑美元期货的仿真交易,有利于企业规避非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满足居民外汇投资等需求。


  **夜盘品种范围急速扩大

  国内商品期货品种中,已有近半数品种(23个)开通夜盘交易,包括郑商所的白糖、棉花、PTA、甲醇、菜粕;上期所的黄金、白银、铜、铝、铅、锌、螺纹钢、热轧卷板、天然橡胶、石油沥青;大商所的焦炭、棕榈油、豆粕、豆油、黄大豆一号、黄大豆二号、焦煤、铁矿石,覆盖大多数成熟、活跃以及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品种。开通夜盘交易是对接国际市场的一种手段,有利于提高我国在这些品种上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有助于提高在这些产品上的定价能力。


  **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ETF期权引弓待发

  2014年ETF期权筹备工作接近完成,目前证监会已于12月初就《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指引公开征求意见,据某券商高层透露,一般来说,管理办法正式出炉后一个月内该品种将正式上市,市场人士大多猜测该品种将于2015年的1月下旬推出。由于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均可参与ETF期权经纪业务甚至是做市业务,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联动性将进一步提升。


  **股指期权、农产品期权等品种准备就绪

  除ETF期权外,股指期权和商品期权也准备就绪。目前中金所的沪深300股指期权及波动率指数、郑商所的白糖和棉花期权、大商所的豆粕期权、上期所的铜、黄金期权处在模拟仿真阶段。商品期权的推出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并为专业交易商场外产品创新,管理风险提供有利条件。而通过推出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个股期权的交易产品,将极大促进投资者资产配置组合多样化、投资策略多元化,有效对冲股票市场风险。


  **农产品直补政策试点出炉,政府停止市场干预

  2014年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于4月5日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每吨19800元。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这标志着持续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正式谢幕,国家对棉花的补贴将从“暗补”变为“明补”,政府不再直接干预棉花价格,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政策的实施使得棉花期货的价格在2014年年初最高的每吨20245元一路狂泻至13000元以下,跌幅高达35.7%,重新成为年度明星品种。


  **青岛港融资铜、铝事件

  2014年年中,青岛港事件搅动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一度成为焦点事件。由于青岛德诚矿业的被调查引爆了青岛港融资铜和融资铝问题,进而引发青岛港、国内外银行、仓储公司、国际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恐慌。市场认为中国当前有可能停止商品融资服务,逼迫贸易商抛货应对资金流的问题,对商品价格形成打压。从当时市场来看,沪铜随后下跌近1000元,伦铜下跌过100美元,幅度惊人;但铝期货未受太大影响。

  **PVC事件

  去年以超过600%的收益率登顶私募冠军的国内著名期货操盘手刘增铖2014年遭遇滑铁卢。其掌舵的“长安基金-银闰铖功5号”净值跳水,单日净值大跌23%。这只成立仅7个多月的产品将面临被清盘的命运,背后原因在于其重仓做空持仓和成交量颇为轻淡的小品种PVC。这给所有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敲响警钟,做好资金管理,控制心理,永不逆势而为都是杠杆交易中的重中之重。


  **甲醇逼仓事件

  2014年年末,连续跌停的甲醇成为期货圈内关注的焦点。12月初最高涨至每吨2700元的甲醇1501合约近日连续出现跌停,不到一个月跌幅已高达30%以上,暴跌背后却是一个失败的多头逼仓事件。按照常理,甲醇原材料供应和产品产出方面存在相对垄断性,冬季甲醇企业检修增多,导致现货市场供应偏紧,加上同期国际甲醇价格大幅上涨,部分贸易商借机逼仓。然而原油的暴跌以及交易所增加空头套保额度导致空头大量介入,使其价格出现崩盘式下跌。大户爆仓亦使得多头主力席位的江西瑞奇期货公司面临经营风险,不得不启用风险准备金及自有资金进行填补。甲醇事件为期货市场风险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范本。


来源:大智慧通讯社 辛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