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论坛|如何让你的企业更健康?看浙商都有哪些企业健康法则

 haosunzhe 2014-12-28


  失败的企业各有不同的原因,但成功的企业却大致相似。到今年,浙商中一批优秀的企业已走过20年、30年,甚至更久,但他们都依然焕发着生机和活力,步伐淡定而稳健。究竟什么是他们健康发展的法则?面临互联网、物联网等诸多挑战,未来他们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围绕这两大命题,在12月26日的2014(第七届)浙商年会主论坛的主题对话环节,众多浙商和相关专家以对话形式展开了探讨。


最重要的是“创新、坚持、责任”


  杭州民生医药控股董事长竺福江、盾安集团总裁吴子富、赛丽正宏集团董事长夏赛丽、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万事利集团董事长李建华、浙江中南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荣等几位浙商展开了第一轮对话,用各自多年的管理智慧,深度解码优秀浙商的遗传基因。


  几位浙商的分享都非常简洁,往往是几个关键词,不同的企业特点自然有不同的秘诀,但发展,创新、坚持和责任是多位浙商频繁提到的字眼。


  竺福江带领的民生医药到今年已经走过了快90年,在他的大胆改革推动下,“老字号”焕发了新生机,发展势头劲猛。他分享的四个健康法则是,负责任、专一、坚持以及创新。“民生医药专一做药近90年不动心,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各种发展问题和困难,但哪怕再困难都一定要坚持下来,用不断创新来改变自己,才能做的长久”。


  张天任的秘诀也是坚持和创新:正是因为近30年一直坚持做电池,才将普通的电池做成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池;也正是不断的创新求变,才能将产品打造的更加节能环保,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吴子富用“诚信、尊重、专业”,“创业、创造、创新”两句话概括了近30年的盾安精神支柱,同样尤其强调创新,“创新是企业的法宝,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对于责任,李建华尤其有感触,他说,万事利走过40年的经营准则和关键词有两个,第一就是责任,丝绸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杭州更是丝绸之府,万事利有着传承、发扬下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二是文化,将文化融入产品,将产品以文化的方式传承。


  夏赛丽也对企业责任非常看重,她的经营关键词是“生态的”、“慈爱的”,不管对客户、员工,还是社会,都要秉承一份责任感,绿色发展。


  而吴建荣的分享则融入了他的人生哲学,“企业经营者要将工作当成娱乐,用游戏的心态来应对得失,有舍才有得,得到的要敢于舍”。


要拥抱互联网 但不能一拥而上


  对于互联网的汹涌来袭,浙商们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决定了未来的发展状况,总的来说,几位浙商对移动互联网改变整个经济的态势都有着“切肤之痛”,态度从原来的观望、犹疑到现在的下定决心,一定要转变,比如,李建华戏称,“不去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它一定会主动拥抱人家,还不如好好亲吻它。”夏赛丽坦言,“移动互联网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好像突然之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但形式逼迫着她一定要以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传统企业,尽快改变。“互联网的趋势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的声音更不时响起。


  然而,也有几位浙商对互联网这位“万人迷”表现出了定力,认为越是所有人都在追棒,就越应该保持清醒,另辟蹊径。比如,吴子富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新经济刚刚起步,我们探索还不晚,把远离互联网的事情先做好,也许是传统产业目前最好的选择。


  吴建荣提出,虽然马云成为首富了,做互联网很风光,但是如果大家都去做互联网了,也不现实,没有实体经济,就什么都没有了。难得的是,他的儿子也跟他同一个看法,“不久前我儿子国外回来,他也想做实体经济,互联网毕竟是虚的,没有实体经济大家卖什么呢?”


