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房子的新生。

 蓝云白雪111 2014-12-29

點擊上方藍色『誰最中國』輕鬆關注



文/洪晃


关于老房子的说法太多了,有保护者说要誓死捍卫,就是修复也要一砖一瓦都是原汁原味的;也有的说老房子无法满足当代生活,修的过程就是改造的过程。


不管是原教旨保护主义还是改良派,要把老房子留下的声音在过去三十年已经被轰隆隆的推土机声彻底淹没了。中国人对老房子的态度可以用一个字来说明:拆。


中国人和物质的关系真的太奇怪了。就拿老房子来说吧,有各种故事。为了一个项目,我和记者一起去采访潘公凯,他说50年代他的父母把自己买的房子捐给了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而政府给他们分配了另外一套老房子住,在杭州西湖边上,就是今天的《潘天寿故居》。而当年潘天寿和夫人捐出去的房子已经被拆得差不多了。也许只有半堵墙还残留下来。这个感觉很怪,我们去看的故居其实是政府分房,而真的故居很可能已经蒸发在浙大某个教学楼的建筑灰尘里。


我们的美食专栏作家Frank和我有一段房子的缘分——史家胡同51号。在这期里面,Frank讲了他家和史家胡同51号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次回家,妈妈跟我说,一个非常有气场的美国华侨老太太,带着一个年轻人到51号敲门,跟我妈妈说,房子是他们祖上的宅子。当年是卖了,现在就想回来看一眼。那个年轻人就是Frank。妈妈那时候有点紧张,不知道是不是房子要换给来访的老人。而今天,我们家也不在史家胡同51号了,我在想,是不是要约了Frank一起去敲门看是否还能再看看院子。


北京史家胡同51号是洪晃外祖父章士钊的故居


据说新的主人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场面,已经把史家胡同51号拆了,又重新盖了新房子。这种拆了盖,盖了拆的轮回是我永远不能理解的。


不过我也不是那么念旧,更不是什么原教旨老房子保护主义者。我觉得任何物质的东西如果能够代代相传,而每代人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改良和创新,那么这个物质就可以慢慢升华为文化了,就变成精神的东西了。而当我们把过去的物质都化为垃圾,这些物质就失去了升华的可能性,是文化建设的损失。因为文化需要积累,不能总是推倒重来。


所以这期杂志我们走访了从大理到安徽,从上海到北京的老房子。这些房子都是私人改造的,房子的新主人有些是80后。他们对修老房子的态度都不一样,但是都围绕着老房子开展了一次如何保护和发扬中国建筑文明的话题。


我们的封面照片是 Krystal在五道营的CHI餐厅拍的,主人非常细腻地将北京胡同建筑风格和当代的简约舒适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吃西餐的地方,也正是我们所在探索的属于中国的崭新的生活方式。


经过历史的洗礼而存留下来的老房子,不论是作为文化遗产、旅游景观还是身心之居所,都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关注、改造和利用。iLOOK杂志专题讨论老房子的新生,让我们来听听这些老房子的故事。


10处老房子,10个故事


1.《阮仪三—有多少城市可以重来》



今年八十岁的“古城卫士”阮仪三教授依旧走在古镇保护的路上,提起老房子,阮教授像小孩子看着要被抢走的玩具,眼里闪烁着渴望而坚定的光芒。


2.《猪栏酒吧—三幢老房子 一碗土鸡汤》



位于碧山村的猪栏三吧是寒玉改造的第三幢老房子,这座曾经的榨油厂,在寒玉的手里变成了谱写诗歌的纸张。朴素的黄泥墙不抢田野的风光,低矮的房屋不抢大树的风光,拒绝霓虹灯不抢星空的风光,寒玉坚持地说,房子要朴素,要谦让。


3.《山里逸居—北京山谷里的闲逸生活》



在北欧生活多年的娜尔苏是山里逸居的设计师,在北京密云的山谷里改造了五幢农民院落,依山傍水长城脚下,是贴近自然的闲逸生活。娜尔苏说,做山里逸居的初衷,是因为在瑞典的生活和自然很近,回到北京,也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能够继续这样的生活。


4.《空气花园—苍山脚下的老宅新居》



苍山脚下的空气花园,没有醒目的招牌,有的是木梁石墙的老房子,半个院子的果蔬和四间宽敞舒适的客房。来自广东的阿纬阿翔,坚持不把新房子盖高,他们太喜欢院子里的李子树,生怕给它挡了阳光。


5.《张建平—给故乡拍遗像的人》



为了故乡徽州的老房子奔波了二十余年的摄影师张建平,无奈地看着一幢幢老宅倒下,称自己是”给故乡拍遗像的人”。他说一个好的摄影师,一定是一个好的社会学家,而面对日益流行的古镇旅游,张建平也不断诘问:“徽州是需要公园文化还是农耕文化?”


6.《碧山书院—老宅里的乡村文艺复兴》



曾经的诗人和策展人左靖,来开城市,安家在徽州碧山村,把一桩老宅依照古法改造为碧山书院,要搞一场乡村的文艺复兴。从碧山计划到黟县百工,“去国还乡”的左靖一直在关注徽州本地的传统文化和农村建设,也身体力行地成为了“碧山人”。


7.《荣洁—身体力行地传承》



十四年前来到大理的鸟吧咖啡主人荣洁,近年来一直关注大理的老房子保护。不论是按照传统木结构重建的咖啡馆,自己设计改造居住的百年老宅,还是与当地手工艺人合作的新手工制品,荣洁都身体力行地走在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


8.《守拙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从事了一辈子建筑工作的单黛娜把家安在了东四一条胡同里,依据传统四合院格局建造了“守拙园”。天窗、地暖、联通四个厢房的玻璃房,让四合院里的生活一年四季都简单舒适。黛娜说:“造一座房子不难,难的是给房子一个灵魂。”


9.《老舍—迷失在时间的温存里》



位于上海山阴路的老舍是几个年轻人玩儿出来的私家旅馆。四十年代的老公寓经过用心的复原和改造,处处充满老上海的气息。85后的设计师单儿说:“老房子让我觉得踏实,在里面能让我静下来思考。”


10.《S?ren Matz—客居他乡得有家》



来自丹麦的S?ren Matz把家安在了一幢20年代的老洋房里。他不仅保留了房子原有的气质,加入了壁暖和地暖,也把一生漂泊的经历放了进去。在日本生活了二十余年,曾为著名的中村外二工务所工作十余年,是因为三十年前一位印度木匠对他说:“一个好的木匠可以带着他的手艺去任何地方。”

注:轉自讚那度




注:轉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