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本《伤寒论·子目》及其源流初考

 johnney908 2014-12-29
    宋本《伤寒论》10卷22篇中有18篇的正文之前,都有一个篇幅或短或长的小目录,由于它与书前司记卷次及每卷所辖内容的总目录性质不同,故此称之为“小目”或“子目”。前人已有关于伤寒子目的论述,只是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名称。例如:元·王履《医经溯洄集·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辨》一文中说:“其六经篇、霍乱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篇中,有方治诸条,以数为计,又重载于各篇之前。”[1]所谓“又重载于各篇之前”、“以数为计”的“有方治诸条”即本文所要讨论的“子目”。据笔者统计,宋本《伤寒论》之子目总凡386条,约合10665字(计序号,不计小注)。
宋本《伤寒论·子目》的内容与结构
1子目与正文的关系
单从文字和文献的角度来看,宋本《伤寒论》是由有论有方和有论无方的两种条文所组成。而宋本《伤寒论》的386条子目正是对总凡684条正文中有论有方诸条文的压缩和提炼。比如:第221条正文“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公对切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方十一。”[2]不计小注及序号凡76字。其对应子目“阳明病,脉浮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恶热身重。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第十一。二味。”[3]不计序号及小注仅48字。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子目对于伤寒正文每有压缩,但对其所涉之方名却不作删略。
此外,从子目是为有论有方的条文而设这个角度考察,其中存在个别特例。比如:24条、117条方药与灸刺共论,142条、143条单论刺法,145条、167条、可下篇131条有论无方而皆有子目;8条、216条单论刺法,92条、101条、不可下篇251条有论有方而没有子目等等。从子目是正文的精简与压缩这一角度考察,当我们将子目与正文逐条对比时可以发现约有36条子目与正文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36条的条文号如下(为节省篇幅不标篇名,仅在篇与篇之间用分号区分):13、15;36、57、63、71、88、103、117、123;142、149、159、170;209、231;310、322;338;385;53、117、33、34、40、96;233;233;209、214;23、164、103、105、149、159。
2子目与序号的关系
宋本《伤寒论》的386条子目均标有序号,并以篇为单位独立统计。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为例,其篇名下有“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10字小注。本篇计有子目16条,每条子目之末均标有“第一”至“第十六”的序号标志;而其对应的16条正文之末则标有“(方)一”至“(方)十六”的序号标志。两相对比使我们初步明确了子目的直接目的是用以统计《伤寒论》中“有方之法”的。
子目“第几几”对应正文“(方)几几”的格式有1处例外。《伤寒论》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子目“阳明病,下之,心中懊而烦,胃中有燥屎,可攻,宜大承气汤。第十八。用前第十五方。”[4]对应的第238条正文之末亦标作“第十八”[5],据其体例可知“第”字衍。
3子目与注文的关系
从上文的举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与子目相关的注文。比如:篇题下“合几法。方几首”的注文;子目后“(某汤)用前第几方”和/或“(某汤)几味”的注文。上述注文的意义是一目了然的。
前已论及“有方曰法”,因此篇题下所谓“合几法”既是对篇内有论有方条文数目的统计,也是对该篇子目条数的统计;由于方有重复,所以篇内“方几首”的结果总是小于或等于法数的。这也是林亿等人《伤寒论·序》中“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的计算依据。而子目后某方在何处,方有几味药的小注也不能小看,它对于具体方药的检索和保存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子目中还常见“前有某某几证”和“下有某某几证”的注文。比如“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276条对应子目“太阴病,脉浮,可发汗,宜桂枝汤。第一。五味。前有太阴病三证。”所谓“太阴病三证”指“太阴篇”篇首有论无方的3条条文即273、274和275条。同篇277条对应子目“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寒故也,宜服四逆辈。第二。下有利自止一证。”所谓“利自止一证”是指篇中有论无方的278条。由此可知子目注文的另一个功能是统计无方之证。
宋本《伤寒论·子目》的特点和源流
1子目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就宋本《伤寒论·子目》行文的特点来看:1、行文简练;2、条条有方;3、以数为计;4、方证出注。
就宋本《伤寒论·子目》作用和意义来看:小而言之,子目是方证的统计手段:从文献学角度分析,“子目”可以拆分成两部分——子目及其注文。子目正文保存了《伤寒论》中有方治条文的主要内容;子目之注一则明确了方之药味数,使方不致散乱。二则明确了无方治条文的内容和条数,使证不致散乱。合而观之:主观上,子目是《伤寒论》有方之法和无方之证的统计手段;客观上,它起到了固定《伤寒论》条文与方药,使之不致复为散乱的作用。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从1065年(北宋治平二年)有子目的宋本《伤寒论》刊行后,《伤寒论》的条文和方药就基本上固定了下来。再没有学者像孙思邈那样感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6]了。大而言之,子目是重方思想的缩影:医家重方药的思想是通贯于古今的,约略言之:《汉书·艺文志》已有“经方”之门类,张仲景就是典型的经方派;《隋书·经籍志》有《四海类聚方》2600卷的著录,将占该志全部医籍卷数之大半;唐·孙思邈的著作明标其目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代《太平圣惠方》;明代《普济方》皆宏篇巨制。山西已故著名中医版本目录学家李茂如先生曾说:“重方思想在清代也特别有据,中国有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伤寒古方通》,日本有东洞的《方机》、《方极》等。”而宋本《伤寒论·子目》恰是对《伤寒论》中有论有方条文的精炼总辑,因此宋本《伤寒论·子目》可以视为医家重方药思想的一个缩影。从这个角度看,子目本身即堪称一部“小伤寒”。