  张天任极大地肯定了互联网的趋势和带来的好处,但他也赞同企业不能一股脑都去做互联网,“目前的O2O尤其强调线下服务能力的,比如安装,维修,送货上门等,这些不是线上所擅长的,不同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企业要向“小米+格力”靠拢


  竺福江在第一轮对话结束时提出,浙商迎接新经济的趋势是一定的,现在的问题是传统行业如何跟互联网对接,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而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需要在新经济领域已有所积淀的新一代浙商和专家。


  浙江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力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善通,云电商基金创始合伙人王钢,浙江大学硅谷创业实验室主任郑刚,腾讯创业基地总经理邵敬之,绿城电商联合创始人、总裁钱晟磊共同就此展开了第二轮对话。


  兰建平首先解释了工业4.0,将第四次工业革命解释为,“以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标志,计算机化和信息化贯彻到企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销售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革命”,以理论给大家的实践以启发。


  王钢提出,云电商基金其实是在用服务的方式做投资,帮助企业电商化、互联网化,但不能简单理解企业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化不是简单的用电商平台卖东西,这种方式是没有未来的。


  钱晟磊非常赞同王钢的看法,他也提出,企业跟互联网、物联网结合不是简单地立一个部门,也不是简单地开一个网店。“互联网思维首先是客户思维,比如绿城电商已经在尝试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第二是去中心化,全产业链的去改造。第三是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


  钱晟磊认为,在企业的具体操作中,“第一,要认清互联网的本质,思考它到底是什么,到底能够和自身的产业如何结合。第二,将互联网应用打造成系统性的工程。互联网的作用应该融入产品推广、销售、研发,甚至供应链的实施整个流程中。第三,重新考虑企业未来的资源配置问题。”


  郑刚则从最近小米与美的联手,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隔空大喊“骗子”的新闻谈起,他说,格力和小米之间的对决实际代表了工业经济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碰撞。而浙商应该思考和学习的是“小米+格力”,即学习格力可以把产品本身做好,再学习小米的互联网思维,给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样的状态就比较理想。


保持好心态,尽快改变亚健康


  最后,对企业如何在2015年,乃至未来几年内健康、可持续发展,几位浙商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王钢建议,第一,保持好的心态,面对互联网不要慌,也不要乱。第二,思考并回归商业的本质,做好与自己所在领域的本质相关的事情。第三,拥抱互联网。举例来说,某位创业者要开五星级酒店,但没有那么多钱,我们就把这件事变得很好玩,即酒店的功能不仅仅是住宿、吃饭、娱乐,还可以变成一个体验式购物的大卖场,让家居产品商也加入进来。未来每个行业都面临被互联网化的可能,一定要尽快改变。


  兰建平说,首先,新常态关键是新心态,新心态才能具有新业态。其次,企业要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建议企业家在未来朝着 “产品的素质化、生产的自动化、装备的智能化、管理的精细化、营销的网络化”的方式和路径顺势而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浙商在全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站在前列,引领时代,创新发展。


  李善通建议,传统企业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尤其可以尝试用一个新的思维,去做离互联网最远的事情。比如,卖包子可以做得像甘其食一样,卖坚果也可以做得像三只松鼠一样。


  郑刚非常有信心地指出,中国工业4.0的技术也不比德国差,有很多方面还处于引领地位,由于中国是制造业国家,可以提供大量工业4.0的机会,这方面的成果一定会大大高于国外,大大快于国外。企业只要及时改变亚健康,将来就有希望。


  钱晟磊分享了自己企业与互联网结合的“痛苦历程”,希望以此给其他企业带来启发。“第一个阶段,是绿城房地产集团的物资材料的集中采购平台互联网化。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互联网给广大工程客户提供建材及楼宇设备的服务平台。第三个阶段,是打通B2C和互联网供应金融,做生态金融。”


  “我们一直在痛苦和摇摆,直到到今年下半年才彻底想通,让互联网把企业三大板块真正融通,让互联网真正进入到企业每一个运行阶段。但总的来说,建议企业还是根据自己产业特点互联网化。”钱晟磊说。


  █文/浙商杂志全媒体记者 牛金霞,摄/鲁统磊 宋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