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暖暖的炉子

 灵魂出窍KKK 2014-12-28

暖暖的炉子

(2014-12-03 18:47:37)
标签:

情感

分类: 往事钩沉
暖暖的炉子

暖暖的炉子

暖暖的炉子

暖暖的炉子

暖暖的炉子

暖暖的炉子

说起炉子,大多数人都晓得,特别是七十年代前出生的北方人,对它是更是记忆深刻。记得那些年入冬时,架炉子成了每家每户必干的一件事,将寄存了半年的炉子跟炉筒搬出来,打扫打扫,然后把炉筒子一节一节地套起来,再用铁丝穿绕固定在两侧的墙壁上,炉子就算架起了来。

架炉子很有说道,炉口要冲着门,炉筒子不能拐的弯多了,否则炉火不旺,还会倒烟。因为家里没钱,所以火筒子是老旧的,粗细不配套,很难插接,有时还要动用钳子和剪子。每次架炉子,我和父亲总是又拧又拽地费尽力气、用尽心思,用很长时间才能将炉子架起来。由于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所以我始终认为安炉筒子就应当是这样一件费力气的工作。直到1976年我结婚时,凭票买了几节新炉筒子,才知道新的镀锌铁皮炉筒子是锃明瓦亮的,不用费力即可安好。

生炉子还有一难,就是要经常打炉筒子,否则烟灰淤积会影响烟气的通畅。打炉筒子的期限要看煤的质量,反正一冬天要打好几次。打炉筒子要在清晨的时候,那时炉火不旺或已经熄灭,炉筒子也没了温度。打炉筒子也需要两个成年人配合,搞不好往往会烟灰飞扬,洒落的满炕都是。

将炉筒子拆下来后,要搬到院外用木棒周身敲打一通,然后立起来,看着地上倒出的一堆堆的黑烟灰,很有劳动成就感的,而再次装火炉子就要重复开头说的那一段麻烦事了。

新买来的炉子不能直接用,必须得搪,也就是搪炉衬,没搪过的炉子不能烧,一烧就变形,甚至有可能烧化。这和炼钢炉和铁水包的道理是一样的。搪好的炉衬时间长了会脱落,所以搪炉子对每个家庭都是经常事。

       搪炉子是个技术活儿,有讲究。要大膛小口,生火易着、封火不灭,还得火旺省煤。炉子要用粘土,粘土里还要掺杂头发,因此大人小孩理发落下的发茬都要保存好,以备炉子之需。小时候,炉子的活都是父亲干,也只有父亲能干那活计,很少有女人会炉子,在我的印象里那是男人的专利。

冬天因为有了炉子,生活变得别有一番情趣。每天上学前把土豆放在炉坑里,等到下学回家,土豆就烤熟了,用炉钩子钩出来,拍打拍打,吹去上面的炉灰,然后再细心地剥去皮,热乎乎、腾腾、甜丝丝,松软可口的土豆就可以入口了,只是吃的满嘴乌黑。饥肠辘辘时,土豆皮也是可以入口的,没听说吃土豆皮会闹肚子,那是因为炉灰是洁净的,没有细菌可以生存。

冬夜漫长,有时临睡前感到饥饿,又等不及烤土豆的漫长过程,可以用小刀把土豆切成片,把炉盖擦的亮亮的,然后将土豆片一片片摆在炉盘上,炉膛发红的火光一明一暗地照着我那张馋涎欲滴的脸。我不停的翻转着,直到每一片被烤得焦黄起泡、干巴溜脆的,吃到嘴里特别的香,那滋味一点儿也不比现在洋快餐的薯片差。

每天早晨生炉子就是最令人怵头的事了,因为后半夜炉火就熄灭了,家里很冷。窗外的冷风拍打着走风漏气的窗户,发出吧嗒嗒、吧嗒嗒地声响,即便在家里呼出的热气也会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我每天都会被母亲劈柴打炭的声音惊醒,然后目睹母亲出出进进的身影。 “三九四九牙门叫狗”,母亲开门时一撩棉门帘,一股寒气便长驱直入。

母亲曾经教过我生炉子的程序:炉盘子要顺着烟路和炉口放,软柴多硬柴少,炭不能放早了,不能老揭起盖看,也不能从上面捅火。我性急,一会儿就要揭起盖子看,不等一会再看看,要不然就用火钩子从上面乱捅,经我手的炉火终极还是熄灭的多。

最要紧的技术是,晚上睡觉前的封火,把硬煤添好后再盖上一层湿煤,捅几个眼儿,盖上炉盖。第二天早晨打开炉盖,待火上来就可以享受一天的温暖了。如果炉子没封好,火后半夜就灭了,屋里特别冷,水缸都会结冰。

晚上炉火不能埋的过重,否则会孳生煤气,煤气中毒,脑袋疼得要炸,还恶心呕吐,罪遭大了。如果放到通风处也不能缓解,就得往医院送,我想在平房院曾经生活过的人,有几个没有此经历呢?“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炉子刚生起来,会有十分好听的声音,轰轰隆隆的,就像行驶的火车。炉子的壁会被烧的通红,炉筒子的拐把子处也会烧红,我爬在炕上,脑袋能感受到炉子的热度。这时室外烟筒口呼呼冒烟,火上来了,拿掉炉盖,就可烧水做饭。

直到如今,在梦境中仍能见到母亲站在炉子旁,提溜着我和妹妹的裤褂在烘烤。不经过烘烤的裤褂冰凉刺骨,无法把四肢伸进去。

烧炉子还要不时用炉钩子在炉子下方把烧乏的煤渣儿捅出来,再从炉口上下通一通,呼市人管这叫嗽火。嗽到乏煤塌下去了,然后再添新煤。炉子嗽火的时候,烟尘暴腾,弄得满头都是灰,老得洗头。那时洗头没有洗发水,都用的是肥皂,有时还用洗衣粉。洗澡是过年时才可能的事,要去市毛附近的澡堂洗去一年的污垢,因为人多,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洗澡意味着过年,洗澡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生炉子要用许多劈柴,一冬天炉子那个血盆大口要吞食许多的东西。记得马粪引火是一绝,马粪虽然难闻一点,但引燃煤的速度快,房间也热得快,那时我们把它取名叫速效救火丸。那时的健康街路人稀,经常有马车经过,我看到有人捡拾,我也用麻袋去捡拾。后来健康街铺了沥青,马车不再容许通过,马粪我再也捡拾不到了。

冬天到了,沥沥拉拉地想起了这些往事,有凄苦,也有温馨。在过去的日子里,炉火给予人的不仅仅是温暖,也有酸甜苦辣的回味。那遥远的暖暖的火炉子,总是把热情洒在我留恋的童年,激起了我对它的怀念。

 

 

 

 

我的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