2子目源流的推断和考察
宋·林亿等校正《伤寒论·序》中着重提到一个背景颇深的《伤寒论》传本:“开宝中(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公元968~976年),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证。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习惯上把这个《伤寒论》传本称作高继冲本《伤寒论》。马继兴先生《中医文献学》[7]对此作了首次考证,其“高继冲本与淳化本《伤寒论》”一节约略说到:高继冲原是五代时期荆南国的末主,963年国亡降宋任节度中。开宝中将其编录本进献宋朝,此后不久即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宋政府开始编集《太平圣惠方》一书。至992年(淳化三年)纂成刊行。其中卷8首为伤寒叙论、脉候、日数,次为六经病形证,次为可与不可诸篇,末为附方。其文字体例全与《伤寒论》相同,可证卷8全文应是古传本之一,可称为淳化本《伤寒论》,而高继冲本为其底本。该本的重要特点是保存了《伤寒论》古本中的一些原始资料,很值得重视。
通过对高继冲本《伤寒论》“辨六经病形证”的深入分析,可知其特点有三:
第一、节录原文——宋本《伤寒论》六经篇(不计霍乱、阴阳易等)总凡381条,而高本仅有124条,约占宋本原文的1/3弱。很明显,高本引录伤寒条文具有选择性。
第二、条条有方——仅就六经篇来说,高继冲本《伤寒论》以外的其他传本,都是既有有论有方的条文,又有有论无方的条文。而高本六经篇的每一条条文均有方以应。换言之,仅有有方之法而无无方之证。此处可以顺便提及的是19世纪中叶在日本发现的所谓康治本《伤寒论》[8],它有65条条文,其中57条有方。有趣的是,其中无方8则竟与后世所谓“提纲证”诸条不谋而合。
第三、行文简洁——笔墨单省是高继冲本《伤寒论》的另一特点。如221条高本作“阳明病,脉浮,咽干口苦腹满,汗出而喘,不恶寒反恶热,心躁,谵语不得眠。胃虚,客热舌燥,宜栀子汤。”[9]仅38字,才及宋本之半。
高继冲本《伤寒论》(此处确切一点说是淳化本《伤寒论》)和宋本《伤寒论》毕竟相隔将近百年,我们不能否认二者的成书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只要将高继冲本《伤寒论·六经篇》和宋本《伤寒论·子目》两相对比,我们就不难发现:虽然二者在具体行文上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它们的主旨精神和操作方法却并无二致。它们都有意无意地强调了有方之法的重要性,并且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节略原文的操作方法。如果硬要找出一些不同的话,只能说子目更加细致入微,新设置的序号和小注不但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检索,而且有利于文献的条理和保存。笔者在讨论《普济残卷高本伤寒论》时曾经指出:“高继冲本《伤寒论》……六经篇行文简洁、条条有方的形式特点,又使之客观上具备了统计《伤寒论》有方之法的功能,堪称《伤寒论》子目之初形”[10]。换言之,宋本《伤寒论·子目》的源头就是高继冲本《伤寒论·六经篇》。
后世较为完整保留子目的著作并不多见,只是在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中变换形式(用双重方框将数字围起来)保留了正文中有论有方诸条下的序号。但成氏不细究其为有方之法而直呼为证,例如: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后有“二十四”双重方框标志)的注文曰:“前第三卷,廿六证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为与此证治法同。”[11]所谓“第三卷,廿六证”乃指第63条,条文之末有“二十六”双重方框方例标志者。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这一点点子目曾经存在的信息,在现今重新校排的诸多《注解伤寒论》版本中也多有草率删略,致使读者困惑不解。
参考文献
[1]元·王履.医经溯洄集(医统正脉本).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70.
[2]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58.
[3]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3.
[4]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93.
[5]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08.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87.
[7]马继兴.中医文献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3.
[8]汉·张仲景原著.日·户上玄斐重校.康治本伤寒论.第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
[9]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19.
[10]赴怀舟,等.《普济残卷高本伤寒论》简介.中医文献杂志,2002,20(1):33.
[11]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67.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 赵怀舟 吴晋蒲 刘莉萍 王红梅 王象礼 张珉珉
指导 李茂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